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熱”難以扭轉中國數字閱讀市場
2012-11-08 10:04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反觀中國,由于長久以來版權保護的不完善,造成網絡盜版情況猖獗,免費獲取盜版電子書成為家常便飯,大多數讀者還沒有形成付費閱讀的習慣。這種現實加上電子書市場尚不明朗的利益分配模式,限制了出版社參與電子書市場的熱情,造成高質量內容的缺失,這進一步制約了電子書市場的發展。
對此,陳望治在接受上述采訪時說:雖然說他(莫言)現在把所有書的版權都獨家簽給了我們,但之前可能也有一些協議,“我們想了解一下有哪些還是在協議期限內”。在陳望治看來,這種電子版權的不清晰,會給他們后續出版莫言作品的電子版帶來麻煩。這還不包括游走在盜版邊緣的行為,比如谷歌、百度文庫以及中國的電子閱讀器漢王等,都或多或少與作者存在數字版權的糾紛。不僅莫言作品碰到這樣的版權問題,許多作品也有同樣的遭遇。去年12月,賈平凹的《古爐》一書引發的電子版權糾紛,令人民文學出版社和網易閱讀對簿公堂。
經典博維仍希望莫言作品的電子版權(泛指授權發行電子書,賣給運營商平臺供下載,和開發APP等所得到的收入)能帶來占總銷售30%-40%的收入。史翔公開解釋說,好的作品現在就有這個水平。但當當網總經理謝志寧則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供了另一個維度的現實:目前出版社來自電子版權的收入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每本書的平均收益都沒能超過100元。筆者從一位曾參與其中的國內出版業朋友處獲悉,即使是《喬布斯傳》,這本去年最暢銷的書,紙質版銷售量達到了200萬冊,而電子版僅賣了1.6萬本,相差100多倍。
在已知的公開案例中,似乎還沒有哪個嚴肅作家的書在數字渠道上大獲成功。盡管盛大文學CEO侯小強透露,其平臺上“收入70萬以上一年的大概有70個人”。根據中國作家協會的統計:截至2011年末,中國已擁有超過100萬的網絡文學寫作者,網絡文學的受眾也近2億。然而,作家通過數字渠道所獲得的收入卻相對微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慕容雪村,他曾將《原諒我紅塵顛倒》一書的電子版權獨家授予盛大文學。據慕容雪村的公開表述:這本書三年內共有500多萬次的點擊,他卻只拿到了300元的分成。
對于手握莫言所有作品版權的經典博維而言,盛大文學是其自建平臺所能找到的最好參照。這個網絡文學平臺已經有相對成熟的銷售和支付渠道,用戶付費閱讀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并在中國在線文學市場占據絕對主導的地位。盛大文學曾在2011年試圖在美上市,但因為市場環境不佳而宣布推遲,今年2月該公司又重新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IPO申請。根據其提交給美國證監會的上市申請文件F-1,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末,盛大文學的用戶數量為1.23億。最新數據顯示,盛大文學擁有1200萬移動用戶,有330家合作伙伴、簽約的第三方作品將近8.5萬種。主流網絡書店京東商城近期也推出了電子書在線暢讀計劃,但其仍需要花力氣培養市場、培育用戶的付費習慣以及改進小額支付方式。
電子書收益不大,使得傳統出版商采取觀望態度。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對多家出版機構進行調研顯示,近年出版的二、三十萬種書中,出版社擁有數字版權的僅占其中的10%-20%。而即使是擁有數字版權的出版社,也只會把其中的20%-30%推向市場。版權方的顧慮多是“后臺不成熟、結算分成不合理”。在出版界舉足輕重的蘭登書屋,2011年電子書的銷量卻已經占到其全球總額的15%。這家出版商在今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不僅在出版新的電子書,也對現有優秀圖書進行電子化。
電子書在中國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一方面,因為缺乏好的內容,難以持續吸引讀者;另一方面,沒有足夠多的付費用戶,則無法為版權方和作者帶來可觀收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近發布的《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去年中國電子圖書收入僅為16.5億元。而美國圖書行業研究會與美國出版商協會今年7月一份名為BookStats的報告說,去年美國出版商通過電子書獲得的凈收入為20.7億美元。據英國《衛報》一份對1007名自主出版電子書作者的調查,盡管約一半作者的收入僅為500美元,但平均收入仍達到了每人每年1萬美元。
