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書熱度持續,老掛歷也有人堅守—— 日歷市場的冷與熱
2018-01-29 14:08 來源:網絡 責編: S9
- 摘要:
- 每當一年接近尾聲,不少人會選擇買本新一年的日歷來歡迎新年。從老上海的月份牌,到現代化的日歷書,承載記錄和提示時間功能的日歷形式發生了變化,日歷的銷售渠道也有了更多選擇。
【CPP114】訊:每當一年接近尾聲,不少人會選擇買本新一年的日歷來歡迎新年。從老上海的月份牌,到現代化的日歷書,承載記錄和提示時間功能的日歷形式發生了變化,日歷的銷售渠道也有了更多選擇。2018年的日歷類產品市場銷售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值得反思?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市的圖書市場,探訪新一年日歷銷售情況。
傳統習慣的堅守
灰色的墻壁,枝葉落盡的老樹,三三兩兩買菜歸來的行人……北京市西城區一條叫西黃城根北街的街道,保留著老北京街區安謐的氣息。從這條街出發,只需步行20分鐘就能到西單商業區,歲末年初,周末到西單置辦年貨的消費者摩肩接踵,掛在樹上的裝飾彩燈,打造出幾乎沒有季節差別的火樹銀花。
離繁華之地不遠的西黃城根北街上,有一家安安靜靜的小店鋪,如果不是墻外木桿上用紅漆寫的“年歷”和幾張寫在白色硬紙板上的“掛歷側門”標志,它很可能會被人當成普通的民宅而擦肩而過。這是一家以賣掛歷為主營業務的小店,20多平方米的店面分成前后兩部分,兩米多高的墻上掛著生肖、山水、時政等題材的掛歷。店主金安光向記者介紹,掛歷一整年都在賣,不過新年前一兩個月賣得最好。
最讓金安光自豪的,是一面掛滿舊掛歷的墻。望著墻上1981年、1987年等年份的老掛歷,金安光感慨地說:“這家賣掛歷的店,我開了有30多年。”最近幾年,這家“北京最后的掛歷小店”被不少媒體關注和報道。記者在金安光的記錄本上看到,今年來采訪的媒體已經有10多家了。然而媒體的宣傳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掛歷市場衰微的現實。金安光曾經經歷過掛歷賣得最好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常常有單位一買就是好幾百本,而現在每年掛歷只能賣出1000本左右了。
金安光介紹,來他的店里買掛歷的大多是老人家,買掛歷是多年的習慣,年輕的顧客也大多是來給家里老人買的。記者走訪時,正巧有位小伙子來買掛歷,小伙子說他姓張,今天來想給媽媽和姥姥家各買一套掛歷!肮纺昕斓搅,我媽特意讓我選圖案帶狗的。”聽到張先生的這個要求,金安光立馬如數家珍地介紹起以生肖為主題的掛歷。
送走顧客,金安光也準備收拾回家了,身體不好的老伴還等著他回家照顧。對于未來,他希望能開一個掛歷博物館,把珍藏了30多年的掛歷展示出來!爱吘箳鞖v也是中國的民俗嘛!”金安光說。
“掛歷小店”不遠處,磚紅色外觀的新華書店西四店引人注目,這家店里同樣也掛著幾本掛歷,但是店員介紹,現在買掛歷的人已經很少了,因為現在更多人選擇在手機上面看日期,而且租住房屋不讓釘釘子的現實也讓掛歷難掛。
市場需求的變化
“您好,請問有掛歷賣嗎?”在聽到記者的這個問題時,幾家民營書店的工作人員都搖頭說不賣掛歷。書店里不賣掛歷,臺歷等形式的日歷在新年過后也蹤跡難尋。在新世界百貨商場的西西弗書店,店員聽到記者要找日歷的要求后,便來到了一款童書旁,解釋說如果買這套童書可以贈送日歷,而單獨售賣的日歷在新年前后賣完就不再上新了。
售賣時間集中在新年前后的日歷,在新年過后就鮮有人問津,這成為實體書店不敢進太多日歷的最重要原因,記者只得到網上尋找。
在當當網以“掛歷”為關鍵詞搜索,記者發現,像“掛歷小店”中主打的大開本掛歷,已經很少有店鋪賣了,零星售賣的店鋪中銷量好的能達到幾十本,大多數掛歷的銷量都是個位數。在淘寶網上,掛歷的銷量要好很多,賣得最好的是每天撕一張、有老黃歷設計的掛歷,銷量2.2萬,而在店鋪的廣告中,“送爸媽”是店主們常用的廣告語。
日歷書的熱銷
和傳統掛歷市場冷清、品種單一的情形相對應的是日歷書市場的熱鬧非凡。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丁香醫生《健康日歷》、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果殼網的《物種日歷》,都因為作者在社交平臺積累了大量粉絲而讓日歷書具有一定“周邊產品”的性質,不僅在網上銷量不錯,也是許多民營書店的“暢銷明星”。
記者發現,今年的日歷書還特別重視日歷被當作禮物送人的需求,因此包裝設計更加精致。像是果殼網的《物種日歷》就推出了不同主題功能的禮盒套裝,如包含日歷、膠帶、印章、手賬本的手賬禮盒,帶有日歷、小狗圖案的胸針與零錢袋的汪財禮盒等禮盒設計。
印刷精美、頁數較多的日歷書,定價一般在七八十元,為了讓價格不菲的日歷書更加物有所值,不少出版社在日歷的互動性上動起了心思,像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箋譜日歷》,就直接把日歷書打造成了“一個美得讓人不忍下筆的記事本”,讀者可以直接將其當日記本用。
從作為家庭裝飾一部分的大尺寸掛歷,到兼具實用功能與“文藝范”性質的日歷書,時間記載方式的變化折射出人們審美標準的改變與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如今,仍有人把買掛歷當成迎接新年的儀式,同時也有人愿意用更現代化的方式記錄時間。很多人兒時對于一天過完的概念就是撕掉今天的日歷紙,對于流逝的時間進行儀式性的告別,是日歷承載的不變的功能。我們為堅守傳統的金安光致敬的同時,也應該為多彩的日歷書市場不斷涌現的多彩創意而欣喜,因為這些堅守與創新,都是在為幫助人們記錄時間而服務。
- 相關新聞:
- ·小C專訪 | 雅式杜靜嫻:長袖善舞,舞動會展傳奇 2017.12.21
- ·200年磨一劍的高寶 啟示中國印機業 2017.12.14
- ·頎簆鍐逥&14s鷗 2017.11.15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