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東:亞馬遜Kindle中文店有多湊合?
2012-12-17 09:53 來源:百道網 責編:江佳
- 摘要:
- 【編按】亞馬遜Kindle中文電子書店一上線,多看胡曉東笑了,一直壓在多看頭上的夢魘現在看來很可能是虛驚一場。
【CPP114】訊:【編按】亞馬遜Kindle中文電子書店一上線,多看胡曉東笑了,一直壓在多看頭上的夢魘現在看來很可能是虛驚一場。自從亞馬遜Kindle入華風聲放出以來,人們一直期待,希望亞馬遜Kindle中文電子書平臺上市,可以提振中國電子書1.0市場。但這顯然是個“湊合”的開局,一切都很湊合:湊合的牌照許可,湊合的合作伙伴,湊合的書單,湊合的閱讀體驗。我們不禁想起國內另一個大平臺電子書店開通時,一位業內人士的經典評語:播出的龍種生出了跳蚤。莫非,這又是一個龍種生出的跳蚤?
最近這段時間,關于kindle入華的新聞就像過山車一樣扣人心弦。先是亞馬遜中國官方推出入華放風稿,后來又傳來云服務難以進入的消息,話音未落,Kindle Store借中文在線之道陡然落地,再聯系到kindle硬件已獲信息產業部許可的情況,看來,kindle的入華之日確實可期了。但,問題在于,Amazon中國這個時機真的選對了嗎?這個策略真的做對了嗎?恐怕——沒那么簡單。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和中文在線合作運營的策略吧,相信大多數業內人士都會看到,“合作運營”不過是一個障眼法,本質上還是在于牌照許可。在這件事上,amazon可以說和國家主管部門玩了個小聰明,但真的夠聰明嗎?我們如果在百度一下“amazon+戰略合作”的關鍵詞就會發現,amazon的戰略合作從來都在產品、內容等業務環節或支付、土地等剛性需求環節,關鍵環節與他人合作太不符合amazon這家公司的個性了。固然中文在線也是數字出版行業一家優秀而穩定的企業,但運營這一核心要素不能獨立管理,無疑增加了長遠策略推進的未定因素。同時,此舉等于向所有人宣告,Kindle入華的主要阻力來自于牌照。這——就有失公允了。
國家主管部門真的鐵定不許Kindle入華嗎?其實,從目前國家這兩年對數字閱讀的扶植與推動力度來看,主管部門在下很大的工夫致力于產業鏈的健康發展,相關的配套法規、設施也在逐步完善當中。Kindle——做為國際領袖企業,如果在行業發展不明的時候貿然引入,很有可能對本來非常脆弱的中國數字閱讀產業鏈造成混亂與失衡。在美國,六大出版商聯合與amazon對抗尚落下風,更不消說分散弱小的中國出版商了,主管部門的持重是負責任的態度。但是,未來在相關配套與制約措施完善的情況下,主管部門也一定會樂見Kindle為中國數字閱讀帶來國際化的規范、標準與經驗。
既然如此,Kindle又何必耍這個小聰明呢?,那下一個問題就出來了,急的必要性有多大?
就在今天(13日)上午,我做為嘉賓參加了關于iPad mini的訪談,主持人問道 :iPad Mini既然如此適合于閱讀,能否改變中國數字閱讀的現狀呢?我的回答是,一定會改善,但談不到改變,因為中國數字閱讀的主要矛盾與閱讀無關。一方面,數字閱讀是移動互聯的分支,目前雖然移動互聯終端銷量已經遠遠超過了PC,但移動商務只占互聯網商務規模3%不到,用戶不會或者不習慣利用移動互聯終端買東西;另一方面,國內用戶內容付費習慣更需要很長時間的適應期,盜版的沖擊也不容小視,那么你做為內容平臺商,至少你提供的內容產品要超過盜版的品質才會有人買吧。“移動互聯支付習慣”與“內容付費習慣”這兩座大山,要想移開非一朝一夕可為,也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做到的,無論它多大。中國數字閱讀的爆發點遠遠沒有到來,今天這個時間節點實在沒有太多搶的必要。
Kindle的急躁還明顯體現在中文版的產品上,電子書制作粗糙、客戶端Bug多多,操作也非常繁瑣,對用戶體驗考慮得很少。更要命的是,它將圖書的比價機制引入電子書,與中國市場各電子書平臺比較制定最低價格,全然不顧出版商感受。它似乎忘記了,電子書根本上,是一種服務,用戶買的是一種感受。做為Kindle的鐵桿用戶,我曾經無數次設想過Kindle入華時的情景,想象中該是如何的光芒萬丈、精彩紛呈。而在Kindle Store上線的第一天,我看到了價格戰,看到了對圖書的敷衍塞責,對用戶體驗的漠視。愛之也深,痛之也切,不禁還要問一句——Kindle,你到底在急什么?
