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Kelly:書將變成什么樣
2013-05-02 10:03 來源:譯言網 責編:王岑
- 摘要:
- 一本書,是一個故事、一個論點,或一組知識,它自成體系,需要花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閱讀。一本書是一個完整的存在,有自己的開頭、中段和結尾。
【CPP114】訊:一本書,是一個故事、一個論點,或一組知識,它自成體系,需要花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閱讀。一本書是一個完整的存在,有自己的開頭、中段和結尾。
過去,任何有封面和封底的印刷品都被稱為書。一本電話簿可以叫做書,盡管它并不具備有著邏輯聯系的開頭、中段和結尾。一摞白紙加上封皮,用線圈裝訂起來,就叫“素描書”(sketchbook,通常譯作素描本),它空無一物卻堂而皇之,因為它的確有封面和封底,就可以叫做“書”。
如今,紙質的書頁正在消失,剩下的只是書的概念結構——圍繞一個主題組織起來的一套文字,構成一種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完成的體驗。
傳統上書的外殼正在消失,所以我們也有理由懷疑,書的組織形式是否也已成為化石一般的老古董?傳統上使一本書成為書的無形外殼,與如今形形色色的文字組織形式相比,有什么優勢?
在網上,我們可以花上幾個小時去閱讀優秀的小說、報告,然后思考,其間不會遇到任何跟書有關的東西。點滴信息,各種線索和蜻蜓點水式的隨意瀏覽,這是網絡的吸引力所在:它把雜七雜八的信息松散地組織在一起。
網絡上也有書,很多。我在1994年第一次將完整的紙質書發布到網上,那是最早的電子書之一。不過,在網上,獲取這些書沒有任何門檻,所以這些書樣的內容就逐漸解體,成為無法分辨的一些預言片段。如果不加克制,讀者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離開核心故事或論點,向別處游走。關注點的快速轉移構成了一種離心力,驅使讀者遠離書。
用一個專門的閱讀設備似乎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可以用平板電腦,用pad,或者用手持的閱讀器。最讓人意外的是手持閱讀器。專家們曾經斷言,誰也不會愿意對著一個只有幾英寸大的發光的屏幕來讀書,但是他們錯了,大錯特錯了。現在很多人都樂意用智能手機看書,實際上我們還不知道,閱讀器的屏幕究竟可以做到多小。有一種實驗性的閱讀方式,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它所使用的屏幕只有一個詞的寬度。閱讀時,你的眼睛保持靜止,始終盯著一個詞的位置,但那個詞會換成書中的下一個,再下一個詞。這樣,你的眼睛看到的是一個“前后”排列的詞的序列,而不是一個挨著一個拍成一橫行的詞,所以屏幕并不需要太大。
另外一些新型的閱讀屏幕致力于創造像書一樣的閱讀體驗。眼下,反光電子墨水屏正在顛覆舊的出版業。這種技術就像是在一張能夠反射環境光的白紙上覆蓋一層可以變換的深色文字。對于一般人的眼睛來說,在這種特殊的“紙”(實際上是一層塑料)上,文字就像傳統的白紙黑字一樣清晰易讀。第一代黑白電子墨水技術已經讓Kindle大為暢銷,遙遙領先于其他同類產品。
在電子墨水這個實例中,“書”就是一個平板閱讀器,一塊厚板,上面呈現出一頁內容。在這塊厚板上點擊一下就可以“翻頁”,前一頁內容隱去,換上下一頁的內容。使用電子紙呈現的電子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字體的大小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調解。想讓字大一點兒?只需調一下,整本書的文字都會調整到你想要的樣子。
電子墨水屏可以是一本書的大小,也可以更大,kindle已經提供了兩種規格。隨著使用的增多,我們可能會看到電子書有這樣的推薦語:“這本書最好用3號的平板閱讀器來閱讀。”而你也可能擁有好幾臺3號的閱讀器,最喜歡的一款或許是用了很久的帶軟皮套的那個,最合你的手型。對于藝術類雜志,人們可能會推薦使用大號的閱讀器,也許它只適合放在咖啡桌上使用。
不過,電子書并不一定要以平板閱讀器的方式呈現。最終,電子墨水紙將能夠通過一種廉價的方式制造,成薄片狀。我們可以將一百頁左右這樣的紙裝訂成冊,讓它有書脊,再包上漂亮的書皮。這樣,電子書就很像老式的書了。我們可以實實在在地翻頁,用3D的方式導航,通過猜測某個點在一摞書頁中的位置來尋找之前讀過的內容。要想換本書,只需要點一下書脊。然后,同樣的書頁里就顯示出另外一本書的內容。一本3D書,這太吸引人了,值得買本好的,它要像緞子一樣細膩光滑,書頁要最薄的!
