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燕京圖書館是怎樣煉成的
2017-12-08 10:07 來源:網絡 責編: S9
- 摘要:
- 在哈佛大學,坐落著一個赫赫有名的圖書館——哈佛燕京圖書館。這里收藏著八十多萬冊中文圖書,其中的善本古籍特藏,以其質量之高、數量之大享譽世界?梢哉f,這里是西方世界最大、最好的中國善本收藏地之一。
至今,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的書架上,還可以看到《漢和圖書分類法》。
1927年,霍爾遺產董事會同意實施哈佛大學與中國燕京大學的合作計劃。1928年1月4日,哈佛燕京學社作為教育機構正式注冊成立。原哈佛學院圖書館的漢和文庫,也隨之成為漢和圖書館,歸屬于哈佛燕京學社。當時,在哈佛燕京學社擔任職務的多是歷史學家,如首任社長陳垣,其后的吳雷川、容庚、顧頡剛等,裘開明則擔任漢和圖書館的第一任館長。
之后,購書幾乎成了漢和圖書館的首要工作。為了求得好書,尤其是善本書和一些珍稀書,館長裘開明可謂嘔心瀝血。1965年,68歲的裘開明退休;仡檲D書館三十多年的購書歷程,他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28年至1936年;第二階段從1937年到1945年;第三階段則從1946年到1964年。
1928年,漢和圖書館與燕京大學圖書館開始在北平聯合購買中文圖書,這種合作一直到1937年抗戰爆發才結束。在這段時期,漢和圖書館將購書權委托給北平的燕京大學圖書館,并在燕京大學成立了一個哈佛燕京圖書信息中心,由目錄學家顧廷龍負責。當時,具體負責圖書采購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洪煨蓮。如今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所藏的大部分明清時期的文學典籍、大型選集、各個省的地方辭典,以及各種經典和歷史書籍,都購于這個時期。1936年,劉曼仙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當時漢和圖書館的藏書大概已有七萬冊之多。
第二個階段正值抗日戰爭時期,在北京和上海,很多家庭因遭遇困境不得不出售藏書,許多古籍和手稿出現在上海和北京書市。漢和圖書館借機收購了大量明清時期的木版印刷古籍,以及一些作者的親筆手稿。
抗日戰爭結束之后,漢和圖書館的購書進入第三個階段。當時,日本一片廢墟,經濟極其蕭條。大量的古舊書開始出現在日本的圖書市場,其中包括一些從中國運走的、版本非常好的珍貴書籍。于是,裘開明精明地將購書地點從中國轉向了日本。
他寫道:“大約在1950年,我們直接去了東京、京都、大阪和其他日本城市的知名書店,與各種組織和個人競爭買中國古書,特別是日本東方圖書館和國立國會圖書館。一俟收到圖書目錄和傳真,我們就立即核對圖書目錄與訂購單。為此,我們常常核對到深夜,然后立即發電報訂購。這樣,日本書店就可以把書在當晚或是第二天早上寄給我們!
“可即便我們以這樣的速度下訂單,依然沒有辦法保證可以買到我們想買的書。我們發現,很多在日本買的中國古書來自中國北方。簡而言之,哈佛當時買的大部分書,是抗戰期間從北京或是其他被日本占領的城市,被日本人或是中國旅行者帶到日本的!
這個時期,漢和圖書館從日本購買了許多善本和珍稀書籍,如宋代印刷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明代印刷的《明心寶鑒》、《崢霄館》和《春秋繁露》,以及收錄了七百多封書信的《明諸名家尺牘》。
- 相關新聞:
- ·重現千年前古老造紙術 國內外專家共商“開化紙”復興 2017.11.24
- ·建筑書店這樣邁向復合式經營 2017.11.20
- ·四百讀者參與 紙質書閱讀挑戰賽 2017.11.13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