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往事:在重慶新華印刷廠的光輝歲月
2019-01-16 10:21 來源:包裝地帶 責編:張曉丹
- 摘要:
- 戴光斗1945年9月到重慶《大公報》,就住在佛圖關下李子壩的大公報印刷廠職工宿舍里面。
【CPP114】訊:
1951年,戴光斗(后排左3)和新華廠同事在西南革大學習。
今年90歲的戴光斗先生曾任重慶新華印刷廠廠長。戴光斗祖籍廣西桂林,1942年進入因抗戰撤至桂林的《大公報》社當印刷學徒,在《大公報》這個文化大家庭中一路成長。1944年9月12日,印制桂林大撤退前《大公報》最后一期報紙后,戴光斗九死一生,隨報社最后一批員工逃往重慶。1949年后,戴光斗隨《大公報》印刷廠并入新成立的重慶新華印刷廠,完成過《紅旗》雜志在重慶和北京同時印發、7個月內印制十卷本《巴金選集》并同時上市等不可能的任務,頗多建樹。我們將用三期專欄打望戴老爺子傳奇般的大公和新華印務生涯。
粗魯人
戴光斗1945年9月到重慶《大公報》,就住在佛圖關下李子壩的大公報印刷廠職工宿舍里面。他說:“聽說重慶《大公報》原來在白街,遭日本飛機轟炸了,才搬到李子壩。重慶環境,我根本不熟。重慶人一講話就‘給老子給老子’的,我也很不習慣。后頭我認識了廠里打紙型的唐炳鐸,他是天津《大公報》的老人。他覺得我比較斯文,跟那些人不一樣,我們就聊天。我說重慶人怎么搞得這么粗魯?他說你不要這么說,自古巴蜀出了很多文明人。我也覺得他說話跟一般的工人師傅不一樣,有點板眼。他說你還是讀點書,寫寫日記。他借我看的書是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在大學》,很接近我的生活,對我的觸動很大。”
唐炳鐸思想比較進步,跟新華日報的女記者楊剛很熟!坝幸惶,唐炳鐸對我說,你應該換個工作。他想把我介紹到新華日報去。當時在重慶,要進新華日報工作的人,必須有楊剛的名片和簽字,碰巧她剛到美國去了,這事就沒干成。抗戰勝利后,老唐就第一批復員回天津去恢復《大公報》了。他走的時候,我哭得不得了!
野球隊
桂林《大公報》和重慶《大公報》的感覺,好像是兩回事了。“桂林《大公報》是一個大家庭,到了重慶就不一樣了,工人是工人,職員是職員,分得清楚得很。工人的廁所,職員的廁所,那是絕對不能搞混的,職員的工資也比工人高得多!
但戴光斗的工資一個人用,也綽綽有余,還養了一個野球隊!拔业臉I余愛好就是打籃球。在桂林,我是從小在街上踢野足球。廣東有個球王叫李惠堂,40年代,他在桂林踢球的時候,我們就跟到他的屁股后面轉。重慶很不容易找到平壩子,所以打籃球比較盛行。當時重慶有個很有名的輜重16團籃球隊,在全國打得很好的,我們《大公報》有一個球隊,在重慶也打得不錯。我們也想打籃球,但跟不上他們的水平。我就承頭和師兄弟自己組織了一個球隊,因為我花的錢最多,他們就說干脆你取個戴光斗球隊,我說那不行,就取了個名字叫邁。當時重慶,這點很好,你組織了一個球隊,只要到夫子池運動場去報名,禮拜天就安排你比賽。我們也去比賽過,我打前鋒,打一場輸一場!
1949年以后,除香港《大公報》保留之外,全國各地的《大公報》全部關停并轉!1950年5月,李子壩《大公報》印刷廠的廠房、設備和部分人員,全部劃給新華印刷廠,新華廠是把30多個大大小小的印刷廠收攏來掛牌成立的。我也過去了。最先,大家都不愿意轉過去, 軍代表就給我做工作。我有在桂林打的那個進步文化的底子在,也積極,我也想進入革命隊伍。我就給大家宣傳革命道理。動員了大約有100多人過去,人還在李子壩,但是身份變了,當時叫進國營廠。廠里頭也把我第一個派出去讀革大!
印毛選
1950年代的新華廠叫西南新華印刷廠,管云貴川藏的印務!吧鐣〖宦刹唤,就是管印書,教科書、政策文件。當時新華社的社論,除了報紙登以外,還要出單行本,也叫活頁文選,有些是不過夜的喲,今天出了,明天就要跟到印出來。在印刷方面,我分管鉛印車間,不分晝夜,也不知道累,吃住在廠里。為了鼓勵生產,我第一個畫生產圖表,哪個做了什么,哪個的工作量完成得怎么樣?小紅旗往上面一插,那個鼓動性相當大!
西南局后來撤銷,西南新華印刷廠改名重慶新華印刷廠。“1953年以后,列入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就搬到楊家坪來了。第一臺機器是我帶過去親自組裝的。當時我們廠在全國都算好的,現代化的蘇式廠房,地盤大,綠化相當好,別人把我們廠誤認為是公園,公園化的工廠!
新華印刷廠專印被稱為“重大任務”的印刷件!胺彩墙拥街卮笕蝿盏挠∷⒓,我們都很緊張。后來印毛主席像。那時印毛主席像,不是隨便哪個單位都可以印,最先只有北京、上海可以印,文革以后,重慶才開始可以自己印了。”
戴光斗之子、攝影家戴前鋒,從小就在父親的廠里,在紙張、油墨和鉛字之間燈晃。他說:“我還記得文革時,只要中央新的文件下來就要印刷,就要選人。選起的人,全部戴起牌牌,才能進出車間,那個車間完全封鎖,不是哪個人都可進出的!
“第一次接到印毛選的任務,搞得好緊張喲。市委宣傳部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毛主席著作辦公室,那個主任和出版社的社長、我們的廠長、書記,一起把任務交給我。任務艱巨光榮,要選最好的設備,最可靠的人。再就是質量標準。雖然紙型是北京發來的,不用校對文字,但紙面和印面,都要校對一下,因為怕紙張上有塵埃,有顆粒。出了錯誤就不得了!
所以,最后還是要校對,校對陣容也相當豪華!叭繌拇髮W里面調講師、教授來當臨時校對。印一張他們就看一張,一頁一頁地讀。印前打樣也要校對,印的過程當中,每印到3千張或者5千的時候,也要抽樣出來看,就怕有顆粒把版子壓壞了;裝訂完了之后還要看一道,是不是有錯漏。”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