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扼住包裝業的咽喉?1.2萬億美元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2025-02-05 14:56 來源:全球印刷與包裝工業 文/派克吉尼 責編:張曉丹
應對全球生產者責任延伸計劃的復雜性
在關于如何應對全球范圍內生產者責任延伸(EPR)計劃的復雜性方面,例如,西班牙和丹麥等一些國家已經實施了詳盡的可回收性指南,而其他一些國家則采用了相對不夠統一的框架。以英國為例,該國引入了一套紅-黃-綠(RAG)分類系統,該系統根據包裝的可回收性對其進行分類,并直接影響到生產者的責任延伸費用以及合規策略。
如此繁復的法規體系著實令人眼花繚亂,因此對于各大品牌而言,應對這些法規挑戰就顯得尤為棘手。舉例來說,如果你仔細觀察英國的情況,就會發現政府在包裝類型和相關法規方面究竟會采取何種具體措施,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各公司需要與監管領域的專家進行密切合作,方能有效地應對這些復雜而嚴峻的挑戰。
這種復雜性充分凸顯了在整個包裝價值鏈中開展協作的重要性。為了切實有效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就需要在原材料供應商、加工商以及品牌所有者等各方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調,以統一彼此的優先事項。這種合作關系還應擴展到地方政府和政策制定者等相關方,因為他們在創建完善的回收基礎設施和制定清晰明確的指導方針方面,同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材料創新與消費者教育:推動可持續包裝發展的關鍵
材料創新是實現可持續包裝目標的重要著力點;诶w維的包裝、單一材料塑料以及先進的生物聚合物都展現出未來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目前大規模生產這些產品的能力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與此同時,雖然化學回收過程需要消耗較高的能源,但它為處理混合聚合物廢棄物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尤其是在食品接觸類應用領域。
該白皮書還進一步強調了單一材料設計以及混合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重要性,例如采用盡可能少的塑料涂層的基于纖維的包裝。這些創新舉措有效應對了可回收性方面的挑戰,同時也能夠滿足敏感應用領域對于阻隔性能的各項要求。盡管目前規模尚小,但諸如微纖維化纖維素、菌絲體、植物蛋白以及農業廢棄物衍生纖維等新興替代品,在未來仍然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向廣大消費者普及可持續性相關的知識是一項持續性的挑戰。許多人通常會認為紙張總是可持續的,但如果紙張表面附有某些涂層,那么它就可能無法回收利用。塑料的情況也是如此,消費者可能會錯誤地認為某種包裝薄膜是可回收的,但事實并非如此。
這些關于可回收性的常見誤解充分凸顯了進行清晰有效溝通的必要性。積極倡導采用智能標簽和二維碼等創新舉措,以有效彌合信息鴻溝。充分了解相關信息的消費者更有可能做出更具可持續性的選擇,從而進一步推動市場對更優解決方案的需求。
該白皮書也呼應了這一觀點,并著重強調了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之間的伙伴關系在推動消費者教育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通過制定和實施簡化的回收指南、激勵計劃以及相關的宣傳活動,可以有效地引導消費者對包裝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從而顯著提高回收率并有效減少污染。
版權聲明: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版權為cpp114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中華印刷包裝網)及作者,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