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中國印刷業的結構布局
2006-12-19 00:00 來源:浦東印刷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問:在《印刷業“十一五”發展規劃》(討論稿)中提到印刷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8%左右,印刷業中應當注重哪些印刷類別的比例才能夠達到8%的目標?
答:從歐美等國情況來看,印刷業的發展與該國或該地區的GDP有密切關系,即GDP越高,印刷需求就越多,印刷業也就越發達。印刷業總產值增長速度與GDP相結合是科學的。
目前《規劃》(討論稿)對行業內部結構分類中沒有提到商業印刷,只將其歸到除書報刊印刷、包裝印刷之外的其他印刷中,事實上,商業印刷在整個行業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隨著印刷行業的放開,商業印刷將會增長很快,肯定會超過15%的速度,不會是《規劃》中提到的1%,包裝印刷因為市場需求的增長,也肯定會超過10%。
在印刷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中,各類印刷是不同的。我首先看好包裝印刷,因為包裝物是輕工、醫藥、電器等產品的附屬物,隨著被包裝物的增長而增長,我國包裝物的水平正處于提高階段,而且,包裝印刷基本不會受數字網絡傳媒發展的影響,所以,包裝印刷行業保持在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年均11.4%的速度應該沒有問題。在其他印刷類上,不要忽視防偽印刷的發展,因為防偽印刷除了和包裝印刷、書刊印刷結合外,在其他印刷中也將有較大增長。
問:新聞出版總署曾在過去三年中對印刷企業的數量進行過宏觀調控,行業“散、亂、差”的局面得到治理。未來五年怎樣布局,能否給一些建議?
答:從世界先進國家的現狀看,中小印刷企業占絕大多數。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為什么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這和印刷業服務加工性分不開。國外的一批超大型的印刷公司,也是有幾個、十幾個或幾十個分公司建在各地。所以根據印刷業的特性和國內的現狀,我國未來印刷業將會按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及西北、四川成都或陜西的局面自然分布。這幾個地區會出現一批大型或超大型的企業,產值超過10億元,主要印制高檔產品,設備高度機械化和自動化,為全國或所在的經濟圈服務。在各省會出現一個或幾個大型或中型企業,為本省或相鄰相對比較落后省份服務。在各城市都會出現一個或幾個當地的中小型骨干企業,為當地服務。大批的散布在全國各地的中小企業將在優勝劣汰、調整產品、技術改造的環境下繼續發展,為各行各業的印刷需求服務。
印刷企業的數量多少不是靠政府或行業協會控制的,而是靠市場來調節。從大環境來看,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刷業肯定會越來越發達,而且印刷所能帶來的利益已經顯而易見,所以將會有更多的人來投資,小企業會越來越多,大小企業都在市場中自然淘汰,而不是人為地控制總量。管理印刷企業最有力的辦法是通過法律,制定強有力的政策法規,依法管理。
問:目前國內印刷行業的骨干企業非常少,與國際競爭的實力不強,5年中,應當鼓勵發展怎樣的龍頭企業?
答:一個國家應當有幾家巨型印刷企業,總量多不說明實力強,巨型企業不一定很多,但他們的印刷能力和市場份額必須巨大,就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印刷實力。國內企業的人均產量和利潤與國際上巨型公司相比,能夠相差十倍,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企業很弱小,目前國內年產值超過10億元以上的企業也僅有5家。
談到印刷骨干企業,以我的看法,像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在六環內很難出現年產值超過10億的企業,雖然不少城市都把印刷視為都市工業,但目前的印刷是微利企業,占地面積大,要求倉庫和貨物流轉面積大,運輸量大,在大城市承擔不了過高的綜合成本。
需要強調一點,印刷越來越個性化,印刷企業將為滿足不同客戶需要而開展不同類型的服務,這樣,今后印刷企業的服務產值將超過產品產值。政府和企業都要看到這種新模式的變化,前瞻性地做出整體規劃。
問:國內形成了三個特色印刷產業帶,今后5年這些區域如何繼續突出自己?三個產業帶之外的其他地區如何規劃本省印刷業的結構和布局?
