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現場“浪費”七大現象
2007-08-28 00:00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中國新聞出版報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在印刷企業,材料的采購成本高、單位成本中材料費用比例大等,大家都關注得比較多,想的辦法也多。但這是否就做到位了呢?借用日本豐田公司精益生產方式中關于“浪費”的界定,就會
發現,其實,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20世紀50年代后期誕生于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精益生產方式認為,浪費不僅包括我們所說的對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方面用得不當或沒有節制,而且涵蓋工業生產中不能直接創造出價值的一切活動。
就生產現場的浪費而言,主要可歸納為:等待的浪費;過多搬運的浪費;不合格品的浪費;動作的浪費;加工的浪費;庫存的浪費;生產量/時機不當(過多/早,或過少/遲)的浪費等。
浪費1 等待
等工。形成等工的原因通常有:作業安排不當、作業進度不平衡、停工待料、原輔材料質量不合格等。以裝訂工序等待配套為例,由于封面、內文印刷未同步,或印后整飾,書芯、書殼加工進度不同步等,下工序都不能進行生產,由此有可能造成無法按期交貨。而當能夠配套后,因為需要趕進度,彌補等工的時間損失,可能會出現連續超時加班、不能按工藝要求的處置時間等待加工半成品的定型而帶來質量問題等。
“監視機器”的浪費。一些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的聯動生產線,為了使其能正常運轉或出于其他原因(如等待排除隨時可能出現的小故障、補充材料等),會在一些部位另外安排人員,站在旁邊監視。所以,雖然是自動設備,但仍需人員在旁照顧,這就是“閑視”的浪費。
其他等待浪費。如在生產中發生一些問題需協調解決時,設備部門和品管等相關部門是否能立即到現場解決,而不需要現場人員長時間等待?
浪費2 過多搬運
大部分人都會認同過多搬運是一種無效的動作,也有人會認為搬運是必須的動作,因為沒有搬運,如何做下一個動作?針對一個具體的加工工序,究竟多少次就是過多的搬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正因為如此,大多數人默認它的存在,而不設法減少它。有些人想到用輸送帶的方式來克服,這種方式僅能稱之為花大價錢減少體力的消耗,但搬運本身的浪費并沒有消除,反而被隱藏起來了。
搬運的浪費如果分解開來,又包含放置、堆積、移動、整理等動作的浪費。如,筆者曾對某印刷企業的一個生產車間一段時間的總生產工時進行匯總分析,發現在實際作業時間減少的同時,總工時卻在增加。經仔細分析后發現,原來是工序間的運輸工時居高不下,怎樣克服?在不可能完全消除搬運的情況下,應考慮重新調整生產布局,盡量減少搬運的距離和次數。
浪費3 不合格品
在生產過程中,任何的不合格品產生,都會造成材料、設備、人工等的浪費。任何修補都是額外的成本支出。減少不合格品浪費的關鍵是能及早發現不合格品,尋找、確定造成不合格的來源,杜絕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流入生產后道工序,追求零廢品率,減少不合格品的產生,從而最大限度地做到第一次就做合格。
浪費4 動作
達到同樣的作業目的會有不同的動作,這其中哪些動作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呢?如果生產流程設計得好,有很多動作都能被省掉!科學管理之父泰羅的理論中,專門有講“動作研究”的,雖然實施起來比較復雜,而且我們也不一定非要按照那套辦法來規定我們所有的動作,但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其基本思路,反思一下我們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動作不合理?如何改進?
浪費5 加工
如果仔細審視每一個加工及轉序環節,就可能發現,還是有不少的“浪費”等著我們發現和改善,其中有的可以省略、替代,有的則可以重組或合并。如筆者曾在一個印刷企業發現,膠訂聯動線的下線圖書,需要逐本檢查,為此而設立了一個查書組,這樣一來,下線的圖書,首先要碼放、搬運到這個組,再逐摞檢查、加蓋檢查標識、碼放,然后又運到打包組打包。本來可以在一個工序進行的工作,經過了三個工序,僅碼放就重復了三次之多,如果最初對現場進行布局時,就地把聯動線延長,合理配置人員,順序檢查、打包,是不是更能省工、省時呢?
浪費6 庫存
庫存的浪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產生不必要的搬運、堆積、放置、防護處理、找尋等浪費。
2. 使先進先出的作業發生困難。如紙張庫存增加時,如果要使先入庫的紙張優先使用,就必須進行額外的搬運。而如果為省事,有可能新入庫的紙張會堆積在靠近門口的地方,先使用新入庫的紙張,原來的紙張長期放置可能帶來質量、印刷適性等一系列問題。
3. 損失庫存利息,增加倉儲管理費用。
4. 物品的價值會降低,變成呆滯品。
5. 由于保質期、保管不善等庫存廢損造成浪費。
6. 占用廠房空間,造成多余的場地、倉庫建設投資的浪費。
7. 對設備能力及人員需求誤判帶來新一輪浪費。
8. 因庫存所造成的無形損失,尤其是會隱藏問題點,侵蝕利潤點。到底為什么要有庫存量,最大的理由是“怕出問題”,如出現故障怎么辦?會不會因部分設備出問題,而影響整條生產線或工廠的生產呢?于是乎為了不使影響擴大,庫存便成了必要,眾多的問題也被隱藏起來,所有進步、賺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是賺錢)的步調自然變慢了。
浪費7 生產量/時機不當
生產過多/早,同樣都是浪費,但我們企業為什么有很多工序會一而再地過多與過早生產呢?最大的原因在于我們不明白這是一種浪費,反而以為多做能提高效率,提早做好能減少產能損失。其實,這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看法,因為供貨周期是與整體配套量相關聯的,而不是部分工序的效率與產能。
對生產現場的浪費,本文的分析也許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問題還隱藏在水面之下。而且生產現場中的問題由于能夠看見,解決起來相對容易一些;但許多根源于管理部門的問題,隱藏較深,解決起來將會比較困難。當然,如果能得以解決,則見到的成效會更大。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