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畢昇如何站上時代的風口?
2023-06-08 11:47 來源:羊城晚報 責編:覃子喻
- 摘要:
- 北宋時期,大國工匠輩出,推動科技創新亮點頻頻。四大發明中的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都在宋代有了升級。其中的印刷術,由雕版走向活字,對于文化傳播的世界級意義不言而喻。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昇,在一千年前是個小人物,但卻是影響千年的大人物。
當“活字”遇上好時代
正如畢昇不可能憑空發明活字印刷術一樣,沈括也不可能憑空去了解畢昇的科技成就。盡管沈括在《夢溪筆談》里沒有提及他跟畢昇的關系,也對畢昇的個人事跡沒有著墨,但他倆之間絕不只是記載和被記載的關系。
不少專家推測,沈括不但認識畢昇,而且關系親密,也許畢家和沈家是親戚或近鄰。畢昇死后,他的活字技術被沈括的子侄所得。這件事也能說明,沈括和畢昇之間的關系不一般。至少,畢昇長期生活在杭州,而沈括就是杭州人。不管兩人關系如何,沈括是立功的。幸虧他在《夢溪筆談》里寫了這段話,才讓畢昇的泥活字印刷術得以流傳后世。
1965年,浙江溫州出土了一件《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專家推測是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的活字印刷本,也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活字印刷本。它出版時,畢昇已經離世半個世紀了。
平心而論,畢昇發明的泥活字,雖然看起來笨重原始,但基本原理跟現代印刷技術相仿。后來,木活字、銅活字紛紛亮相,讓活字印刷的材質選擇面更大,印制效率更高。因此,坊間對畢昇的評價就有兩句話:既是雕版印刷術的革新者,又是現代活字印刷術發明的先驅。
然而,畢昇的技術革新沒有迅速轉化為全社會的生產力,在當時,有些大部頭著作還是在用雕版來印制。因為泥活字作為一項新技術,還不夠成熟。許多人不愿意為不成熟的技術埋單,反而又回到了“抄書”的時代。
畢昇沒能借此得到皇帝的關注和士大夫群體的追捧,而是繼續默默無聞。在經歷了幾十年沉寂后,活字印刷術改頭換面,逐步傳到了世界各地。在中國古代的科技圖譜中,畢昇有其歷史定位。他用大腦和雙手訴說著一個勤勞聰明的老百姓如何青史留名,他用特有的工匠精神書寫歷史,自己也成了這部歷史中的一朵浪花。(本文摘自《宋仁宗時代的大人物》)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