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治污風暴”刮向造紙業
2007-04-19 00: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這位負責人說:“以前不是違法生產,3月31日關停之后如果再開工生產就是違法的。”湖南省人大環資委辦公室副主任劉帥感慨地說:“作為企業負責人,環保意識竟如此之差,我國環保早有立法,國家法律還不如政府的行政命令!”
記者來到豐源紙廠時,老板去參加湖南省環保局在益陽市舉行的環評會議。這個最早由當地國營農場辦的紙廠,規模相對較大,雖然改制了,但廠房十分破爛,設備銹跡斑斑,到處污漬點點。保衛人員王志高說,企業30日停產后,只有10多個保衛人員,其他人都放假回家了。
南縣森裕紙業公司是一家再生紙企業,污染相比制漿企業要小。負責人卜耀輝告訴記者,企業去年給縣里交納了20多萬元稅收,目前最擔心的是停產時間久了與市場脫節。“企業投入500萬元,已經辦了四年,是縣里的招商引資項目,當初政府也沒有要求上環保設備,我們認為制漿企業都能搞,何況再生紙企業?”
卜耀輝說,他們幾家相鄰的制漿和再生紙企業正準備聯合起來修建一個排污設施,目前已經在做環評,希望盡快恢復生產。“現在我們有能力把污水處理好,要面對現實。”
湖南省環保局副局長李繼軍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這次“治污風暴”是對洞庭湖造紙產業的一次全面提升。“造紙業是洞庭湖區有待發展的產業,既然是發展產業,而污染是產業發展必須突破的問題,政府關停后,很多企業就有壓力,會積極想辦法上規模。因為只有上了規模,環保設備才可以運行,否則生產規模太小,即使上了環保設施,也會因成本太高而無法運轉。”
“企業的發展必須要建立在無污染的基礎之上,企業的發展不是孤立的,讓企業周邊的老百姓無法生存,企業怎么生存下去?”李繼軍補充說。
制漿和再生紙廠泛濫成災的背后,企業主賺取高額利潤,地方政府有稅收,政府部門有收費,由此形成一條灰色的利益鏈條。
“這叫什么工廠,連作坊都不是,簡直就是廢品回收站。”王四連主任在檢查了許多所謂造紙企業后,無奈地說。
在益陽市赫山區一個叫石筍紙廠的小作坊,蘆葦浸泡在池子里,采用的是蔡倫當年造紙的工藝,污水直接排放到資水的主要支流志溪河,污染益陽市飲用水源。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三個股東各出資20萬元,通過抓鬮的方式確定生產順序,前面兩個股東各生產了一年,自己才生產一個多月就被政府叫停了。
在桃江一個縣,光化學制漿小作坊就有61家之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作坊小紙廠“蓬勃發展”呢?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