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產業工人依賴癥,一知名日企連關兩家中國工廠
2021-09-30 23:08 來源:包裝地帶 責編:張曉丹
- 摘要:
- 日本電器廠商OKI宣布關閉深圳工廠并解散700多名員工,這是過去一年時間該企業在中國關閉的第二家工廠,關廠后,該企業將產能外遷到日本本土、泰國和越南。
據日經Nikkei報道,日本電器生產商沖電氣工業有限公司(簡稱:OKI)將于10月結束在中國的打印機和復合機生產,徹底關閉深圳工廠并解雇740名員工,相關生產轉移往泰國和日本。
該工廠相關員工750名,僅保留負責調度工作的約10名員工,其余在今年內解聘,已于9月1日通知。
OKI沖電氣創立于1881年,是日本最早的電子通信產品生產廠家,有130年歷史,總部位于東京,是研究、生產和銷售打印機與傳真機、網絡與通信、安全與識別認證、半導體與電子元器件等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國際企業。
此次將關閉的OKI子公司沖電氣實業的深圳工廠成立于2001年,2007年在深圳南山區擴建新工廠,所生產的彩色打印機產品于2002年開始供應給全球市場。在業績最旺的 2009 年度產量曾達到44萬臺,但到了 2020 年度只剩下11萬臺。
不過,因為移動支付的興起、中國市場的現金使用大幅減少,ATM的市場需求急劇萎縮,OKI在中國的產量和銷量也大幅滑坡,2019年在華銷量僅為1000臺,為此OKI只能縮小生產規模,將產能轉移到越南工廠。
OKI 未來會把資源集中在可與競爭對手做出差異化的小型打印機等產品,種類也將縮小至原先的四分之一。由于企業無紙化和在家工作等緣故,辦公室的打印需求降低,OKI力爭改善盈利結構。
未來銷往全球市場的打印機和復合機生產轉移到泰國,部分維修零件的生產則改在日本福島工廠。預估每年最多可省下15 億。此外,OKI在中國僅保留打印機銷售和維護業務。
跨國制造業公司搬離中國,并不是孤例,而是中國當下對外資吸引力下降的縮影,制造業巨頭退出中國可以說是近年來的一個大趨勢,根據公開市場的資料顯示,近年來有這些巨頭正在退出中國:
1、2017年年初,硬盤生產商希捷蘇州工廠宣布解散,希捷把產能轉向東南亞。根據新聞報道顯示,希捷在2015年啟動了泰國呵叻工廠的擴張計劃,投資4.7億美元擴大一半產能增加2500名員工。
2、2017年10月30日,尼康中國正式宣布,將關閉位于無錫市的子公司尼康光學儀器(中國)有限公司。同時,負責生產尼康數碼相機及配件的工廠也將停產。根據澎湃新聞的報道,退出中國的尼康選擇在東南亞外包工廠,繼續自己的工業制造。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