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藥飲片包裝發展的新升級路徑
2011-09-17 14:29 來源:醫藥經濟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近年來,隨著醫療消費需求的增加,中藥飲片市場得到迅速發展,但長期以來存在的中藥飲片用量不統一、包裝不規范、科技含量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中醫臨床療效的發揮。要打破這個“瓶頸”,除了要制定質量可控的中藥飲片標準、規范加工炮制外,盡快提升中藥飲片的包裝水平已迫在眉睫。
【CPP114】訊:近年來,隨著醫療消費需求的增加,中藥飲片市場得到迅速發展,但長期以來存在的中藥飲片用量不統一、包裝不規范、科技含量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中醫臨床療效的發揮。要打破這個“瓶頸”,除了要制定質量可控的中藥飲片標準、規范加工炮制外,盡快提升中藥飲片的包裝水平已迫在眉睫。
方式落后
據專業人士介紹,由于我國中藥飲片加工企業大多規模小、基礎設施差、設備落后,很多仍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上,導致中藥飲片的包裝方法和包裝技術仍較落后。目前主要存在以下3種包裝形式:
1.原始散裝。這是傳統的包裝形式,由于不便管理、運輸、儲存等原因,已被國家明令禁止,但由于歷史原因,在某些地方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2.塑料袋分裝。一般分為1kg、2kg、5kg不等,這是許多中藥飲片加工企業或中藥材市場為應對國家關于中藥飲片必須要有包裝而采取的措施,但也只是對原來的麻袋、纖維袋裝的大包裝的分裝而已,實質上沒有多大改變,而且由于普遍使用塑料袋,存在潛在危害。同時,由于包裝材料與藥品的性質不相適應,容易造成中藥飲片的二次污染,導致霉變蟲蛀以及脂溶性飲片與塑料中的有機成分互溶和滲透等情況。因此,這種塑料袋包裝,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3.免煎中藥飲片。即把中藥材加工炮制為可以直接服用的袋裝中藥飲片,有粉末狀、顆粒狀的包裝規格。嚴格地說,這已經屬于中藥制劑的范圍,未經批準是不允許生產加工的,流通范圍也有所限制。
改進思路
中醫藥是祖國傳統醫學,中藥調配自宋代以來,一直以戥秤逐一稱量為主,這種調配方式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是可行的。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其弊端已逐步顯現出來,如勞動強度大、分計量不準、藥物混包后難以查對、藥物錯漏難以發現糾正、不利于藥房的現代化信息管理等。因此,找準影響和制約中藥飲片包裝發展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對促進中藥調劑業的進步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依據臨床實際用量,分別核定不同包裝規格。古代的中藥計量單位為“錢”,約3.3g。分析古人用藥計量和《中國藥典》、《方劑學》等的用藥劑量,用統計學共統計藥物3217次,發現用量6g(約2錢)占11.84﹪,10g(約3錢)占40.47﹪,12g(約4錢)占22.63﹪,16g(約5錢)占13.24﹪。以上用藥劑量占總數量的88.18﹪。在統計中還發現,用量在20g以上的藥物,主要是質地較重的動物化石類藥物和礦物類藥物;全草類和葉類藥物的用量主要為10g、15g、20g、25g、30g;用量在4g以下的藥物主要是貴重藥物和劇、麻、毒藥物。
根據以上統計結果,可將中藥飲片的包裝規格設計為:①用量較小的貴重藥物,劇、麻、毒藥物以3g為包裝規格;②質地較重的動物化石類和礦物類藥物,全草類和葉類藥物分用10g、15g兩種包裝規格;③大多數常用藥物分為6g和10g兩種包裝規格。上述包裝規格的中藥飲片基本可以滿足臨床用藥的需要,在中藥調劑時只需1~2個包裝就有3g、6g、10g、12g、16g、20g、25g、30g等不同劑量,能滿足臨床98﹪以上的用藥。
可以說,這種方案是較為合理的中藥飲片包裝規格。
