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絲綢之路上,交換的不只是商品
2017-05-16 16:29 來源:網絡 責編:H&
- 摘要:
- 在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術和造紙術以外,中國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較高的地位。
【CPP114】訊:在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術和造紙術以外,中國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較高的地位。以“中國風”為例,500年前,歐洲大批傳教士來華,回國后他們向歐洲人傳播了中國文化。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歐洲又掀起了一場“中國風”,既包含了琴棋書畫等修身的藝術,又泛指一種東方神韻,滲透到建筑和瓷器等外觀設計里。
“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文化的維度不可或缺。事實上,當我們今天回顧歷史可以發現,絲綢之路從一開始就是一條文明交流之路。古絲綢之路起始于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的背后是文化溝通。古代中國許多物質文化和發明創造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后,對促進西方近現代科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近代西方天文學、數學和醫學等知識,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
今天,挖掘、研究曾經在中西交流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的文化遺產和案例,不僅有助于深化“一帶一路”的文化內涵,而且有利于增進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民族的理解和交流,進一步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造紙術和印刷術怎樣西傳
今年是歐洲宗教改革500周年。歷史學家在談及這場改革的背景時,常常會提及古騰堡,稱古騰堡活字印刷革命有力地支持了宗教改革運動。其實,中國早在11世紀就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個別國家的研究者對中國的這一首創權提出挑戰。為此,我們有必要對造紙術和印刷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歐洲的歷史作一回顧。
- 相關新聞:
- ·2017年“博物館之春”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印刷博物館舉行 2017.04.20
- ·從印刷術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017.04.2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