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優秀出版人是怎么煉成的
2012-05-21 11:30 來源:北青網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每名出版人心里都有個暢銷書之夢,因為若是有作品登上各種排行榜的前列,出版人不僅可以獲得不菲的商業利潤,而且可以贏得經年不衰的聲譽。
【CPP114】訊:每名出版人心里都有個暢銷書之夢,因為若是有作品登上各種排行榜的前列,出版人不僅可以獲得不菲的商業利潤,而且可以贏得經年不衰的聲譽。 但市場的容量有限,注定每年數以十萬計的出版物中,佼佼者鳳毛麟角,為了脫穎而出,不少出版人虛懷若谷地開始研究前輩的傳記,試圖從中獲得成功的秘訣。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出版人,那就放棄寫作。”這是有“法國文學的同義詞”之稱的著名出版人加斯東·伽利瑪,集一生出版經驗所總結出的一句話。它也被當作一句出版人的箴言,寫在法國傳記作家皮埃爾·阿蘇里為其所作的個人傳記《加斯東·伽利瑪:半個世紀的法國出版史》中。在伽利瑪的出版人生涯中記錄著這樣一組數據:他旗下的作者曾經獲得過6次諾貝爾文學獎、27次龔古爾獎、18次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12次聯合獎、7次美第奇獎和17次費米娜獎,他出版的圖書幾乎摘取過世界上所有文學大獎的桂冠……阿蘇里認為,“伽利瑪之所以能夠打造出一個時代的文學殿堂,首先是因為他有一種嗅覺,能正確地判斷作品的質量,直奔最好的東西。”而且“他雖然的確喜歡文學,卻并不沉溺其中。”在伽利瑪看來,做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既需要一定的文學素養,又需要精明的商業頭腦。懂得如何向現實妥協,懂得如何協調人際關系,深諳出版社的生存與出版物的品質同樣重要。他之所以諄諄告誡出版人要放棄寫作,就是為了讓他們面對現實,拋開書生意氣,更不要在虛幻的浪漫主義道路上走得太遠。
美國蘭登書屋的創始人貝內特·瑟夫同樣具有商人的精明。他在自傳《我與蘭登書屋》中提到,在運作《尤利西斯》時,他安排自己出版社的工作人員故意走私該書,以此在法庭上獲得一本貼滿英法評論家贊揚《尤利西斯》的書作為證物,從而打贏了官司,為蘭登書屋贏得一部超級暢銷書。當《不肯說話的人》被人揭發是編造的故事時,他又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這本書不是紀實作品,而是小說。書名也由《不肯說話的人》改成《話說得太多的人》。結果書的銷量比真相曝光前翻了四倍。盡管花招百出,瑟夫卻沒有拋棄出版人的底線,當《綠色公寓》惹上版權問題時,盡管可以鉆版權法的空子,但他還是如實給克諾夫補了版稅;他也信守了諾言,在尤金·奧尼爾去世25年以后,才再版《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蘭登書屋被收購時,他同樣在資本面前保持了出版人的硬氣,“你收購我可以,但是我們對自己的業務有絕對控制權,你無權干涉我們的出版。”
與之前兩位相比,老牌出版人阿爾班·米歇爾則顯得有些“平庸”。他不是讀書家,學業平平,智力也一般。但他同樣懂書,知道什么樣的書投合不同讀者的口味!栋柊·米歇爾:一個出版人的傳奇》中,作者,敿~艾爾·艾曼認為他的成功來源于在零售渠道打拼十年的經歷。“米歇爾有言,凡是做書的,應該先在書店練習賣書。編輯再也不能只是甘坐寫字臺前斟詞酌句,而是走入讀者大眾之中……”
當然出版人的傳記并不等同于出版人成功史,這其中也有許多失敗的案例供人借鑒。其中克里斯托弗·戴維斯在《我在DK的出版歲月》就提到了很重要的一條“出版是內容產業,千萬不要讓營銷人員主管出版社!”1998年,DK如日中天的時候,曾引入一位營銷專家作為統帥。這位專家瞧不起做內容的編輯,更反對以內容為先導的市場營銷理念。不久,他就為缺乏文化認識的營銷理念付出了慘重代價。在發行大暢銷書《星球大戰》時,他錯估市場,全球一次鋪貨一千八百萬冊,結果只賣了五百萬冊,DK處于瀕死狀態……過分膨脹、將營銷無限制置于上面提到的“D K品質”之上,成為D K隕落最主要的原因。