推動歐美電子書行業蓬勃發展的,不是某個作者。簡單說來,亞馬遜和其推出的電子閱讀器Kindle居功至偉,當然相對清晰的版權市場和法律基礎也為之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反觀中國市場,在外部環境尚不成熟,行業缺乏龍頭企業推動時,僅靠一個諾獎恐怕無力推動閱讀回歸和電子書市場的發展。
經典博維仍希望莫言作品的電子版權(泛指授權發行電子書,賣給運營商平臺供下載,和開發APP等所得到的收入)能帶來占總銷售30%-40%的收入。史翔公開解釋說,好的作品現在就有這個水平。但當當網總經理謝志寧則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供了另一個維度的現實:目前出版社來自電子版權的收入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每本書的平均收益都沒能超過100元。筆者從一位曾參與其中的國內出版業朋友處獲悉,即使是《喬布斯傳》,這本去年最暢銷的書,紙質版銷售量達到了200萬冊,而電子版僅賣了1.6萬本,相差100多倍。
在已知的公開案例中,似乎還沒有哪個嚴肅作家的書在數字渠道上大獲成功。盡管盛大文學CEO侯小強透露,其平臺上“收入70萬以上一年的大概有70個人”。根據中國作家協會的統計:截至2011年末,中國已擁有超過100萬的網絡文學寫作者,網絡文學的受眾也近2億。然而,作家通過數字渠道所獲得的收入卻相對微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慕容雪村,他曾將《原諒我紅塵顛倒》一書的電子版權獨家授予盛大文學。據慕容雪村的公開表述:這本書三年內共有500多萬次的點擊,他卻只拿到了300元的分成。
對于手握莫言所有作品版權的經典博維而言,盛大文學是其自建平臺所能找到的最好參照。這個網絡文學平臺已經有相對成熟的銷售和支付渠道,用戶付費閱讀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并在中國在線文學市場占據絕對主導的地位。盛大文學曾在2011年試圖在美上市,但因為市場環境不佳而宣布推遲,今年2月該公司又重新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IPO申請。根據其提交給美國證監會的上市申請文件F-1,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末,盛大文學的用戶數量為1.23億。最新數據顯示,盛大文學擁有1200萬移動用戶,有330家合作伙伴、簽約的第三方作品將近8.5萬種。主流網絡書店京東商城近期也推出了電子書在線暢讀計劃,但其仍需要花力氣培養市場、培育用戶的付費習慣以及改進小額支付方式。
電子書收益不大,使得傳統出版商采取觀望態度。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對多家出版機構進行調研顯示,近年出版的二、三十萬種書中,出版社擁有數字版權的僅占其中的10%-20%。而即使是擁有數字版權的出版社,也只會把其中的20%-30%推向市場。版權方的顧慮多是“后臺不成熟、結算分成不合理”。在出版界舉足輕重的蘭登書屋,2011年電子書的銷量卻已經占到其全球總額的15%。這家出版商在今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不僅在出版新的電子書,也對現有優秀圖書進行電子化。
電子書在中國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一方面,因為缺乏好的內容,難以持續吸引讀者;另一方面,沒有足夠多的付費用戶,則無法為版權方和作者帶來可觀收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近發布的《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去年中國電子圖書收入僅為16.5億元。而美國圖書行業研究會與美國出版商協會今年7月一份名為BookStats的報告說,去年美國出版商通過電子書獲得的凈收入為20.7億美元。據英國《衛報》一份對1007名自主出版電子書作者的調查,盡管約一半作者的收入僅為500美元,但平均收入仍達到了每人每年1萬美元。
推動歐美電子書行業蓬勃發展的,不是某個作者。簡單說來,亞馬遜和其推出的電子閱讀器Kindle居功至偉,當然相對清晰的版權市場和法律基礎也為之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反觀中國市場,在外部環境尚不成熟,行業缺乏龍頭企業推動時,僅靠一個諾獎恐怕無力推動閱讀回歸和電子書市場的發展。
- 相關新聞:
- ·莫言紅利:為中國印刷出版業注入一支興奮劑 2012.10.31
- ·p7倂逋踞?B ?\?`淢A 2012.10.29
- ·上海展出300位諾貝爾獎得主題詞、簽名照 2012.10.26
- ·北京3000萬就可注冊文化企業集團 2012.10.25
- ·總署已將莫言作品列入重點保護對象 2012.10.23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