最近這段時間,關于kindle入華的新聞就像過山車一樣扣人心弦。先是亞馬遜中國官方推出入華放風稿,后來又傳來云服務難以進入的消息,話音未落,Kindle Store借中文在線之道陡然落地,再聯系到kindle硬件已獲信息產業部許可的情況,看來,kindle的入華之日確實可期了。但,問題在于,Amazon中國這個時機真的選對了嗎?這個策略真的做對了嗎?恐怕——沒那么簡單。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和中文在線合作運營的策略吧,相信大多數業內人士都會看到,“合作運營”不過是一個障眼法,本質上還是在于牌照許可。在這件事上,amazon可以說和國家主管部門玩了個小聰明,但真的夠聰明嗎?我們如果在百度一下“amazon+戰略合作”的關鍵詞就會發現,amazon的戰略合作從來都在產品、內容等業務環節或支付、土地等剛性需求環節,關鍵環節與他人合作太不符合amazon這家公司的個性了。固然中文在線也是數字出版行業一家優秀而穩定的企業,但運營這一核心要素不能獨立管理,無疑增加了長遠策略推進的未定因素。同時,此舉等于向所有人宣告,Kindle入華的主要阻力來自于牌照。這——就有失公允了。
國家主管部門真的鐵定不許Kindle入華嗎?其實,從目前國家這兩年對數字閱讀的扶植與推動力度來看,主管部門在下很大的工夫致力于產業鏈的健康發展,相關的配套法規、設施也在逐步完善當中。Kindle——做為國際領袖企業,如果在行業發展不明的時候貿然引入,很有可能對本來非常脆弱的中國數字閱讀產業鏈造成混亂與失衡。在美國,六大出版商聯合與amazon對抗尚落下風,更不消說分散弱小的中國出版商了,主管部門的持重是負責任的態度。但是,未來在相關配套與制約措施完善的情況下,主管部門也一定會樂見Kindle為中國數字閱讀帶來國際化的規范、標準與經驗。
既然如此,Kindle又何必耍這個小聰明呢?,那下一個問題就出來了,急的必要性有多大?
就在今天(13日)上午,我做為嘉賓參加了關于iPad mini的訪談,主持人問道 :iPad Mini既然如此適合于閱讀,能否改變中國數字閱讀的現狀呢?我的回答是,一定會改善,但談不到改變,因為中國數字閱讀的主要矛盾與閱讀無關。一方面,數字閱讀是移動互聯的分支,目前雖然移動互聯終端銷量已經遠遠超過了PC,但移動商務只占互聯網商務規模3%不到,用戶不會或者不習慣利用移動互聯終端買東西;另一方面,國內用戶內容付費習慣更需要很長時間的適應期,盜版的沖擊也不容小視,那么你做為內容平臺商,至少你提供的內容產品要超過盜版的品質才會有人買吧。“移動互聯支付習慣”與“內容付費習慣”這兩座大山,要想移開非一朝一夕可為,也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做到的,無論它多大。中國數字閱讀的爆發點遠遠沒有到來,今天這個時間節點實在沒有太多搶的必要。
Kindle的急躁還明顯體現在中文版的產品上,電子書制作粗糙、客戶端Bug多多,操作也非常繁瑣,對用戶體驗考慮得很少。更要命的是,它將圖書的比價機制引入電子書,與中國市場各電子書平臺比較制定最低價格,全然不顧出版商感受。它似乎忘記了,電子書根本上,是一種服務,用戶買的是一種感受。做為Kindle的鐵桿用戶,我曾經無數次設想過Kindle入華時的情景,想象中該是如何的光芒萬丈、精彩紛呈。而在Kindle Store上線的第一天,我看到了價格戰,看到了對圖書的敷衍塞責,對用戶體驗的漠視。愛之也深,痛之也切,不禁還要問一句——Kindle,你到底在急什么?
- 相關新聞:
- ·數字閱讀這一年:冰與火的掙扎 2012.12.17
- ·亞馬遜中國借牌照運營Kindle書店合法嗎? 2012.12.17
- ·技術改變閱讀--點擊2012年數字出版新技術關鍵詞 2012.12.11
- ·英國正醞釀對亞馬遜和谷歌征收新稅 2012.12.0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