2.選擇現代新型包裝材料。中藥飲片的包裝材料必須與中藥飲片的性質相適應,并符合衛生要求,防止二次污染;同時有利于藥品的管理、運輸、儲存和藥房的操作調劑和臨床應用;谏鲜鲆,中藥飲片的包裝材料選取完全可以借鑒化學藥品的包裝方式,選取藥用PVC和鋁箔。因為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藥用PVC包材的質量已經相當穩定和成熟,能保證化學藥物在一定時期內穩定,對于性質較穩定的中藥飲片應該是可行的。在包材上還可以印制中藥飲片的品名、商標、生產企業、規格、功能主治、注意事項、產品批號、有效期、批準文號等藥品信息。
方式落后
據專業人士介紹,由于我國中藥飲片加工企業大多規模小、基礎設施差、設備落后,很多仍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上,導致中藥飲片的包裝方法和包裝技術仍較落后。目前主要存在以下3種包裝形式:
1.原始散裝。這是傳統的包裝形式,由于不便管理、運輸、儲存等原因,已被國家明令禁止,但由于歷史原因,在某些地方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2.塑料袋分裝。一般分為1kg、2kg、5kg不等,這是許多中藥飲片加工企業或中藥材市場為應對國家關于中藥飲片必須要有包裝而采取的措施,但也只是對原來的麻袋、纖維袋裝的大包裝的分裝而已,實質上沒有多大改變,而且由于普遍使用塑料袋,存在潛在危害。同時,由于包裝材料與藥品的性質不相適應,容易造成中藥飲片的二次污染,導致霉變蟲蛀以及脂溶性飲片與塑料中的有機成分互溶和滲透等情況。因此,這種塑料袋包裝,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3.免煎中藥飲片。即把中藥材加工炮制為可以直接服用的袋裝中藥飲片,有粉末狀、顆粒狀的包裝規格。嚴格地說,這已經屬于中藥制劑的范圍,未經批準是不允許生產加工的,流通范圍也有所限制。
改進思路
中醫藥是祖國傳統醫學,中藥調配自宋代以來,一直以戥秤逐一稱量為主,這種調配方式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是可行的。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其弊端已逐步顯現出來,如勞動強度大、分計量不準、藥物混包后難以查對、藥物錯漏難以發現糾正、不利于藥房的現代化信息管理等。因此,找準影響和制約中藥飲片包裝發展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對促進中藥調劑業的進步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依據臨床實際用量,分別核定不同包裝規格。古代的中藥計量單位為“錢”,約3.3g。分析古人用藥計量和《中國藥典》、《方劑學》等的用藥劑量,用統計學共統計藥物3217次,發現用量6g(約2錢)占11.84﹪,10g(約3錢)占40.47﹪,12g(約4錢)占22.63﹪,16g(約5錢)占13.24﹪。以上用藥劑量占總數量的88.18﹪。在統計中還發現,用量在20g以上的藥物,主要是質地較重的動物化石類藥物和礦物類藥物;全草類和葉類藥物的用量主要為10g、15g、20g、25g、30g;用量在4g以下的藥物主要是貴重藥物和劇、麻、毒藥物。
根據以上統計結果,可將中藥飲片的包裝規格設計為:①用量較小的貴重藥物,劇、麻、毒藥物以3g為包裝規格;②質地較重的動物化石類和礦物類藥物,全草類和葉類藥物分用10g、15g兩種包裝規格;③大多數常用藥物分為6g和10g兩種包裝規格。上述包裝規格的中藥飲片基本可以滿足臨床用藥的需要,在中藥調劑時只需1~2個包裝就有3g、6g、10g、12g、16g、20g、25g、30g等不同劑量,能滿足臨床98﹪以上的用藥。
可以說,這種方案是較為合理的中藥飲片包裝規格。
2.選擇現代新型包裝材料。中藥飲片的包裝材料必須與中藥飲片的性質相適應,并符合衛生要求,防止二次污染;同時有利于藥品的管理、運輸、儲存和藥房的操作調劑和臨床應用;谏鲜鲆,中藥飲片的包裝材料選取完全可以借鑒化學藥品的包裝方式,選取藥用PVC和鋁箔。因為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藥用PVC包材的質量已經相當穩定和成熟,能保證化學藥物在一定時期內穩定,對于性質較穩定的中藥飲片應該是可行的。在包材上還可以印制中藥飲片的品名、商標、生產企業、規格、功能主治、注意事項、產品批號、有效期、批準文號等藥品信息。
- 相關新聞:
- ·河北省對中藥飲片包裝及標簽作出明確規定 2009.11.02
- ·告別手抓 推廣小包裝中藥飲片 2009.05.27
- ·中藥飲片小包裝化或可改變中醫傳統抓藥模式 2009.05.25
- ·小包裝中藥飲片配方將在廣西中醫起用 2009.03.06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