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包裝工業經濟類型和發展思考
2006-01-17 00:00 來源:中國紙業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我國包裝工業的經濟類型結構
改革開放以來,包裝行業也和整個國民經濟一樣呈現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競相發展的格局。在包裝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工業的比重逐年有所下降,1982年為61.1%,1985年為59.7%,1990年54.1%,1995年為39.6%,但是公有制工業(即國有工業加集體工業)占主體地位的格局沒有改變。1995年公有制工業占包裝工業的份額,按工業總產值計算為80.7%,按固定資產原價和流動資產計算為77%。
國有包裝工業企業發展速度較低。"八五"其間國有包裝工業的發展速度為12.5%,而同期集體包裝工業發展速度為18.8%,其他經濟類型的包裝工業發展速度達77.4%。國有包裝工業企業虧損情況增加,企業虧損面由1990年的12.6%擴大到1995年的26.98%,國有包裝工業的利潤額占全部利潤總額的比重由1990年的67.4%下降到1995年的35.3%,這主要由于國有包裝工業企業的歷史包袱、債務負擔、社會負擔沉重以及企業自身的一些機制問題,這與這一時期國家整個國有企業情況雷同。在其他經濟類型的包裝企業中,"三資"企業、鄉鎮企業的發展規模急劇擴大,在全部包裝工業中的份額顯著提高,逐步成為包裝行業的一支生力軍。
我國包裝工業的地區結構
從全國來看,東部地區的包裝工業發展速度明顯快于中、西部地區,特別是"八五"時期,這種區域差距明顯擴大。
對比工業總產值,在全國29個省市中,1995個占全國包裝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的地區有6個,其中5個分布在東部地區,即江蘇16.89%、廣東10.13%、山東7.99%、上海6.94%、河北6.39%,有1個分布在中部地區,即湖北5.05%;而比重不足1.2%的地區有6個分布在西部地區,即陜西1.12%、甘肅1.09%、新疆0.98%、貴州0.86%、寧夏0.423%、青海0.084%,有2個分布在中部地區,即山西1.07%、內蒙0.42%,僅有1個分布在東部地區,即海南0.35%。
從企業的經濟類型看,中、西部地區國有工業比重較高,而東部地區"三資"工業和其他工業的比重較高。
我國包裝工業發展思考
“九五”期間,我國包裝工業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方針,通過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以科技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企業改革為重點,大幅度地提高了包裝工業的整體水平,保持了包裝工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十五”期間,我國包裝行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規律,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深化企業體制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包裝重點,盡快提高我國包裝工業水平,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改進商品包裝,提高包裝質量。繼續堅持速度與效益統一的原則,今后包裝產品生產不能盲目進行,防止中低檔包裝生產項目重復建設,按市場需求進行生產,重點要放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上來。堅持質量與數量并舉的原則,提高包裝產品質量是首要任務。過去的二十年解決了我國包裝產品供不應求的問題,今后要著重解決我國包裝產品質量上檔次問題。堅持東部與西部并進的原則。我國包裝工業發展不平衡,東部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地區與東部還有一定的差距,西部地區要在提高包裝產品質量上下功夫,東部地區要著重提高包裝產品質量,上水平,上規模,創名牌。堅持發展與環保結合的原則以及國有與民營并重的原則。“十五”期間,作為包裝工業發展重點,要努力提高出口商品包裝檔次,大力開發新型包裝材料,例如:研制生產高強度紙等。要加速包裝機械新產品的開發,下大力氣提高包裝機械的檔次和水平。發展綠色包裝,加速代木包裝的研制與開發,探索減量化包裝的途徑,積極發展集裝化運輸包裝。
改革開放以來,包裝行業也和整個國民經濟一樣呈現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競相發展的格局。在包裝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工業的比重逐年有所下降,1982年為61.1%,1985年為59.7%,1990年54.1%,1995年為39.6%,但是公有制工業(即國有工業加集體工業)占主體地位的格局沒有改變。1995年公有制工業占包裝工業的份額,按工業總產值計算為80.7%,按固定資產原價和流動資產計算為77%。
國有包裝工業企業發展速度較低。"八五"其間國有包裝工業的發展速度為12.5%,而同期集體包裝工業發展速度為18.8%,其他經濟類型的包裝工業發展速度達77.4%。國有包裝工業企業虧損情況增加,企業虧損面由1990年的12.6%擴大到1995年的26.98%,國有包裝工業的利潤額占全部利潤總額的比重由1990年的67.4%下降到1995年的35.3%,這主要由于國有包裝工業企業的歷史包袱、債務負擔、社會負擔沉重以及企業自身的一些機制問題,這與這一時期國家整個國有企業情況雷同。在其他經濟類型的包裝企業中,"三資"企業、鄉鎮企業的發展規模急劇擴大,在全部包裝工業中的份額顯著提高,逐步成為包裝行業的一支生力軍。
我國包裝工業的地區結構
從全國來看,東部地區的包裝工業發展速度明顯快于中、西部地區,特別是"八五"時期,這種區域差距明顯擴大。
對比工業總產值,在全國29個省市中,1995個占全國包裝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的地區有6個,其中5個分布在東部地區,即江蘇16.89%、廣東10.13%、山東7.99%、上海6.94%、河北6.39%,有1個分布在中部地區,即湖北5.05%;而比重不足1.2%的地區有6個分布在西部地區,即陜西1.12%、甘肅1.09%、新疆0.98%、貴州0.86%、寧夏0.423%、青海0.084%,有2個分布在中部地區,即山西1.07%、內蒙0.42%,僅有1個分布在東部地區,即海南0.35%。
從企業的經濟類型看,中、西部地區國有工業比重較高,而東部地區"三資"工業和其他工業的比重較高。
我國包裝工業發展思考
“九五”期間,我國包裝工業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方針,通過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以科技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企業改革為重點,大幅度地提高了包裝工業的整體水平,保持了包裝工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十五”期間,我國包裝行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規律,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深化企業體制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包裝重點,盡快提高我國包裝工業水平,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改進商品包裝,提高包裝質量。繼續堅持速度與效益統一的原則,今后包裝產品生產不能盲目進行,防止中低檔包裝生產項目重復建設,按市場需求進行生產,重點要放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上來。堅持質量與數量并舉的原則,提高包裝產品質量是首要任務。過去的二十年解決了我國包裝產品供不應求的問題,今后要著重解決我國包裝產品質量上檔次問題。堅持東部與西部并進的原則。我國包裝工業發展不平衡,東部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地區與東部還有一定的差距,西部地區要在提高包裝產品質量上下功夫,東部地區要著重提高包裝產品質量,上水平,上規模,創名牌。堅持發展與環保結合的原則以及國有與民營并重的原則。“十五”期間,作為包裝工業發展重點,要努力提高出口商品包裝檔次,大力開發新型包裝材料,例如:研制生產高強度紙等。要加速包裝機械新產品的開發,下大力氣提高包裝機械的檔次和水平。發展綠色包裝,加速代木包裝的研制與開發,探索減量化包裝的途徑,積極發展集裝化運輸包裝。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