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論帶火末日經濟 印刷企業尋商機
2012-12-19 15:00 來源:人民網 責編:王岑
- 摘要:
- 人們對“末日說”大都付之一笑,但伴生的“末日經濟”倒是大紅大紫,冠上“末日”頭銜的各類產品大賣,一場“末日經濟”狂潮在全球甚囂塵上,商家們趕著在“末日”之前賺夠最后一桶金。
以售價19元的船票為例,包括正票、附卡、信封、授權書、三折卡槽、PVC卡6件組成,包裝公司稱總成本在5元左右。以此計算,一張船票的利潤,達到近3倍。而這些“末日船票”的網上賣家,有不少就來自浙江。
利用 “世界末日”來吸引眼球,這個做法在浙江用得最成功的應該是義烏商人楊宗福。今年8月,各大媒體對他設計出“諾亞方舟”來應對可能發生的災難后,楊宗福就吸引到了世界各地的眼球。“現在一般的地方性媒體我已經沒有時間接受采訪了。”楊宗福說,在接受了央視等國內媒體的采訪報道后,他還接受了許多國外媒體的采訪。
楊宗福透露,目前他的“諾亞方舟”訂單已經有26個,其中兩個來自新西蘭,另外24個買家來自山西、北京、杭州、成都和廣東,以當地的富商為主。除了一個廣西的商人訂購了一個300萬元的“諾亞方舟”外,其余的都選擇了500萬元/個的最高配置。訂購“諾亞方舟”的富商除了買去自備使用,還有不少人是打算送給親戚和朋友,少數人則是出于好奇,想體驗一把身處“諾亞方舟”內部防災的感覺。
楊宗福說,目前他正在對“諾亞方舟”進行改進,使其抗災能力更強,例如把“諾亞方舟”的球體直徑從4米提高到6米,最多載人數從3人提高到9人,用更先進的減震器替代以前的彈簧減震。
“這兩天每天都有電話來要求訂購,要求在12月21日前交貨,這個要求沒辦法達到,都被我拒絕了。”楊宗福坦言,目前只有最早一批下單的山西富商能趕在12月21日前拿到7個“諾亞方舟”,其余的預計都要等到農歷新年前才能交付。
“起初我們看到這樣的新聞只是一笑而過,我們并不相信楊宗福能得到訂單,誰會相信世界末日到來呢?”“但其實,在災難面前,人是如此脆弱,小小的災難就有可能是末日,本著防災減災,如果‘諾亞方舟’可以應對末日,那么,購買者就可以在災難面前獲得生機。所以,我想,楊宗福押對了寶!”記者隨機詢問溫州幾名生意人,他們都對楊宗福的商機表示肯定。
“末日”成噱頭另眼看“怪誕經濟”
瑪雅文明的預言真的會實現嗎?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教授卞毓麟指出,在瑪雅文化中根本不存在末日觀念。古瑪雅人有多種計算日期的方法,其中有一種連續不斷計算日歷的立法,即“長記歷”,其以180多萬天為一個周期來計算,稱為“一紀”。2012年12月21日正是其中“一紀”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將開啟新一個 “紀周期”。“世界末日”其實是世人對瑪雅預言的誤讀。
而且,2011年研究人員考古發現瑪雅歷法中更長時限的歷法單位,就連公元4000多年后也被計入其中,還在其中一天設置了慶典活動。因此,瑪雅人自己都不認為“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的最后一天。
浙江工商大學市場營銷系的副主任范鈞教授認為,“世界末日”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商家頻頻利用“世界末日”其實是作為賣點進行炒作,無非是想利用這一熱門話題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比如賣這些“末日裝備”的商家,就不相信末日來臨。
對此,楊宗福就說,12月21日不會是世界末日,否則他也不會把訂單一直排到明年了。
“‘船票’其實就是個創意禮品,買家大多是抱持娛樂心態,相信沒有人會真正相信末日來臨。”一名售賣“末日船票”的店主也這樣告訴記者。
而據記者了解,“末日產品”最早從2009年就開始對公眾進行售賣,時至今天,還是有許多人愿為此買單。“商家抓住了消費者的獵奇心理,炒作末日概念來進行商業運作,消費者則抱著娛樂精神來迎合,所以極少出現售價過高產品被買下的情況。這說明大部分消費行為都建立在理性基礎上。”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徐代越這樣認為。
微博上的一位網友也觀點鮮明地指出,“末日經濟”只不過是商家們營銷的手段而已,“末日”話題調侃者越來越多,加入“末日”營銷的商家就會越來越多。對商家而言,“末日經濟”確實是一個促銷的好噱頭。國內老百姓生活質量日益提高,娛樂至死的當下,則是“怪誕經濟”走紅的根基。
