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皮紙四十年后再“出山”
2008-01-11 00:00 來源:諸暨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一天時間
還原500年歲月
工具出來了,可是不代表以前熟練的手藝也同時回來了。記者目睹了楊志義現場做紙的全過程,因為一些配合和技能上的生疏,老楊顯得有點急。
當天,他很早就起來,做著制作皮紙的準備工作。制作皮紙,不僅僅是楊志義的大事,也是楊家人的大事情,所以楊家能幫忙的人都過來了。老楊的兒女大多在外地工作,在馬劍的女兒知道自己的父親要演示青口皮紙的制作技術,就與丈夫一起趁周末回了娘家。一是想觀摩一下父親的手藝,二來或許可以幫上些什么。楊志義的兄弟們也過來了,老楊的兄弟也曾經在紙廠里做過小工,自然在今天也是合格的幫工。
把從山上砍來的梠樹蒸熟是制作皮紙的第一道工序。這些樹都是胡愛蘭從山上砍來的,蒸樹的時候,燒火也是她。很快,一批梠樹可以出蒸籠了。
接下來的工作是剝樹皮,趁熱剝最好?此坪芎唵蔚膭儤淦ぃ銎饋韰s還是有訣竅的。楊志義的三弟很熟練地剝著,受到了楊志義的表揚,說他的剝相好,像他這樣剝的話,殼就都翹起來了,下一步揀殼的時候就省力些。四十多年的歇手,楊三弟對于今天的成績還是滿意的。他從小和哥哥一起做,主要是備料,做些下手活。
剝下來的皮還要經過一番“揉搓”,目的是為了將皮殼與樹皮分離開來,也有讓樹皮變軟,揉松纖維組織的目的。揉捏后的樹皮還得先用石灰水上漿,樹皮在石灰水里略微浸泡后,再放入大鍋進行二次蒸煮。楊志義說,石灰水是起腐爛作用的,主要是幫助纖維分解。樹皮少的話,蒸一個鐘頭就夠了,若是量大,起碼三四個小時,可能還要悶過夜,讓它熟透。
燒熟后的樹皮,就得到小溪里去漂洗。漂洗的時間根據紙質要求而定。想要制出白色的紙,至少得在溪水里漂上三四天時間。不然,造出來的紙就會泛黃。
經過漂洗后的樹皮,還得挑揀去皮殼雜質。在完成選料、爛料二大工藝后,就進入了青口皮紙制作流程中的打料。打料就是用專用的木錘,不斷地打擊著清洗以后并揀去雜質的樹皮纖維。“經過打料的樹皮,還得放入專用的布袋,配上專用工具,到溪水里漂清。一直要淘洗到料袋里流出的水變成清澈后才算澄清完成。澄清后的漿才能放入石紙槽灌水溶化,然后,用簾架操紙。”楊志義說,之后就全是核心的技術活了。
操紙也稱撈紙,紙的厚薄與操紙人的水平極為相關,紙張的均勻、厚度等要領基本上就靠經驗、眼力、熟練度等的掌握。技術高的做出的紙輕薄如絲,紙質勻稱,透氣性好耐磨不易損壞。貌似簡單的幾下動作,卻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楊志義告訴記者,要練就這一手好制作手藝,最起碼要勤學苦練三四年。“當年,我一天操紙的最高記錄是1200張,現在是不可能了。”
當操好的紙達到一定數量時,就可放到榨機上進行榨干。老楊告訴我們,壓榨時,不但要使被榨壓的紙張放置均勻,還要注意觀察,擠壓后漏下來的水量不能過大,不然就很容易壓破紙張。若榨機的壓力太小,就很難將濕紙榨干。“取紙也講究火候,紙燥掉也不好撕,過于濕也不行。”
經過榨后的紙,就可干燥了,干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方便易做的在太陽下曬;另一種就將紙貼在紙焙上用明火焙干。后一種方法做出來的紙會挺刮許多。
楊志義說,這就是青口皮紙的制作工藝全過程,從雜木變成紙張最快僅需用一天時間。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