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電子商務給農業農村帶來的影響
2019-02-12 16:26 來源: 責編:???
- 摘要:
- 2017年全國農村電商零售額破萬億,2018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3490.7億元,同比增長43.3%。在綜合示范工作進入第5個年頭,盤點電子商務給農業農村帶來的影響和變化非常有必要,更有利于示范工作的下一步開展。
(二)壓縮了交易環節,提升了流通效率
農村電商是以農村流通現代化為發展方向,電子商務深入農村后,通過新型物流體系,勢必會縮短農產品交易鏈條,將原有的五六個更是更多的交易環節壓縮;農村電商以產銷對接為重點,將會極大的縮短供需距離,讓生產端和消費端直接連接,極大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增加農產品附加值,讓消費者和生產者都獲利;農村電商通過培育新型的農產品供應鏈,將會構建新的鋪貨組織體系,降低流通成本。
三、消費環節
(一)信息不對稱局面逐步改善
眾所周知,我國的農業以小農經濟為主,生產主體小眾化。千家萬戶的小生產根本沒有辦法對接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農民對于信息的掌握和應用極其匱乏和缺乏,無法將特色、小眾產品傳達給城市消費者,所以越是貧困地區,信息越是匱乏,渠道更是有限,形成一定規模的消費更是遙不可及,導致增產不增收的局面時有發生。而發展農村電商,讓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對接,讓農民利用互聯網了解信息、傳遞信息,享受電子商務成果的局面正日益形成。如第二批示范縣武鄉的嶺頭村,全村上百個農民利用電商創業脫貧,形成了全國知名的微商村。第三批示范縣四川涼山雷波縣的臍橙電商銷售占到五成以上,網絡銷售價最低更是達到16元/公斤,溢價效果明顯。
(二)創新了特色農產品的模式
農村電商的發展,讓原產地的特色農產品拓展了銷售渠道,提升了農產品知名度,借助電商積累的消費者信息,部分示范縣進行預售農業、訂單農業、眾籌農業,按照消費者的需求來確定種植的品種和方式,與消費者確定了持續、穩定、長期、可控的新型供需關系。如第二批示范縣東港市與京東攜手進行“鴨綠江口有畝田”的眾籌農業,得到消費者積極的支持。既讓農民得到實惠,多賺到錢,又讓消費者享受到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兩頭都收益。
(三)提升農產品品牌化進程
電子商務的發展讓區域農林產品迎來了品牌化的黃金時期,“三品一標”的農林產品完全可以率先借助互聯網這一最便捷和最具傳播力的工具,低成本高效快速地樹立起自己的“互聯網品牌”。
示范縣更是將培育區域公共品牌作為農產品上行的重點,許多示范縣積極探索農產品“品牌化”路徑,著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為公共品牌提供擔保,統一標準、統一追溯、統一標識、統一宣傳和推廣,促進了地方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避免了本地特色農產品貼牌現象的發生。
雖然農村電商面臨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物流成本過高、人才匱乏、農產品上行乏力等問題,但不容忽視的是,農村電商對于農業農村的改造作用正在日益凸顯,正在為傳統的農業農村注入新的基因,勢必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