答:“珠三角”是香港印刷業蓬勃發展的繼續,絕大多數印刷品仍取道于香港,并由香港資本為主的印刷公司在推波助瀾;“珠三角”蓬勃的另一個原因是該地區整個經濟的高速發展,今后電子、服裝、玩具、手袋、鐘表的發展仍然帶動著印刷業的發展。“長三角”的印刷業前景光明,原因是長三角都市群經濟的集體崛起,資本充足,人才集中,形成科工貿綜合勢力優勢,所以印刷業在那里發展迅速。“環渤海”的優勢在于首都效應,不但有200余家有實力的出版社和上千家雜志社在北京,還在于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國際國內交流中心,這都將有利推動印刷業的發展。“環渤海”的優勢如前兩者一樣,有海陸空交通發達的優勢,所以外向型印刷也應當進行探討和嘗試。
無論采取怎樣的發展模式,印刷未來規劃都要與當地的經濟相適應。三個產業帶是自然形成的,沒有更多的人為因素,因為當地經濟和市場的需要,出現了為服務本地區的印刷企業,并漸漸形成區域,F在有一些地方在規劃印刷產業園區,這必須與當地的經濟結合,突出某點強項,如西部印刷業在發展綜合的基礎上可以重點放在煙酒包裝上,浙江印刷業的發展特色則是小商品包裝上。(Trancy)
答:從歐美等國情況來看,印刷業的發展與該國或該地區的GDP有密切關系,即GDP越高,印刷需求就越多,印刷業也就越發達。印刷業總產值增長速度與GDP相結合是科學的。
目前《規劃》(討論稿)對行業內部結構分類中沒有提到商業印刷,只將其歸到除書報刊印刷、包裝印刷之外的其他印刷中,事實上,商業印刷在整個行業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隨著印刷行業的放開,商業印刷將會增長很快,肯定會超過15%的速度,不會是《規劃》中提到的1%,包裝印刷因為市場需求的增長,也肯定會超過10%。
在印刷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中,各類印刷是不同的。我首先看好包裝印刷,因為包裝物是輕工、醫藥、電器等產品的附屬物,隨著被包裝物的增長而增長,我國包裝物的水平正處于提高階段,而且,包裝印刷基本不會受數字網絡傳媒發展的影響,所以,包裝印刷行業保持在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年均11.4%的速度應該沒有問題。在其他印刷類上,不要忽視防偽印刷的發展,因為防偽印刷除了和包裝印刷、書刊印刷結合外,在其他印刷中也將有較大增長。
問:新聞出版總署曾在過去三年中對印刷企業的數量進行過宏觀調控,行業“散、亂、差”的局面得到治理。未來五年怎樣布局,能否給一些建議?
答:從世界先進國家的現狀看,中小印刷企業占絕大多數。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為什么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這和印刷業服務加工性分不開。國外的一批超大型的印刷公司,也是有幾個、十幾個或幾十個分公司建在各地。所以根據印刷業的特性和國內的現狀,我國未來印刷業將會按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及西北、四川成都或陜西的局面自然分布。這幾個地區會出現一批大型或超大型的企業,產值超過10億元,主要印制高檔產品,設備高度機械化和自動化,為全國或所在的經濟圈服務。在各省會出現一個或幾個大型或中型企業,為本省或相鄰相對比較落后省份服務。在各城市都會出現一個或幾個當地的中小型骨干企業,為當地服務。大批的散布在全國各地的中小企業將在優勝劣汰、調整產品、技術改造的環境下繼續發展,為各行各業的印刷需求服務。
印刷企業的數量多少不是靠政府或行業協會控制的,而是靠市場來調節。從大環境來看,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刷業肯定會越來越發達,而且印刷所能帶來的利益已經顯而易見,所以將會有更多的人來投資,小企業會越來越多,大小企業都在市場中自然淘汰,而不是人為地控制總量。管理印刷企業最有力的辦法是通過法律,制定強有力的政策法規,依法管理。
問:目前國內印刷行業的骨干企業非常少,與國際競爭的實力不強,5年中,應當鼓勵發展怎樣的龍頭企業?
答:一個國家應當有幾家巨型印刷企業,總量多不說明實力強,巨型企業不一定很多,但他們的印刷能力和市場份額必須巨大,就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印刷實力。國內企業的人均產量和利潤與國際上巨型公司相比,能夠相差十倍,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企業很弱小,目前國內年產值超過10億元以上的企業也僅有5家。
談到印刷骨干企業,以我的看法,像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在六環內很難出現年產值超過10億的企業,雖然不少城市都把印刷視為都市工業,但目前的印刷是微利企業,占地面積大,要求倉庫和貨物流轉面積大,運輸量大,在大城市承擔不了過高的綜合成本。
需要強調一點,印刷越來越個性化,印刷企業將為滿足不同客戶需要而開展不同類型的服務,這樣,今后印刷企業的服務產值將超過產品產值。政府和企業都要看到這種新模式的變化,前瞻性地做出整體規劃。
問:國內形成了三個特色印刷產業帶,今后5年這些區域如何繼續突出自己?三個產業帶之外的其他地區如何規劃本省印刷業的結構和布局?
答:“珠三角”是香港印刷業蓬勃發展的繼續,絕大多數印刷品仍取道于香港,并由香港資本為主的印刷公司在推波助瀾;“珠三角”蓬勃的另一個原因是該地區整個經濟的高速發展,今后電子、服裝、玩具、手袋、鐘表的發展仍然帶動著印刷業的發展。“長三角”的印刷業前景光明,原因是長三角都市群經濟的集體崛起,資本充足,人才集中,形成科工貿綜合勢力優勢,所以印刷業在那里發展迅速。“環渤海”的優勢在于首都效應,不但有200余家有實力的出版社和上千家雜志社在北京,還在于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國際國內交流中心,這都將有利推動印刷業的發展。“環渤海”的優勢如前兩者一樣,有海陸空交通發達的優勢,所以外向型印刷也應當進行探討和嘗試。
無論采取怎樣的發展模式,印刷未來規劃都要與當地的經濟相適應。三個產業帶是自然形成的,沒有更多的人為因素,因為當地經濟和市場的需要,出現了為服務本地區的印刷企業,并漸漸形成區域,F在有一些地方在規劃印刷產業園區,這必須與當地的經濟結合,突出某點強項,如西部印刷業在發展綜合的基礎上可以重點放在煙酒包裝上,浙江印刷業的發展特色則是小商品包裝上。(Trancy)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