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嘆上海書展變國際書展:海派文化一去不返
2012-08-22 08:28 來源:錢江晚報 責編:王岑
- 摘要:
- :“我第一次來上海,也第一次來書展,我想看看擁有張愛玲、王安憶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CPP114】訊:“我第一次來上海,也第一次來書展,我想看看擁有張愛玲、王安憶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在上海書展的一場論壇上,一位武漢大學生的激動“表白”,讓臺上坐著的王安憶,驚喜又不安。
今天(21日),上海書展將落幕。每一年書展,上海本土作家的亮相,對于文學愛好者來說,是很期待的。一向低調的王安憶,破天荒地,趕了4個場子。陳丹燕因為新書《成為和平飯店》首發,做了3次對話,1次簽售,“從來沒這么折騰過”。
凡是你能想得到的,如今正活躍在文壇的上海作家,幾乎都來到了書展。
然而,新一代上海作家的創作面貌,越來越國際化、網絡化,如同書展本身的國際化標簽,曾經市井、風情的海派文化,已然一去不返。
忙碌
不是為了新作而是為了趕場
“這是我今天趕的最后一場了,總算好休息了。”昨天(20日)下午,毛尖出現在她的上海朋友、音樂評論家田藝苗的新書《靠譜》發布會現場。她告訴記者,今年書展她跑了6個場子,“都是幫朋友站臺。”
這次書展出現最多的上海臉孔,有王安憶、毛尖、陳丹燕、孫甘露、沈宏非、黃昱寧、陳子善、btr、那多、陳村等。除了陳丹燕是為新作《成為和平飯店》宣傳,大部分作家都是來當綠葉的。有人來主持,毛尖和孫甘露就“兼職”了兩場;有人來為朋友站臺,或者做對話,比如黃昱寧、小白都參加了麥克尤恩《追日》的新書發布會。
新一代的上海寫作者,還有馮象、陸灝、愷蒂、小寶等等,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本身就有正職,像毛尖、陳子善都是大學老師,而孫甘露、btr是媒體人。他們的文字,大多雅致、幽默,趣味性強,常出現在報刊專欄,有的集結成冊。而且,他們彼此熟悉。沈宏非說,他和孫甘露、毛尖,就是飯桌上的“鏘鏘三人行”。
“其實上海作家群,是一個相對安靜的群體。自己寫自己中意的題材,我很喜歡這樣的氣氛。”陳丹燕告訴記者,她大學畢業到《兒童時代》工作,就是接了王安憶的班,現在也是好朋友。
不過,毛尖認為,這一代上海作家的寫作渠道,與人們想象中的海派文化,已經完全不同。“王安憶老師是勤奮的、書齋式的。而我們的寫作話題,好多都是從飯桌、網絡、家里阿姨和小孩的身上抖落出來的。”
無奈
上海書展就要變成國際書展
無論是王安憶筆下的弄堂、白鴿、王琦瑤,陳丹燕眼中的咖啡館、色拉、老房子,還是張愛玲時代的叮叮車與小情小愛,人們都能從字里行間處,看到屬于上海的文化意味和城市風貌:脂粉的,污穢的,市井的,更是摩登的。上世紀30年代,人們把這種都市化的寫作,稱為海派文學。時至今日,盡管城市進程越來越快,新一代的閱讀者,仍然希望能從傳統閱讀中,親近身邊的城市。
“海派文化已經一去不返了,F在再稱海派,不夠確切。”毛尖告訴記者,海派是一種藏污納垢、多元化的文化,現在的上海文化,看起來國際化,其實很單調。
陳丹燕說,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是電影的搖籃、芭蕾舞的搖籃,“現在,就很難講了”。
在上海書展的一場論壇上,一位武漢大學生的激動“表白”,讓臺上坐著的王安憶,驚喜又不安。
今天(21日),上海書展將落幕。每一年書展,上海本土作家的亮相,對于文學愛好者來說,是很期待的。一向低調的王安憶,破天荒地,趕了4個場子。陳丹燕因為新書《成為和平飯店》首發,做了3次對話,1次簽售,“從來沒這么折騰過”。
凡是你能想得到的,如今正活躍在文壇的上海作家,幾乎都來到了書展。
然而,新一代上海作家的創作面貌,越來越國際化、網絡化,如同書展本身的國際化標簽,曾經市井、風情的海派文化,已然一去不返。
忙碌
不是為了新作而是為了趕場
“這是我今天趕的最后一場了,總算好休息了。”昨天(20日)下午,毛尖出現在她的上海朋友、音樂評論家田藝苗的新書《靠譜》發布會現場。她告訴記者,今年書展她跑了6個場子,“都是幫朋友站臺。”
這次書展出現最多的上海臉孔,有王安憶、毛尖、陳丹燕、孫甘露、沈宏非、黃昱寧、陳子善、btr、那多、陳村等。除了陳丹燕是為新作《成為和平飯店》宣傳,大部分作家都是來當綠葉的。有人來主持,毛尖和孫甘露就“兼職”了兩場;有人來為朋友站臺,或者做對話,比如黃昱寧、小白都參加了麥克尤恩《追日》的新書發布會。
新一代的上海寫作者,還有馮象、陸灝、愷蒂、小寶等等,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本身就有正職,像毛尖、陳子善都是大學老師,而孫甘露、btr是媒體人。他們的文字,大多雅致、幽默,趣味性強,常出現在報刊專欄,有的集結成冊。而且,他們彼此熟悉。沈宏非說,他和孫甘露、毛尖,就是飯桌上的“鏘鏘三人行”。
“其實上海作家群,是一個相對安靜的群體。自己寫自己中意的題材,我很喜歡這樣的氣氛。”陳丹燕告訴記者,她大學畢業到《兒童時代》工作,就是接了王安憶的班,現在也是好朋友。
不過,毛尖認為,這一代上海作家的寫作渠道,與人們想象中的海派文化,已經完全不同。“王安憶老師是勤奮的、書齋式的。而我們的寫作話題,好多都是從飯桌、網絡、家里阿姨和小孩的身上抖落出來的。”
無奈
上海書展就要變成國際書展
無論是王安憶筆下的弄堂、白鴿、王琦瑤,陳丹燕眼中的咖啡館、色拉、老房子,還是張愛玲時代的叮叮車與小情小愛,人們都能從字里行間處,看到屬于上海的文化意味和城市風貌:脂粉的,污穢的,市井的,更是摩登的。上世紀30年代,人們把這種都市化的寫作,稱為海派文學。時至今日,盡管城市進程越來越快,新一代的閱讀者,仍然希望能從傳統閱讀中,親近身邊的城市。
“海派文化已經一去不返了,F在再稱海派,不夠確切。”毛尖告訴記者,海派是一種藏污納垢、多元化的文化,現在的上海文化,看起來國際化,其實很單調。
陳丹燕說,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是電影的搖籃、芭蕾舞的搖籃,“現在,就很難講了”。
- 相關新聞:
- ·2013上海書展將引進"專精特"實體書店 2012.08.20
- ·毛開云:上海書展亮點紛呈香飄全國 2012.08.20
- ·2000余種冀版精品出版印刷物亮相上海書展 2012.08.20
- ·上海書展:國人年均閱讀量僅6本 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 2012.08.1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