就我個人來說,我喜歡大一點兒的。我希望電子書閱讀器能像折紙一樣展開,展開后至少要像現在的報紙那么大,或許頁數也有那么多。我不介意看完以后再花幾分鐘時間把它折回原來的尺寸,能放進口袋的大小。我很喜歡在同一個頁面上瀏覽多欄內容,在若干個大標題之間跳著讀。MIT的媒體實驗室正在試驗一種書的原型,它通過一種便攜的激光器將書的內容投影在附近的平面上,手頭的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屏幕,或書頁。
過去,任何有封面和封底的印刷品都被稱為書。一本電話簿可以叫做書,盡管它并不具備有著邏輯聯系的開頭、中段和結尾。一摞白紙加上封皮,用線圈裝訂起來,就叫“素描書”(sketchbook,通常譯作素描本),它空無一物卻堂而皇之,因為它的確有封面和封底,就可以叫做“書”。
如今,紙質的書頁正在消失,剩下的只是書的概念結構——圍繞一個主題組織起來的一套文字,構成一種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完成的體驗。
傳統上書的外殼正在消失,所以我們也有理由懷疑,書的組織形式是否也已成為化石一般的老古董?傳統上使一本書成為書的無形外殼,與如今形形色色的文字組織形式相比,有什么優勢?
在網上,我們可以花上幾個小時去閱讀優秀的小說、報告,然后思考,其間不會遇到任何跟書有關的東西。點滴信息,各種線索和蜻蜓點水式的隨意瀏覽,這是網絡的吸引力所在:它把雜七雜八的信息松散地組織在一起。
網絡上也有書,很多。我在1994年第一次將完整的紙質書發布到網上,那是最早的電子書之一。不過,在網上,獲取這些書沒有任何門檻,所以這些書樣的內容就逐漸解體,成為無法分辨的一些預言片段。如果不加克制,讀者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離開核心故事或論點,向別處游走。關注點的快速轉移構成了一種離心力,驅使讀者遠離書。
用一個專門的閱讀設備似乎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可以用平板電腦,用pad,或者用手持的閱讀器。最讓人意外的是手持閱讀器。專家們曾經斷言,誰也不會愿意對著一個只有幾英寸大的發光的屏幕來讀書,但是他們錯了,大錯特錯了。現在很多人都樂意用智能手機看書,實際上我們還不知道,閱讀器的屏幕究竟可以做到多小。有一種實驗性的閱讀方式,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它所使用的屏幕只有一個詞的寬度。閱讀時,你的眼睛保持靜止,始終盯著一個詞的位置,但那個詞會換成書中的下一個,再下一個詞。這樣,你的眼睛看到的是一個“前后”排列的詞的序列,而不是一個挨著一個拍成一橫行的詞,所以屏幕并不需要太大。
另外一些新型的閱讀屏幕致力于創造像書一樣的閱讀體驗。眼下,反光電子墨水屏正在顛覆舊的出版業。這種技術就像是在一張能夠反射環境光的白紙上覆蓋一層可以變換的深色文字。對于一般人的眼睛來說,在這種特殊的“紙”(實際上是一層塑料)上,文字就像傳統的白紙黑字一樣清晰易讀。第一代黑白電子墨水技術已經讓Kindle大為暢銷,遙遙領先于其他同類產品。
在電子墨水這個實例中,“書”就是一個平板閱讀器,一塊厚板,上面呈現出一頁內容。在這塊厚板上點擊一下就可以“翻頁”,前一頁內容隱去,換上下一頁的內容。使用電子紙呈現的電子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字體的大小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調解。想讓字大一點兒?只需調一下,整本書的文字都會調整到你想要的樣子。
電子墨水屏可以是一本書的大小,也可以更大,kindle已經提供了兩種規格。隨著使用的增多,我們可能會看到電子書有這樣的推薦語:“這本書最好用3號的平板閱讀器來閱讀。”而你也可能擁有好幾臺3號的閱讀器,最喜歡的一款或許是用了很久的帶軟皮套的那個,最合你的手型。對于藝術類雜志,人們可能會推薦使用大號的閱讀器,也許它只適合放在咖啡桌上使用。
不過,電子書并不一定要以平板閱讀器的方式呈現。最終,電子墨水紙將能夠通過一種廉價的方式制造,成薄片狀。我們可以將一百頁左右這樣的紙裝訂成冊,讓它有書脊,再包上漂亮的書皮。這樣,電子書就很像老式的書了。我們可以實實在在地翻頁,用3D的方式導航,通過猜測某個點在一摞書頁中的位置來尋找之前讀過的內容。要想換本書,只需要點一下書脊。然后,同樣的書頁里就顯示出另外一本書的內容。一本3D書,這太吸引人了,值得買本好的,它要像緞子一樣細膩光滑,書頁要最薄的!
就我個人來說,我喜歡大一點兒的。我希望電子書閱讀器能像折紙一樣展開,展開后至少要像現在的報紙那么大,或許頁數也有那么多。我不介意看完以后再花幾分鐘時間把它折回原來的尺寸,能放進口袋的大小。我很喜歡在同一個頁面上瀏覽多欄內容,在若干個大標題之間跳著讀。MIT的媒體實驗室正在試驗一種書的原型,它通過一種便攜的激光器將書的內容投影在附近的平面上,手頭的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屏幕,或書頁。
- 相關新聞:
- ·侵權案中出版社的審查義務如何界定 2013.04.28
- ·德國小學性教材太露骨 遭家長投訴停止出版 2013.04.28
- ·倫敦國際書展中國出版商再成亮點 2013.04.2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