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遇阻礙 政策環境待改善
2012-02-07 09:05 來源:新華08網 責編:王岑
- 摘要:
- 近年特色文化產業在一些地區已經成為支柱型產業,不同特色文化產業群已逐漸成型,產業安民育民富民的功能不斷顯現、提升。但是,記者在湖南、江蘇、四川等省采訪了解到,戰略定位不突出、政策環境過緊及市場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嚴重制約我國特色文化產業的提升。
【CPP114】訊:近年特色文化產業在一些地區已經成為支柱型產業,不同特色文化產業群已逐漸成型,產業安民育民富民的功能不斷顯現、提升。但是,記者在湖南、江蘇、四川等省采訪了解到,戰略定位不突出、政策環境過緊及市場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嚴重制約我國特色文化產業的提升。專家提出,當前需優化布局,調整政策,多措并舉促進這一產業做大做強。
--戰略定位不突出產業布局需優化
基層文化工作者和專家認為,中央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2005年以來,連續出臺了《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然而在推動過程中,國家對地方豐富的特色文化資源關注并不多。
“特色文化產業沒有被納入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中,戰略上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特色文化產業處于放任自流、自行發展的狀態,不利于特色文化產業的快速、科學發展。”文化部文化產業司有關負責人說。
戰略定位不突出使不少地方對文化部門重視程度不高,文化局成了“討飯部門”。桑植縣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局長聶耀亞說,全局每年預算20萬元,全局20多個人,包括退休的約40人。每人保底1年1萬元的工資,維持工作正常運轉每年的缺口有100萬元,不討飯能行嗎?
除此之外,一些地區在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的過程中,還存在產業布局隨意性強的問題。云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炎教授認為,地方政府更多以能否賺錢作為財政投入多與少的評判標準。盡管一些地區設立了文化產業園區,但并沒有綜合考慮整合市際、省際地區相似的特色文化資源,產業布局有待優化。
專家指出,我國文化資源豐富、民族地方文化種類繁多,中國文化走出去空間廣闊?捎晌幕柯摵县斦俊野l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根據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采取精神鼓勵和資金支持等辦法,引導各地深入研究評估當地可供產業開發的特色文化資源,提出資源利用和轉化規劃,進而創建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形成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產業鏈完整的特色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集群。
李炎建議,國家下一步可重點打造東北、京津唐等民間演藝產業群;“河北-山東”“內蒙-新疆”等民間工藝品產業群;中西部地區開發包括節慶文化、民俗宗教文化、紅色文化、科考探險、民族村鎮體驗等系列文化產品和服務;依托傳統民間工藝資源,培育中原、長江中下游、閩粵沿海及西南四大特色文化創意產品集聚區。
--融資難題扼住命脈政策環境有待改善
基層文化工作者和企業家普遍反映,融資難制約了特色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本身的特點決定了這個行業存在許多中小型企業、個體經營者。這些經營者具有很強的原創能力,但初期普遍規模小,難以獲得政府資助和銀行信貸,從弱變強的“臍帶”由此被扼住。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央財政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目前支持的主要是中央文化企業和部分地方轉企改制企業,中西部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文化企業很難得到中央的資金扶持。從事產業經營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就更難得到政府的資金扶持。
全國民營書業綜合排名第一的山東世紀金榜書業有限公司,主營教輔材料,年銷售額超過17億元。董事長張泉曾多次聯系銀行貸款,但因為品牌價值不能抵押,只能依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
企業還普遍感受到增值稅稅負較重。記者調研了解到,從事民族民間工藝品生產的許多工藝品,所需原材料多為自然資源或農林產品。由于向農民采購這些原材料時無法獲得增值稅發票,因而原材料交易應繳納的流轉稅自然轉移到企業身上。另外,工藝品生產過程中,手工費支出占成本的絕大部分,但無法獲得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如手工編織一套蕭山花邊床罩所用針線成本只有大約200元,但人工編織成本費則高達2400元。
--戰略定位不突出產業布局需優化
基層文化工作者和專家認為,中央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2005年以來,連續出臺了《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然而在推動過程中,國家對地方豐富的特色文化資源關注并不多。
“特色文化產業沒有被納入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中,戰略上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特色文化產業處于放任自流、自行發展的狀態,不利于特色文化產業的快速、科學發展。”文化部文化產業司有關負責人說。
戰略定位不突出使不少地方對文化部門重視程度不高,文化局成了“討飯部門”。桑植縣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局長聶耀亞說,全局每年預算20萬元,全局20多個人,包括退休的約40人。每人保底1年1萬元的工資,維持工作正常運轉每年的缺口有100萬元,不討飯能行嗎?
除此之外,一些地區在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的過程中,還存在產業布局隨意性強的問題。云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炎教授認為,地方政府更多以能否賺錢作為財政投入多與少的評判標準。盡管一些地區設立了文化產業園區,但并沒有綜合考慮整合市際、省際地區相似的特色文化資源,產業布局有待優化。
專家指出,我國文化資源豐富、民族地方文化種類繁多,中國文化走出去空間廣闊?捎晌幕柯摵县斦俊野l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根據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采取精神鼓勵和資金支持等辦法,引導各地深入研究評估當地可供產業開發的特色文化資源,提出資源利用和轉化規劃,進而創建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形成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產業鏈完整的特色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集群。
李炎建議,國家下一步可重點打造東北、京津唐等民間演藝產業群;“河北-山東”“內蒙-新疆”等民間工藝品產業群;中西部地區開發包括節慶文化、民俗宗教文化、紅色文化、科考探險、民族村鎮體驗等系列文化產品和服務;依托傳統民間工藝資源,培育中原、長江中下游、閩粵沿海及西南四大特色文化創意產品集聚區。
--融資難題扼住命脈政策環境有待改善
基層文化工作者和企業家普遍反映,融資難制約了特色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本身的特點決定了這個行業存在許多中小型企業、個體經營者。這些經營者具有很強的原創能力,但初期普遍規模小,難以獲得政府資助和銀行信貸,從弱變強的“臍帶”由此被扼住。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央財政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目前支持的主要是中央文化企業和部分地方轉企改制企業,中西部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文化企業很難得到中央的資金扶持。從事產業經營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就更難得到政府的資金扶持。
全國民營書業綜合排名第一的山東世紀金榜書業有限公司,主營教輔材料,年銷售額超過17億元。董事長張泉曾多次聯系銀行貸款,但因為品牌價值不能抵押,只能依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
企業還普遍感受到增值稅稅負較重。記者調研了解到,從事民族民間工藝品生產的許多工藝品,所需原材料多為自然資源或農林產品。由于向農民采購這些原材料時無法獲得增值稅發票,因而原材料交易應繳納的流轉稅自然轉移到企業身上。另外,工藝品生產過程中,手工費支出占成本的絕大部分,但無法獲得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如手工編織一套蕭山花邊床罩所用針線成本只有大約200元,但人工編織成本費則高達2400元。
- 相關新聞:
- ·給力政策金融支持促阜陽印刷文化產業跨越發展 2012.02.07
- ·雷獻禾:發展文化產業首先需要“頂層設計” 2012.02.03
- ·德陽文化產業初步形成出版印刷等六大體系 2012.02.03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