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造紙業發展桎梏之創新薄弱原因解讀
2013-05-27 15:31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責編:王岑
- 摘要:
- 進口之設備、引進之技術、舶來之管理,成為中國紙企標榜“高端”的三大標志,也是中國紙企引以為傲的三大法寶。
【CPP114】訊:進口之設備、引進之技術、舶來之管理,成為中國紙企標榜“高端”的三大標志,也是中國紙企引以為傲的三大法寶。然而,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卻使我們喪失了那顆“創新的心”。當與領跑者的距離越來越近時,我們需要的不是唯其馬首是瞻,而是立足原創、不斷創新,培育核心競爭力。在創新的世界里,中國紙企最需要的是——
同樣的原料、同樣的設備、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市場……在中國造紙行業的海洋中,充滿了同質化競爭。隨之而來的是利潤稀薄、質量下降,以及參與者怨聲載道。追本溯源,為何外國的月亮那么圓?捫心自問,緣何我們只能望洋興嘆?立足當下,唯有精誠所至,才能金石為開。
外國的月亮為何圓
一臺蘋果手機,其售價可抵得上10余臺山寨智能機;一輛奔馳轎車,即便價格翻番也有國人趨之若鶩。為何?技術!在世界級的競爭舞臺上,原創性的先進技術往往使企業獲得先機,而這恰恰是中國紙企所缺乏的。
從生產設備上看,我國幾乎所有的大型造紙企業都有從外國進口設備的經歷。目前,大型蒸煮、篩選、漂白設備,高得率制漿設備,高速紙機流漿箱、靴式壓榨、壓光機、復卷機等關鍵設備基本依靠進口。
從產品品種上看,國外不但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而且在質量與規模上也擲地有聲。據了解,目前國外有1200多個紙種,我國只有600余種,品種差距可見一斑。同時,我國造紙企業差異化產品少,很多企業生產的產品在質量上沒有多大差距,產品同質化嚴重。而且,我國造紙企業的平均產量只有6000噸,與國外動輒幾十萬噸的產量相比,明顯缺乏經濟規模。
從技術上看,美國、日本在現代造紙領域遙遙領先。美國在關鍵的木漿漂白、增白技術上很有優勢,并且在連續造紙的穩定性和效率上水平很高。日本在玻璃紙(Glass,格拉辛紙)、銅版紙等高檔紙技術上都有優勢。
中國紙企的望洋興嘆
當紙業列強瓜分市場蛋糕時,中國紙企只能望梅止渴;當國家科技進步獎逐個誕生時,造紙行業卻只是零星幾點。根源何在?創新不足!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不足,產學研沒有形成有機整體,已成為制約我國造紙行業發展的命門。
造紙行業是個傳統行業,發展至今各方面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此情況下,實現科技創新的難度要比新興行業大。目前,在造紙行業中,從事科研的院所和人員相比其他行業少,科研力量非常薄弱。造紙企業又過分看重經濟效益和短期效益,這樣的心態也難以產生真正的創新成果;行業中近90%的中小企業更是無力進行這項“燒錢的研究”。那么,如何解決?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萬金泉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嚴肅地說,首先,企業要有創新的思路。很多企業現在所謂的創新其實都是在模仿,生產已有的產品,即使模仿到形似,也難以達到真正的創新。企業必須有真正創新含量的方案和產品,國家才會舍得為企業投入。
同樣的原料、同樣的設備、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市場……在中國造紙行業的海洋中,充滿了同質化競爭。隨之而來的是利潤稀薄、質量下降,以及參與者怨聲載道。追本溯源,為何外國的月亮那么圓?捫心自問,緣何我們只能望洋興嘆?立足當下,唯有精誠所至,才能金石為開。
外國的月亮為何圓
一臺蘋果手機,其售價可抵得上10余臺山寨智能機;一輛奔馳轎車,即便價格翻番也有國人趨之若鶩。為何?技術!在世界級的競爭舞臺上,原創性的先進技術往往使企業獲得先機,而這恰恰是中國紙企所缺乏的。
從生產設備上看,我國幾乎所有的大型造紙企業都有從外國進口設備的經歷。目前,大型蒸煮、篩選、漂白設備,高得率制漿設備,高速紙機流漿箱、靴式壓榨、壓光機、復卷機等關鍵設備基本依靠進口。
從產品品種上看,國外不但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而且在質量與規模上也擲地有聲。據了解,目前國外有1200多個紙種,我國只有600余種,品種差距可見一斑。同時,我國造紙企業差異化產品少,很多企業生產的產品在質量上沒有多大差距,產品同質化嚴重。而且,我國造紙企業的平均產量只有6000噸,與國外動輒幾十萬噸的產量相比,明顯缺乏經濟規模。
從技術上看,美國、日本在現代造紙領域遙遙領先。美國在關鍵的木漿漂白、增白技術上很有優勢,并且在連續造紙的穩定性和效率上水平很高。日本在玻璃紙(Glass,格拉辛紙)、銅版紙等高檔紙技術上都有優勢。
中國紙企的望洋興嘆
當紙業列強瓜分市場蛋糕時,中國紙企只能望梅止渴;當國家科技進步獎逐個誕生時,造紙行業卻只是零星幾點。根源何在?創新不足!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不足,產學研沒有形成有機整體,已成為制約我國造紙行業發展的命門。
造紙行業是個傳統行業,發展至今各方面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此情況下,實現科技創新的難度要比新興行業大。目前,在造紙行業中,從事科研的院所和人員相比其他行業少,科研力量非常薄弱。造紙企業又過分看重經濟效益和短期效益,這樣的心態也難以產生真正的創新成果;行業中近90%的中小企業更是無力進行這項“燒錢的研究”。那么,如何解決?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萬金泉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嚴肅地說,首先,企業要有創新的思路。很多企業現在所謂的創新其實都是在模仿,生產已有的產品,即使模仿到形似,也難以達到真正的創新。企業必須有真正創新含量的方案和產品,國家才會舍得為企業投入。
- 相關新聞:
- ·造紙輕工行業:經銷商謹慎 紙價平淡 2013.05.24
- ·歐委會對德造紙廠Propapier獲得的地區投資補貼 2013.05.24
- ·超八成為小型紙企 我國須加快淘汰造紙落后產能 2013.05.23
- ·造紙周報:包裝紙價格下跌 其它原料徘徊低位 2013.05.2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