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異軍突起連獲普利策獎
2012-04-18 10:16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責編:陳培
- 摘要:
- 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在紐約公布第96屆普利策新聞獎獲獎名單。網絡媒體的異軍突起成為今年普利策獎的一大亮點,美國《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和政客新聞網(Politico)兩家網絡媒體分別斬獲國內新聞報道獎和社論漫畫獎。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認為,近年來網絡媒體屢獲普利策獎不足為奇。一方面,美國的媒體采訪權并不因媒體屬性而有所區分,“只要目的是用于公開,就可以進行采訪活動”。另一方面,在過去十年間,網絡的興起對美國報業的影響可謂摧枯拉朽。傳統媒體的急劇萎縮導致其每年申報普利策獎的作品數量有所減少,因此,網絡媒體的獲獎機會也就相應增加。
另外,報紙、雜志倒閉后,大量的傳統媒體從業人員被新型的網絡媒體所雇用,這也使得網絡媒體新聞作品的質量大幅提高。“因為采訪成本較高,美國傳統媒體中的調查性報道記者的數量在迅速減少,但美國的調查性報道這個行業并沒有衰退。”張志安介紹說,近年來,由非營利性組織所資助的網絡媒體大量出現,比如連續兩年獲普利策獎的新聞網站ProPublica,其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接受公眾報料,然后進行嚴肅的調查性報道。一部分調查記者就流入到這些網站中,繼續從事深度報道。
傳統媒體:“緊緊擁抱”新媒體技術
如果說《赫芬頓郵報》獲獎是普利策獎對傳統的新聞專業主義的贊揚,那么亞拉巴馬州《塔斯卡盧薩新聞》所獲得的獎項則可以說是普利策獎對傳統媒體擁抱新媒體技術的肯定。
今年的普利策突發新聞獎被授予亞拉巴馬州《塔斯卡盧薩新聞》全體記者。普利策新聞獎評委會這樣解釋《塔斯卡盧薩新聞》的獲獎:“該報記者對一場致命的龍卷風進行了有膽識和魄力的報道,采用社交媒體及傳統報道方式提供了實時新聞更新,幫助定位失蹤人員,并在電力中斷后仍然堅持到50英里外的另一個印廠完成印刷。”《塔斯卡盧薩新聞》的編輯凱瑟琳·李對美聯社回憶說,2011年4月的龍卷風襲來時,該報全體記者剛剛完成一個如何使用社交媒體進行新聞報道的培訓。龍卷風來臨后,記者們迅速跑到街上,對龍卷風進行實時報道。記者詹蒙·史密斯跑回所在社區后,發現自己的房子已被龍卷風刮走,只剩下車、手機和他穿在身上的衣服。就在這種情況下,史密斯一刻不停,通宵達旦地工作。同時,《塔斯卡盧薩新聞》還把它的官方網站做成布告欄,讓人們在網站上即時發布親身經歷和尋人信息。后來,《塔斯卡盧薩新聞》的印刷廠因電力中斷而停工,報紙不得不臨時轉移到50英里外的另一個印廠完成印刷。
張志安告訴記者,《塔斯卡盧薩新聞》的這種新聞報道方法其實并不新鮮,《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都已大量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報道,即在重大新聞事件中,利用社交媒體讓目擊者、參與者或相關人士進行報料,然后把內容匯集成一個新聞專題。“英國《衛報》在倫敦騷亂時就進行了很成功的嘗試,”張志安介紹說,“《衛報》開發了一種軟件,讓倫敦各處的民眾拍下照片,通過手機客戶端上傳,《衛報》的編輯再進行地圖化定位,將圖片與地圖相對應,讓讀者看到倫敦各個不同街區的騷亂景象。”
“傳統媒體必須擁抱新媒體技術,這已經是一個共識。只是在美國,這種擁抱更加徹底,因為他們面臨著"不擁抱便死去"的壓力。”張志安告訴記者,近年來,依托互聯網平臺,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都創造出了很多新型的深度報道形態,“比如數據庫式調查性新聞和視頻式調查性新聞。他們先把調查性新聞做成預告片的樣式,發布到網上去,讓新聞提前得到關注,然后讓公民提供報料,這樣就把原先的調查性報道變成了循環的、多媒體的互聯網形態。在這種融入式新聞中,報道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 相關新聞:
- ·柳斌杰:大力發展數字出版加強國際合作 2012.04.18
- ·我國版權貿易逆差縮小 但含金量仍待提高 2012.04.18
- ·穩定輸出印版 戰勝對手的武器 2012.04.1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