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創造奇跡 出版必須轉型
2012-04-23 09:27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編:陳培
- 摘要:
- 2010年,山西教育出版社與央視合作出版《公司的力量》,正式上市發行后一周即登上各大圖書排行榜的前列,至今已七次印刷,發行逾30萬冊。在此,我并不是要推銷這本圖書,之所以提到它,源于本書給我們的諸多啟示。
四、從盲目消耗到有效出版,實現產業發展的綠色轉型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對“可持續發展”所作的定義是:“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其中包括兩個關鍵詞:“需要”與“限制”。一方面,要滿足人類生存之需,另一方面要對“需要”所造成的對未來環境的危害加以限制。就出版業來講,此“需要”指產業發展的需要,“限制”則指對于支持發展的資源、環境所構成的浪費或破壞的限制。這里需特別指出的是,出版所指向的“資源”除了有形的物質、文化資源,還有無形的精神、文化資源,所指向的“環境”除顯在的自然環境,還有潛在的人文環境,未來出版產業發展需要的能力一旦被突破,將不僅對自然環境造成危害,更主要的是對構成人文環境的道德體系和價值觀念產生直接影響。
作為內容產業,出版生產主要依賴的資源是文化資源,生產的過程就是借助于開發,使文化資源所包含的價值被社會認識和了解的過程。此外,出版產品的生產還同時消耗其他物質資源,如紙張、油墨等。出版的可持續首先是對文化資源的“需要”和“限制”,即在內容生產過程中,出版經營者須充分考慮文化資源的承載力和文化生態環境的適應性。這不僅包括對有形文化資源的保護,還指對文化所蘊藉的內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的正確挖掘,有效避免“偽文化”的泛濫所導致的文化資源的廉價侵蝕和膚淺損害,還原文化本身的真實性和深刻性。其次,才是對物質資源的“需要”和“限制”。因此,綠色出版蘊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人文環境的妥善維護,二是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由于維護文化生態是其核心環節,所以,綠色內容是綠色出版的主體,出版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就必須走綠色出版之路。
當前,我國傳統出版業依舊是品種數量上的繁榮,而“繁榮”的背后是每年大量積壓的圖書,有的甚至直接從印刷廠轉至造紙廠,“一排排大樹倒在庫房里”。無效出版不僅造成了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使出版企業付出高額成本,更使文化生態遭到損害,使出版屢遭詬病,成為眾多限制性政策出臺的導火索。因此,推行綠色轉型必要而緊迫。
從國際上看,綠色轉型成功而有效的做法即內容創新。世界上任何一個保持霸主地位的出版公司,無一不具有持續而強大的創新能力,無一不擁有某一領域的專業優勢和品牌。在出版全球化浪潮中,產品可復制,技術可引進,創新能力和品牌卻無法拷貝。因此,走出“重擴張、輕管理,重規模、輕效率”的誤區,樹立“資源約束、資源優化”的新出版理念,營造創新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取向,應成為我國出版產業謀劃綠色轉型的戰略基點。而這一轉型的實現,不僅是適應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的發展需求,更是出版事業繁榮、產業永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 相關新聞:
- ·東莞查獲非法印刷出版物4459份 2012.04.05
- ·印刷出版:報紙的去紙化轉型 2012.04.05
- ·9名大學生手繪哈爾濱省首張高!熬G地圖”印刷出版 2012.04.05
- ·中國地圖印刷出版基地順利封頂 2012.04.01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