成功的經驗值得效法,失敗的案例值得警醒。“成為優秀的出版人”的道路也許千千萬,但這些道路的基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圖書能否獲得讀者的認可,完全取決于它的內在價值,而不是它對賬本的貢獻。(文/馬岱)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出版人,那就放棄寫作。”這是有“法國文學的同義詞”之稱的著名出版人加斯東·伽利瑪,集一生出版經驗所總結出的一句話。它也被當作一句出版人的箴言,寫在法國傳記作家皮埃爾·阿蘇里為其所作的個人傳記《加斯東·伽利瑪:半個世紀的法國出版史》中。在伽利瑪的出版人生涯中記錄著這樣一組數據:他旗下的作者曾經獲得過6次諾貝爾文學獎、27次龔古爾獎、18次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12次聯合獎、7次美第奇獎和17次費米娜獎,他出版的圖書幾乎摘取過世界上所有文學大獎的桂冠……阿蘇里認為,“伽利瑪之所以能夠打造出一個時代的文學殿堂,首先是因為他有一種嗅覺,能正確地判斷作品的質量,直奔最好的東西。”而且“他雖然的確喜歡文學,卻并不沉溺其中。”在伽利瑪看來,做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既需要一定的文學素養,又需要精明的商業頭腦。懂得如何向現實妥協,懂得如何協調人際關系,深諳出版社的生存與出版物的品質同樣重要。他之所以諄諄告誡出版人要放棄寫作,就是為了讓他們面對現實,拋開書生意氣,更不要在虛幻的浪漫主義道路上走得太遠。
美國蘭登書屋的創始人貝內特·瑟夫同樣具有商人的精明。他在自傳《我與蘭登書屋》中提到,在運作《尤利西斯》時,他安排自己出版社的工作人員故意走私該書,以此在法庭上獲得一本貼滿英法評論家贊揚《尤利西斯》的書作為證物,從而打贏了官司,為蘭登書屋贏得一部超級暢銷書。當《不肯說話的人》被人揭發是編造的故事時,他又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這本書不是紀實作品,而是小說。書名也由《不肯說話的人》改成《話說得太多的人》。結果書的銷量比真相曝光前翻了四倍。盡管花招百出,瑟夫卻沒有拋棄出版人的底線,當《綠色公寓》惹上版權問題時,盡管可以鉆版權法的空子,但他還是如實給克諾夫補了版稅;他也信守了諾言,在尤金·奧尼爾去世25年以后,才再版《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蘭登書屋被收購時,他同樣在資本面前保持了出版人的硬氣,“你收購我可以,但是我們對自己的業務有絕對控制權,你無權干涉我們的出版。”
與之前兩位相比,老牌出版人阿爾班·米歇爾則顯得有些“平庸”。他不是讀書家,學業平平,智力也一般。但他同樣懂書,知道什么樣的書投合不同讀者的口味!栋柊·米歇爾:一個出版人的傳奇》中,作者,敿~艾爾·艾曼認為他的成功來源于在零售渠道打拼十年的經歷。“米歇爾有言,凡是做書的,應該先在書店練習賣書。編輯再也不能只是甘坐寫字臺前斟詞酌句,而是走入讀者大眾之中……”
當然出版人的傳記并不等同于出版人成功史,這其中也有許多失敗的案例供人借鑒。其中克里斯托弗·戴維斯在《我在DK的出版歲月》就提到了很重要的一條“出版是內容產業,千萬不要讓營銷人員主管出版社!”1998年,DK如日中天的時候,曾引入一位營銷專家作為統帥。這位專家瞧不起做內容的編輯,更反對以內容為先導的市場營銷理念。不久,他就為缺乏文化認識的營銷理念付出了慘重代價。在發行大暢銷書《星球大戰》時,他錯估市場,全球一次鋪貨一千八百萬冊,結果只賣了五百萬冊,DK處于瀕死狀態……過分膨脹、將營銷無限制置于上面提到的“D K品質”之上,成為D K隕落最主要的原因。
成功的經驗值得效法,失敗的案例值得警醒。“成為優秀的出版人”的道路也許千千萬,但這些道路的基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圖書能否獲得讀者的認可,完全取決于它的內在價值,而不是它對賬本的貢獻。(文/馬岱)
- 相關新聞:
- ·北京圖書節開幕三天讀者二十萬 2012.05.21
- ·文博會 全媒體數字出版成果受關注 2012.05.21
- ·“云端讀報”正式入選北京市出版工程 2012.05.21
- ·金山將全力打造“綠印”力助印刷業轉型 2012.05.21
- ·騙子冒充出版社工作人員騙取畫家畫作 2012.05.21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