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小報19年
2011-07-25 08:10 來源:齊魯晚報 責編:王岑
- 摘要:
- 在廣東梅縣白渡鎮嵩山村,幾位離退休老人義務辦了一份家鄉小報《嵩山鄉情》,經費全靠鄉親贊助。這份鄉情小報一辦就是19年,不僅“發行”到全國各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還遠達十幾個國家。
【CPP114】訊:在廣東梅縣白渡鎮嵩山村,幾位離退休老人義務辦了一份家鄉小報《嵩山鄉情》,經費全靠鄉親贊助。這份鄉情小報一辦就是19年,不僅“發行”到全國各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還遠達十幾個國家。
每隔三個月,嵩山村吳慶茂的家里就會變得特別熱鬧。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二樓客廳的“編輯部”里,戴著老花鏡,捧著報紙清樣,一個字一個字地校稿。確認無誤印刷后,一群村里的孩子就會趕來,幫忙把幾百份報紙整整齊齊疊好,塞進信封,再粘上復印好的寫著收件人信息的紙片。
隨后,幾位老人帶走各自負責“發行”的報紙;報紙的主編71歲的吳慶茂則要把500多份裝好的報紙統統塞進一個大麻袋,騎著摩托車,把這個五六十斤重的大包裹運到離村子幾公里遠的白渡鎮上的郵局去。
幾天或十幾天后,這些蓋著“廣東梅縣”郵戳的信就會出現在除了青海以外的全國各省市區和港澳臺地區,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十幾個國家。
此時,村里則雇一位老人送報紙,從村頭走到村尾,送到商店、學校等所有公共場所,供村民翻閱。太遠走不到的山里,老人就托人捎過去。
這樣的流程,《嵩山鄉情》每期都要走一圈,如年輪般悠悠轉過了十九個年頭。
這是一份民間性質的村辦小報,每三個月出兩期,每次印1200份,4開4版,銅版彩印,登的都是家鄉變化、鄉情故事、客家風俗、趣聞典故、知識文摘,像一個個豆腐塊。主編吳慶茂算過,每期能容納12000字左右,再加上16幅左右的圖片。
編寫組是由四位嵩山村離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師組成,其中最年輕的是71歲的主編吳慶茂,年紀最大的李興中已經86歲,另外兩位成員鐘仕聰和黃同安也都年近耄耋。
一開始報頭只有“嵩山鄉情”四個書法題字,后來加了一句“誰不說俺家鄉好”。有讀者反映,“俺”不是客家人說的話。主編吳慶茂想了許久,改成了“月是故鄉明”。
這個面積只有四五十平方公里的客家山村是著名的“華僑村”,如今村里人口僅五千左右,多為老人、婦女和上學的孩子,在外地的有七千多人,散居14個國家和地區。
因為相隔千里,《嵩山鄉情》1992年創刊時的宗旨就是“傳鄉情,連鄉親”,因此被要求多寫家鄉的發展變化,務必堅持“家鄉味”。
離開家鄉50多年、早已定居青島的青島大學教授巫拱生是《嵩山鄉情》的忠實讀者。他和妻子每期都會給編寫組匯去兩三百元以示支持。并把收到的《嵩山鄉情》裝訂成冊,放在客廳沙發旁邊,以便隨時拿起來翻閱。
“看了多少遍?想家就看,至少幾百遍了!”巫拱生一臉自豪地告訴記者,“我還拿給樓上樓下的鄰居看,他們都羨慕得了不得,都說難得,他們老家可沒有這個。”
在合訂本的內頁,這位78歲的老教授端端正正寫著幾行字:“家鄉寄來的最珍貴的禮物,最寶貴的精神食糧,最難忘的特殊家書。”
每期都在盼,盼來了就反復地看,甚至哪篇文章在哪一期都爛熟于心。2008年春節,他專門和妻子回鄉探望,“回一趟家不容易,要不是有這個,我對家鄉感情沒有那么深。”
每隔三個月,嵩山村吳慶茂的家里就會變得特別熱鬧。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二樓客廳的“編輯部”里,戴著老花鏡,捧著報紙清樣,一個字一個字地校稿。確認無誤印刷后,一群村里的孩子就會趕來,幫忙把幾百份報紙整整齊齊疊好,塞進信封,再粘上復印好的寫著收件人信息的紙片。
隨后,幾位老人帶走各自負責“發行”的報紙;報紙的主編71歲的吳慶茂則要把500多份裝好的報紙統統塞進一個大麻袋,騎著摩托車,把這個五六十斤重的大包裹運到離村子幾公里遠的白渡鎮上的郵局去。
幾天或十幾天后,這些蓋著“廣東梅縣”郵戳的信就會出現在除了青海以外的全國各省市區和港澳臺地區,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十幾個國家。
此時,村里則雇一位老人送報紙,從村頭走到村尾,送到商店、學校等所有公共場所,供村民翻閱。太遠走不到的山里,老人就托人捎過去。
這樣的流程,《嵩山鄉情》每期都要走一圈,如年輪般悠悠轉過了十九個年頭。
這是一份民間性質的村辦小報,每三個月出兩期,每次印1200份,4開4版,銅版彩印,登的都是家鄉變化、鄉情故事、客家風俗、趣聞典故、知識文摘,像一個個豆腐塊。主編吳慶茂算過,每期能容納12000字左右,再加上16幅左右的圖片。
編寫組是由四位嵩山村離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師組成,其中最年輕的是71歲的主編吳慶茂,年紀最大的李興中已經86歲,另外兩位成員鐘仕聰和黃同安也都年近耄耋。
一開始報頭只有“嵩山鄉情”四個書法題字,后來加了一句“誰不說俺家鄉好”。有讀者反映,“俺”不是客家人說的話。主編吳慶茂想了許久,改成了“月是故鄉明”。
這個面積只有四五十平方公里的客家山村是著名的“華僑村”,如今村里人口僅五千左右,多為老人、婦女和上學的孩子,在外地的有七千多人,散居14個國家和地區。
因為相隔千里,《嵩山鄉情》1992年創刊時的宗旨就是“傳鄉情,連鄉親”,因此被要求多寫家鄉的發展變化,務必堅持“家鄉味”。
離開家鄉50多年、早已定居青島的青島大學教授巫拱生是《嵩山鄉情》的忠實讀者。他和妻子每期都會給編寫組匯去兩三百元以示支持。并把收到的《嵩山鄉情》裝訂成冊,放在客廳沙發旁邊,以便隨時拿起來翻閱。
“看了多少遍?想家就看,至少幾百遍了!”巫拱生一臉自豪地告訴記者,“我還拿給樓上樓下的鄰居看,他們都羨慕得了不得,都說難得,他們老家可沒有這個。”
在合訂本的內頁,這位78歲的老教授端端正正寫著幾行字:“家鄉寄來的最珍貴的禮物,最寶貴的精神食糧,最難忘的特殊家書。”
每期都在盼,盼來了就反復地看,甚至哪篇文章在哪一期都爛熟于心。2008年春節,他專門和妻子回鄉探望,“回一趟家不容易,要不是有這個,我對家鄉感情沒有那么深。”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