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技藝的傳承之路
2018-06-21 10:51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編:張曉丹
- 摘要:
- 6月8日,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資助項目、南京市話劇團創排話劇《楊仁山》在南京紫金大劇院首演。
【CPP114】訊:6月8日,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資助項目、南京市話劇團創排話劇《楊仁山》在南京紫金大劇院首演。話劇《楊仁山》的故事發生地,位于南京新街口車水馬龍的繁華鬧市,卻少有人知的淮海路35號金陵刻經處。這個有著150多年歷史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再一次回歸大眾視野。
不忘赤子心 堅守文脈魂
金陵刻經處由楊仁山居士等人創辦于1866年,是目前全國僅存的唯一一家刻經處,F擁有各類經版125318片、佛像版18種,是全國佛典圖像刻版的總匯。創辦以來,金陵刻經處屢經滄桑,但在以楊仁山為首的幾代人的努力下,堅守著最初的使命,保持中國古代傳統的木刻水印技藝,制作“最精善之佛典版本”。
走進金陵刻經處的刻版工作室,筆者看到了正拿著刀具修復經版的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馬萌青。有聽力障礙的馬老在工作時專心致志、沉靜篤定,從業近40年,他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就是要刻一輩子經,還要將這項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承下去。
由于歷經了成千上萬次的油墨浸泡和印刷,加之發霉、蟲蠹,很多雕版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龜裂和破損。一塊只有短短800字的經版,卻需要一個技藝精湛的刻工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而雕版的修復工作對刻工的技藝要求更是嚴苛。盡管如今想學習雕刻技藝的年輕人看似比原來有所增多,但是能夠堅持下來的卻寥寥無幾。
據金陵刻經處資料記載:“金陵刻經,選本精嚴,內容純正,?眹乐敚媸绞枥,字大悅目,刻印考究,紙墨精良,特稱‘金陵本’!苯鹆昕探浱幨冀K秉承創辦之初的刻經典范,將“金陵本”的美名傳播海內外。在這些盛譽的背后,是一代代傳承人始終如一的默默堅守。
海內存三地 文脈久流傳
金陵刻經處有著150多年歷史,而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卻已悄然走過1300多個春秋。2009年,雕版印刷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項申報工作是由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南京金陵刻經處、四川德格印經院三家單位聯合申報的。
三家單位各有所長,在各自領域為中國雕版印刷技藝的保護和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精于專業古籍的出版印刷,集研究、編輯出版、生產發行于一身,目前是全國最大的線裝書生產基地;金陵刻經處融古代經書、經版收藏,經書雕刻、印刷、流通及佛學研究于一體,是中國木版雕刻、水墨印刷漢文佛教經典的唯一機構;四川德格印經院專攻藏傳佛教經典的出版印刷,延續唐宋以來雕版印刷術的應用,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木刻雕版印刷中心。
千年技藝精 薪火永相繼
中國雕版印刷術肇始于唐,發展于宋,盛于明清,衰于清末,是運河文化和商業都市文化結合的產物。清代以后,尚能保留雕版印刷工藝的地區已極少,僅有揚州、北京、武漢、南京、江西滸灣、福建四堡等。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非常重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1958年,揚州成立了廣陵古籍刻印社,承擔起了雕版印刷技藝傳承的重任,目前該社是唯一完整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單位。2007年7月,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成立了雕版印刷技藝傳習所,培養雕版傳人,傳承雕版技藝。此后,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陸續與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南京莫愁中等職業學校、揚州旅游商貿學校等聯合辦學,通過師傅上門授課和學生學習實踐的方式傳承技藝,定向培養學生。該社推出的雕版線裝圖書因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貴的版本收藏價值,獲得眾多讀者的青睞。
雕版印刷術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古老的傳統工藝,被稱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為后來的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是世界現代印刷術最古老的技術源頭,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突出貢獻。首位雕版印刷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義時老人一生致力于雕版印刷事業,2005年退休后,仍堅持收徒傳藝。到2010年,他又返聘到雕版印刷傳習所工作,只為將畢生的技藝傳承給更多的子孫后代,守住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源頭。
- 相關新聞:
- ·世界讀書日 重慶市民到解放碑體驗雕版印刷術、古法造紙 2018.04.23
- ·揚州開設線裝書專營書店 店內還有雕版印刷技師常駐 2018.04.17
- ·印刷術與革命:古登堡令歐洲走出愚昧時代 2018.03.07
- ·四堡雕版印刷技藝面臨失傳的困境 2018.02.01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