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茅臺鎮造假市場:假包裝茅臺酒6瓶僅需千元
2012-05-25 09:14 來源:每經網 責編:陳培
- 摘要:
- 5月11日傍晚,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的山地小城、有“中國酒都”之稱的仁懷市,開始出現雷暴天氣,電閃雷鳴和狂風驟雨一直持續到深夜。
小酒廠的合圍
面對市場上出現的假酒,茅臺公司每年投入重金予以打擊,但在強大利益誘惑下涌起的制假潮,讓該公司應接不暇。更重要的是,茅臺龐大的職工網、親源關系,使得打假更是難上加難。中國酒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趙禹在此前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茅臺鎮假茅臺之所以大量存在,除了一些人受利益驅使所致,其中也有當地監管部門執法不力的原因,更與當地許多人與茅臺酒廠有著千絲萬縷的人際關系有關。”
李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茅臺鎮目前的幾百家小酒廠、作坊中,70%為茅臺內部員工或曾經的老員工所建。而且彼此關系密切,大多沾親帶故。眾多本地小酒廠、作坊打著茅臺的擦邊球,給查處帶來難度。
另一個扯不清的原因是,茅臺鎮釀造的酒,95%以上都是醬香型,大至茅臺,小至無名作坊,都有著相似的釀造工藝。同一批原料要經過9次蒸煮、8次晾曬、加曲、上堆發酵、入池發酵、7次取酒的工藝流程。區別在于,茅臺酒的功夫更深,技術拿捏得更準確,勾兌水平更佳,而且存放時間至少5年。
由于工藝緊跟茅臺,環境水土相似,小酒廠的酒也基本能保證品質。一部分小酒廠有自己的品牌,灌裝后向外地發貨;另一部分只生產散酒,由經銷商灌裝,沒有固定品牌銷售。而這些銷往全國各地的散酒往往成為假茅臺酒的酒源。
“貼牌”生產也是當地眾多小酒廠的另一個經營之道。在1986年就已建廠、在當地已有一定規模的紅四渡酒廠即是如此。
均為茅臺公司工人的李軍和宋權,由于和該酒廠廠長有親戚關系,就帶領《中國新聞周刊》對其進行參觀。在酒廠辦公室的展柜上,除紅四渡品牌的各種系列酒外,還陳列著中國紅、貴禾、財歡酒、爽爽小國酒、帝藏貴酒等各種品牌的酒瓶和包裝,而所有品牌包裝都印上了“貴州紅四渡酒廠”字樣,使用的均為紅四渡酒廠的生產標準、衛生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
“這些都是外地經銷商自己設立的品牌,選中廠里的一款散酒后,設計好品牌和包裝,直接就在廠里灌裝發貨。”宋權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種“貼牌”產品就相當于是“紅四渡”的子品牌,但可以完全歸經銷商永久使用。
“貼牌”生產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經營茅臺葡萄酒的陳進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經營品牌酒,以售價在200元左右的酒來看,包裝、酒水加上物流,成本在80元左右。而如果是“貼牌”酒,成本可以降低一半,僅為40元左右。
李軍和宋權告訴記者,盡管茅臺酒廠收入不錯,工資加各項獎金,年收入可達十多萬元,但是“太辛苦了,夏天只穿個大褲衩,車間里高溫悶熱,累一天下來飯都不想吃。”
他們正在籌建自己的小酒廠,有16個窖坑,投產以后專門給各大酒廠供應“基酒”。“紅四渡這樣的酒廠自己生產的基酒都不夠,需要從其他小酒廠大量收購基酒。就算不賣基酒,也可以存放起來,過幾年一定升值,只是積壓的資金比較多。”宋權說。
據《中國新聞周刊》調查,在茅臺鎮,小酒廠之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流通市場。由于勾酒需要不同年份、輪次的基酒,小酒廠之間可以互相串貨。雖然沒有一家小酒廠在體量、品質和知名度上可以與茅臺酒相抗衡,但幾乎每一家都標榜自己和茅臺酒一脈相承、同宗同源。在這種“合圍”之勢下,假茅臺的泛濫不絕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其中龐雜而隱秘的寄生關系才是問題的死結。
- 相關新聞:
- ·包裝水年增速超25% 高端水切入細分市場 2012.05.25
- ·科技創新破解包裝業發展瓶頸 2012.05.25
- ·2012年包裝行業高新技術研發資金申報通知 2012.05.24
- ·臺灣青年菁英考察團參觀小孟工業園勁嘉包裝廠 2012.05.2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