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蘋果公司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和三大出版商合作,推出數字化教材的制作與銷售平臺。對用戶來說,更友好的交互,更低的價格,一切會變得更好。對于出版社而言,局面恐怕并沒有看上去那么樂觀:教材的數字化是對傳統出版行業的一個巨大的挑戰。這表明數字閱讀產業試圖攻占傳統出版行業最后的一座堡壘。當一個行業每每被問及是否會被新興的行業所取代,即使每一次的回答都是“不”,也無法否認它的確遇到了很大的問題。面對市場不確定的未來,書刊印刷企業如何突破困局?在歷經機制轉換、設備改造等內部改革之后,越來越多的書刊印刷企業開始考慮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轉型與突圍。
華山論“賤”讓傳統書店經營者感到寒意。翟德芳在微博上感慨說:“兩強較勁,書店遭災;江湖之中,血雨腥風。”書店賺不到錢,出版社也不會賺到,作家收入也無以為繼,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價格戰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但電商們不會去負責它們的生與死。 【詳情】
在網絡發達的時代,人們看書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書籍本身,作為高爾基口中“人類進步的階梯”,業已進入了光電時代,成為了一部部電梯——電子圖書。電子讀物共享的迅速廣泛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電子閱讀愛好者 。 【詳情】
隨著網絡環境的不斷完善,人們的購物渠道日益多元化,傳統書店已經不再占據消費者購買圖書的霸主地位。面對網絡書店的全面出擊,傳統書店該何去何從?順應時代變化,調整營銷布局以避免黯然退場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而數字告示在書店的應用正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詳情】
展望新一年印刷行業的發展,書刊印刷企業老總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得最多的一個字就是“變”。為何“變”字當頭?潘曉山說:“我為什么對2012年樂觀呢?教材三年一循環,2012年正好到期,也就是說所有的教材在2012年都要重新印一次,因此教材印刷可以保持穩定且略有增長的態勢。” 【詳情】
在越來越多的書刊出版單位將數字化轉型列入工作日程的時候,書刊印刷企業的老總不得不思考同樣的問題:書刊印刷出路何在,轉型是否已成大勢所趨?北京印刷協會理事長任玉成接受筆者采訪時也說,很多書刊印刷企業正在往包裝、甚至標簽方向轉型。他認為,能提供差異化產品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益。轉型肯定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就。 【詳情】
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經歷著紙張、油墨價格普遍上漲,用工成本不斷上升,設備更新頻率加快等成本上行壓力的書刊印刷,又接到了數字出版的“挑戰書”,被迫打起了捍衛教材、教輔書籍印刷市場的保衛戰。 除了近年來愈演愈熱的包裝印刷和商業印刷,其實更為人們所熟悉的還是書刊印刷。 【詳情】
一是定價問題。比如在亞馬遜,很多圖書的定價都是9.99美元,而且一般圖書3到4折就可以 實現贏利,但是在中國一本電子書到底賣多少錢?大家基本上都沒有去研究過。在國外,3折或4折就可以確保產業鏈中每一個團隊都能賺到錢,但在中國可能會出 現一分錢定價的現象,所以,定價體系有很大不同。 【詳情】
整合、分享、共贏,2012年書業發展論壇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經銷商大會在北京希爾頓酒店 隆重召開,論壇主題為“數字環境下傳統書業的生存與發展”,與會專家認為,盡管數字出版來勢洶洶,但我國以圖書、期刊、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出版業,不但沒有 明顯下滑,反而處于上升態勢。 【詳情】
隨著亞馬遜、巴諾書店、蘋果公司和Kobo已建成了如許多面向全球的電子書商店,是否還有任何玩家或初涉足出版行業的公司(如谷歌、索尼、Blio、Copia、Bookish、Anobii等)在其各自渠道中所銷售的電子書數量會對整個行業的電子書銷售額有重要的貢獻? 【詳情】
日前,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在微博上曬出三聯韜奮書店去年的業績:全年實現銷售額1100萬元,但利潤僅為36萬元。這條微博隨即引起人們對實體書店發展前景的熱議,在“看起來很美”的銷售額背后,相差懸殊的利潤昭示著實體書店行業正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 【詳情】
聊到現在的經營狀況,營業員表示不便透露具體數據,“除了來店里買書的顧客外,我們也有郵購業務,因為三聯的品牌,店里的環境也好,來書店里的顧客還是很多。”面對網絡書店的競爭,三聯的營業人員表示,“喜歡逛書店的還是大有人在,不僅僅是買書。” 【詳情】
教科書和文化書籍一直構成了圖書行業獲利的兩個“杠鈴”。包焱曾經被東宇書店“挖走”擔任業務領導,對此他感慨頗深。“新華書店的根基太深,教科書等真正的掙錢業務始終把握在手中,東宇書店盡管氣勢很好,但是在做圖書上還是不夠專業。” 【詳情】
對于出版社而言,局面恐怕并沒有看上去那么樂觀。教材的數字化是對傳統出版行業的一個巨大的挑戰。而和蘋果簽訂內容平臺獨占協議,他們心中恐怕也是充滿苦澀,不清楚蘋果公司在談判過程中是如何達成的(三個和尚沒水吃)?出版行業的洗牌與萎縮將不可避免,印刷、物流等部門都將逐步縮減。 【詳情】
當前,我國的書刊印刷行業正處于這樣一種尷尬的境地。以我國最重要的出版物印刷基地北京為例,2009年,北京市共有出版物印刷企業625家,實現產品銷售收入86億元,利潤1.93億元,利潤率為2.2%,僅相當于我國工業平均銷售利潤率5.47%的40%。 【詳情】
如果最終連巴諾也消失,出版商的營銷渠道也將跟著陷入崩潰。一系列調查顯示,在從書店購書的所有讀者當中,只有三分之一走進書店時有買書的欲望。也就是說,剩余三分之二是原本不想買書的人,但最終卻對出版商的業績做出了貢獻。出版商對書店的依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詳情】
對于出版行業的幾乎每個人來說,現在都是艱難時期。自2002年以來,美國已有大概500家獨立書店破產,占美國書店總數的五分之一。在中國,隨著幾大書店的倒閉,書刊與讀者之間的橋梁越來越少,中國的出版印刷業已經步入夕陽產業,對于未來的發展,或轉型,或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