利用 “世界末日”來吸引眼球,這個做法在浙江用得最成功的應該是義烏商人楊宗福。今年8月,各大媒體對他設計出“諾亞方舟”來應對可能發生的災難后,楊宗福就吸引到了世界各地的眼球。“現在一般的地方性媒體我已經沒有時間接受采訪了。”楊宗福說,在接受了央視等國內媒體的采訪報道后,他還接受了許多國外媒體的采訪。
楊宗福透露,目前他的“諾亞方舟”訂單已經有26個,其中兩個來自新西蘭,另外24個買家來自山西、北京、杭州、成都和廣東,以當地的富商為主。除了一個廣西的商人訂購了一個300萬元的“諾亞方舟”外,其余的都選擇了500萬元/個的最高配置。訂購“諾亞方舟”的富商除了買去自備使用,還有不少人是打算送給親戚和朋友,少數人則是出于好奇,想體驗一把身處“諾亞方舟”內部防災的感覺。
楊宗福說,目前他正在對“諾亞方舟”進行改進,使其抗災能力更強,例如把“諾亞方舟”的球體直徑從4米提高到6米,最多載人數從3人提高到9人,用更先進的減震器替代以前的彈簧減震。
“這兩天每天都有電話來要求訂購,要求在12月21日前交貨,這個要求沒辦法達到,都被我拒絕了。”楊宗福坦言,目前只有最早一批下單的山西富商能趕在12月21日前拿到7個“諾亞方舟”,其余的預計都要等到農歷新年前才能交付。
“起初我們看到這樣的新聞只是一笑而過,我們并不相信楊宗福能得到訂單,誰會相信世界末日到來呢?”“但其實,在災難面前,人是如此脆弱,小小的災難就有可能是末日,本著防災減災,如果‘諾亞方舟’可以應對末日,那么,購買者就可以在災難面前獲得生機。所以,我想,楊宗福押對了寶!”記者隨機詢問溫州幾名生意人,他們都對楊宗福的商機表示肯定。
“末日”成噱頭另眼看“怪誕經濟”
瑪雅文明的預言真的會實現嗎?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教授卞毓麟指出,在瑪雅文化中根本不存在末日觀念。古瑪雅人有多種計算日期的方法,其中有一種連續不斷計算日歷的立法,即“長記歷”,其以180多萬天為一個周期來計算,稱為“一紀”。2012年12月21日正是其中“一紀”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將開啟新一個 “紀周期”。“世界末日”其實是世人對瑪雅預言的誤讀。
而且,2011年研究人員考古發現瑪雅歷法中更長時限的歷法單位,就連公元4000多年后也被計入其中,還在其中一天設置了慶典活動。因此,瑪雅人自己都不認為“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的最后一天。
浙江工商大學市場營銷系的副主任范鈞教授認為,“世界末日”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商家頻頻利用“世界末日”其實是作為賣點進行炒作,無非是想利用這一熱門話題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比如賣這些“末日裝備”的商家,就不相信末日來臨。
對此,楊宗福就說,12月21日不會是世界末日,否則他也不會把訂單一直排到明年了。
“‘船票’其實就是個創意禮品,買家大多是抱持娛樂心態,相信沒有人會真正相信末日來臨。”一名售賣“末日船票”的店主也這樣告訴記者。
而據記者了解,“末日產品”最早從2009年就開始對公眾進行售賣,時至今天,還是有許多人愿為此買單。“商家抓住了消費者的獵奇心理,炒作末日概念來進行商業運作,消費者則抱著娛樂精神來迎合,所以極少出現售價過高產品被買下的情況。這說明大部分消費行為都建立在理性基礎上。”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徐代越這樣認為。
微博上的一位網友也觀點鮮明地指出,“末日經濟”只不過是商家們營銷的手段而已,“末日”話題調侃者越來越多,加入“末日”營銷的商家就會越來越多。對商家而言,“末日經濟”確實是一個促銷的好噱頭。國內老百姓生活質量日益提高,娛樂至死的當下,則是“怪誕經濟”走紅的根基。
- 相關新聞:
- ·????2012????????????? 2012.12.19
- ·3家印企掛牌出售 國有書刊印刷企業面臨抉擇 2012.12.19
- ·印刷行業跨界轉型 制造廠商勇闖新天地 2012.12.19
- ·方正電子:簡析印企軟件管理如何做到精細化 2012.12.18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