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印刷術:借助互聯網技術 讓印刷文明的傳播
2017-09-11 15:20 來源:網絡 責編:???
- 摘要:
- 日前,記者一行走進江蘇揚州雙博館,通過直播鏡頭,帶領網友一起了解中國雕版印刷這項傳統技藝的前世今生,該直播吸引了千里之外的大量網友“圍坐”在屏幕前觀看。
從如上新聞不難看出,在數字時代,印刷文化的傳播同樣離不開新媒體技術。通過前沿技術與印刷的結合,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古老的技藝,讓傳統印刷術從“深閨”走向臺前,對印刷文化的傳播有極大的意義,中新網記者直播印刷術的創意值得點贊。
新媒體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為古老印刷文明的傳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從中新網直播印刷的新聞中不難看出,新媒體技術首先極大地“縮短”了人們與博物館的物理距離。以國內許多大型博物館為例,大部分博物館均在其官網上開設了虛擬展廳,借助新媒體技術,開發網絡互動平臺,觀眾足不出戶即可“游覽”博物館。2017年,我國最大的印刷博物館中國印刷博物館也開始進行數字中國印刷博物館的建設,“網上博物館”是最令人期待的一個項目。筆者了解到,網上博物館將結合數字化處理的展品,利用高清激光全景拍攝、三維激光掃描、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制作中國印刷博物館二層及地下展廳720°HDR高清激光全景數字成果,加入游客互動、重點文物展示等功能,提供展廳的導覽路線,搭建中國印刷博物館網上數字博物館展示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加生動、逼真的虛擬游覽體驗。
互聯網拉近了人們與博物館的距離,但需要注意的是,唯有實地體驗和參觀,才能提升參觀者對印刷文明的認同感。如何提升參觀者的參觀興趣?筆者認為,只有將古老印刷文明與最前沿的數字技術結合,讓文物“動”起來,通過增加與參觀者的互動頻次,才能吸引參觀者從屏幕后走到博物館的展臺前。當下,AR、VR、3D等前沿技術也讓文物不再“冷冰冰”,通過這些技術可以隨時為參觀者展現各種形式的印刷知識、設計電子虛擬互動系統和多媒體互動游戲,讓印刷文物不再作為展覽品,而是成為“講解員”。
互聯網時代,傳統印刷術已逐漸變為代表歷史的文化符號,但是印刷文明的傳承卻源遠流長。中國古代印刷術歷經2000年之久,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繁榮發展。印刷術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文化傳播的速度。如果沒有印刷術,承載著知識、技能、文化等文明載體的書籍便沒有了規模化生產的可能,而人類文明也就失去了大范圍傳播的客觀基礎。了解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未來,雖然當前傳播文明的載體越來越豐富,但是印刷文明的傳播仍然有著不可比擬的現實意義。因此印刷博物館在傳承人類印刷文明的同時,更應該融合先進的技術,讓印刷文明的傳播更“潮”一些。
- 相關新聞:
- ·????8???????????? 2017.09.11
- ·互聯網時代 不妨讓印刷博物館更“潮”些 2017.09.11
- ·期待而來,滿載而歸——2017柯尼卡美能達全國巡展無錫站圓滿落幕 2017.09.11
- ·倒計時2月!swop同期“包裝 智能 未來”論壇啟動,論劍包裝未來! 2017.09.08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