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起中國經濟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2014-06-16 10:49 來源:和訊網 責編:周艷平
- 摘要:
- 經濟學上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說法: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只有理清了中國經濟供求面的問題之后,我們才能對中國經濟的整體結構及其未來的走向,有一個更為清醒的認識。
人口紅利這個名詞,過去若干年我們經常聽到,也成為中國過去若干年取得重大成就的眾多關鍵性因素之一。但究竟什么是人口紅利?中國是否正在面臨人口紅利消失的情況?一旦人口紅利消失,對中國未來若干年究竟有多少損失?中國應該如何調整和應對,才能在沒有人口紅利的情況下,繼續維持經濟的高速或至少是可持續發展?
用最為通俗的話來說,所謂人口紅利,就是在一個經濟體內部,干活的人比吃飯的人多;反之就是人口紅利下降或消失。用較為學術的話來說,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一般所說的人口紅利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人口紅利指勞動力人口非常多,從而能夠提供廉價勞動力,經濟中存在充足的勞動力供給和高儲蓄率;第二種人口紅利是指進入老齡化后,人們特別是高齡勞動者預期將來會變老,會有更強的儲蓄動機,從而會形成額外的積累。第二種人口紅利在第一種人口紅利即將結束的時候就開始積累,而且第二種人口紅利是可以無限延續的。
過去若干年,由于少兒撫養比例迅速下降,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中國相對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撫養負擔輕、于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人口經濟學家稱之為“人口紅利”。一段時間內,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就處在人口紅利的階段,每年供給的勞動力總量約為1000萬,勞動人口比例較高,保證了經濟增長中的勞動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齡化高峰尚未到來,社會保障支出負擔輕,財富積累速度比較快。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優勢已經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
但這種情況在近年卻出現了本質的變化。
當很多朋友只是從身邊直觀的情況來感受“劉易斯拐點”的時候,比如家庭保姆難找,比如每年春運過后民工不再返回,是否有想過,這一方面折射了越來越多的農業部門的剩余勞動力正在被現代工業部門所吸納,勞動力無限供應的情況正在趨于結束,另一方面則也另一個折射了另一個我們忽略的現象,即:長期來就象空氣之于我們一樣自然、平常的人口紅利,正在漸漸離我們遠去。
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中國從16歲到59歲的有工作能力的勞動力人口總數,在2012年已經見頂,比上年減少345萬人;即便再將具有工作能力的勞動力人口總數放寬五年,中國從16歲到64歲的勞動力人口總數,也將2015年見頂。
中國的人口紅利一旦下降,其持續的時間就有多長?前面提到的陸德老先生,曾經在與我們私下討論節目時,提出過一個聽上去不太雅,但其實卻很能說明問題的理論,即“小雞雞理論”。那意思是說,男人的“小雞雞”生理上必須發育到18-20歲,才能承擔生育后嗣的功能;因此,一旦人口紅利下降,不可能期待在三、五年或十年之內得到扭轉,而必然經歷一個十八到二十年的痛苦過程。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