湖南“治污風暴”刮向造紙業
2007-04-19 00: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在桃江縣,記者問在紙廠做工的村民:“污染嚴重嗎?”村民說:“不嚴重,吃的水是從山上引來的自來水。”而就在造紙廠的旁邊,由于污染,整個溪水變成一條“紅河”。
益陽市赫山區有十多家制漿和再生紙企業,區環保局長說,沒有任何一家辦理環保手續,只有一家辦了工商管理手續,可奇怪的是這些企業每年都要交納“排污費”、“工商費”、稅收等。這種隨時可能被政府關閉的非法生產企業,卻在地方的默許下,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創造著“財富”,一批部門和個人賴以生存。
“環境執法力度不夠,監管不力是導致污染紙廠盲目發展的原因,現在環保部門與企業之間有說不出的‘曖昧關系’,有時候企業交了排污費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位地方政府負責人說。
沅江市政府副市長肖亮用“休克療法”來形容這次整治污染。由于千絲萬縷的聯系,治理污染是對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的考驗。
種種跡象表明,這些關停的污染企業正在采取觀望的態度。
事實上,洞庭湖造紙廠的治理已經刮過多年的風暴,過去經常是雷聲大、雨點小,只要關停一段時間,等風聲過了再重新開張生產。造成關而開、開而關、越關越多的局面。
“有時候處理一個拐賣的婦女都會引發村民圍攻,何況幾十萬元的財產,F在是觀望,要到徹底關閉的那一天,矛盾可能會集中爆發!”湖南省人大一位工作人員判斷。
實際上,就算是上了環保設施,因其高昂的運行成本,也很難保證企業不偷排。4月上旬的一個傍晚,記者乘船趕到有環保設備的沅江造紙廠排污口,看到白花花的泡沫。63歲的洞庭湖船夫王漢生告訴記者,這里的水面比原先要好些了,但還是有污染,“最近個把月才比較好的,以前泡沫比今天要多好多。”
“監督還是有好處,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一監督就搞好,不監督就搞鬼。”王漢生說。
“如果哪家企業違規開工生產,你們就等著摘‘帽子’吧!”這樣有分量的語言,是王四連主任治污的思路體現。“我們人大管不住企業,我們就要督查地方政府,促使其加強監管,如果有問題,地方政府不解決,人大就要發揮職能,就要監督對地方官員進行處理。”
2月6日,湖南省環保局對湘陰豐隆紙業公司突擊檢查,發現這家被責令關停的污染企業在停產六天后擅自撕毀封條開工。隨后,湘陰縣負責人受到處分。
不過,也有地方官員不以為然地說,人大監督治污染的模式固然有效,但必須要解決一些體制性問題,比如環保部門不能靠排污費來生存,否則“貓捉老鼠”的游戲,無窮無盡。
一些制度性的問題,比如“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等需要解決。湖南省環境監察總隊副總隊長周洪說,對企業排放污水罰款一般不超過10萬元,這對大型企業來說根本算不上什么,偷排幾次就可“賺”回來。而沒有任何環保設備的小作坊,則無法監管。
“治污不是關閉造紙,而是為了更好的發展造紙業”,王四連說。
針對湖區造紙行業整合任務艱巨、下崗職工生計難、環保治理資金短缺等問題,湖南省副省長徐憲平指出,對關停后要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加大產業整合力度,支持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