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印刷企業的演變歷程告訴了我們什么?
2014-03-11 09:27 來源:《印刷經理人》 王麗杰/文 責編:江佳
- 摘要:
- 如果將大中小企業的分布結構形象地稱為金字塔,10年時間,德國印企“金字塔”的瘦身過程,可能會修正我們的某些固有認知:
【CPP114】訊:最近,做了一項有意思的研究,看看西方發達國家近些年走過了怎樣的產業演變歷程。我選擇了德國——排在美國、日本、中國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印刷市場。選擇德國的另一重考慮,是在此輪全球經濟危機之中,德國的抗風險性、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要好于其他西方發達國家。
2011年,德國有印刷企業9746家,相比2000年減少了30%;從業人員15.45萬人,相比2000年亦減少了31%。顯然,進入新世紀以來的10年,德國印刷業經歷了嚴峻的產業調整期,其間既有經濟景氣原因,更有需求市場變化的內在動因。
我們更感興趣的是,30%的企業銳減,發生在哪些企業群落?是不是像我們通常所認為的,小企業死得更快,大企業有更好的存活率?在德國,10年間“1~9人”、“10~19人”兩組企業,家數分別減少了30.2%和33.8%,接近或高于30%的平均變化率;“20~49人”、“50~99人”兩組企業,家數分別減少了27.9%和25.5%,稍低于平均變化率;有意思的是“100~499人”這一組,屬于德國的大型印刷企業,10年間從319家減少到273家,減少了14.4%,遠低于平均變化率;最后一組,“500人以上”的特大型企業,從33家減少到11家,折翼三分之二,成為最觸目驚心的一組。
如果將大中小企業的分布結構形象地稱為金字塔,10年時間,德國印企“金字塔”的瘦身過程,可能會修正我們的某些固有認知:
其一,產業調整期遵循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但優勝劣汰并不是大存小亡,雖然以大吃小、兼并重組是大企業快速成長的模式之一。德國印企的金字塔結構10年來是等比瘦身的,雖然瘦身幅度有所差異,但各種規模的企業都面臨淘汰的風險,也都有逢生的機會。
其二,中型企業包括小微企業,也有相對廣闊的發展空間。關鍵是中小企業如何進入差異化生存,找到并優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專精特新上用足功夫。
其三,我們還需承認,相對而言大企業有較高的存活率。在德國,“100~499人”企業組近5年(2011年相較2006年)的企業數量甚至增加了2.6%,表明在經濟動蕩甚至低迷期,大型企業有更好的抗風險能力。
在德國印企面臨嚴峻調整的10年,中國印刷業還處于蓬勃發展期。2000年,國內印企總數9萬家;2011年,10.25萬家。不過,國內印企總數在2007年突破10萬大關后,近幾年已進入盤整期,并未延續持續增長的態勢。
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供大于求、過度競爭已成為印刷產業的基本業情,總量縮減、結構優化也成為產業調整的基本共識。
不管此前業界對行業發展的前景持多么悲觀的態度,客觀來說,嚴酷的洗牌期剛剛開始。未來10年,我們不知道洗牌的力度,但由德國經驗,我們知道,活下來與活得好的幾率,對各種規模的企業幾乎是均等的。
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找尋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變成更為緊迫的任務。
2011年,德國有印刷企業9746家,相比2000年減少了30%;從業人員15.45萬人,相比2000年亦減少了31%。顯然,進入新世紀以來的10年,德國印刷業經歷了嚴峻的產業調整期,其間既有經濟景氣原因,更有需求市場變化的內在動因。
我們更感興趣的是,30%的企業銳減,發生在哪些企業群落?是不是像我們通常所認為的,小企業死得更快,大企業有更好的存活率?在德國,10年間“1~9人”、“10~19人”兩組企業,家數分別減少了30.2%和33.8%,接近或高于30%的平均變化率;“20~49人”、“50~99人”兩組企業,家數分別減少了27.9%和25.5%,稍低于平均變化率;有意思的是“100~499人”這一組,屬于德國的大型印刷企業,10年間從319家減少到273家,減少了14.4%,遠低于平均變化率;最后一組,“500人以上”的特大型企業,從33家減少到11家,折翼三分之二,成為最觸目驚心的一組。
如果將大中小企業的分布結構形象地稱為金字塔,10年時間,德國印企“金字塔”的瘦身過程,可能會修正我們的某些固有認知:
其一,產業調整期遵循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但優勝劣汰并不是大存小亡,雖然以大吃小、兼并重組是大企業快速成長的模式之一。德國印企的金字塔結構10年來是等比瘦身的,雖然瘦身幅度有所差異,但各種規模的企業都面臨淘汰的風險,也都有逢生的機會。
其二,中型企業包括小微企業,也有相對廣闊的發展空間。關鍵是中小企業如何進入差異化生存,找到并優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專精特新上用足功夫。
其三,我們還需承認,相對而言大企業有較高的存活率。在德國,“100~499人”企業組近5年(2011年相較2006年)的企業數量甚至增加了2.6%,表明在經濟動蕩甚至低迷期,大型企業有更好的抗風險能力。
在德國印企面臨嚴峻調整的10年,中國印刷業還處于蓬勃發展期。2000年,國內印企總數9萬家;2011年,10.25萬家。不過,國內印企總數在2007年突破10萬大關后,近幾年已進入盤整期,并未延續持續增長的態勢。
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供大于求、過度競爭已成為印刷產業的基本業情,總量縮減、結構優化也成為產業調整的基本共識。
不管此前業界對行業發展的前景持多么悲觀的態度,客觀來說,嚴酷的洗牌期剛剛開始。未來10年,我們不知道洗牌的力度,但由德國經驗,我們知道,活下來與活得好的幾率,對各種規模的企業幾乎是均等的。
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找尋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變成更為緊迫的任務。
- 相關新聞:
- ·數字印刷前景看好 外企年初紛紛發力 2014.02.25
- ·印刷器材企業轉型:“變”字當頭,屢見奇招 2014.02.20
- ·2013年德國印刷、造紙和包裝工業呈現四大特點 2014.02.18
- ·德國印刷企業數量不斷減少 2012年破產印企約350家 2014.01.09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