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多管齊下做大做強印刷等文化產業
2011-01-17 10:17 來源:深圳新聞網 責編:江佳
- 摘要:
- 2010年11月,深圳市委五屆五次(擴大)會議提出,培育發展創新型、智慧型、力量型特區文化,做大做強以創意產業為重點的文化產業。
【CPP114】訊:2010年11月,深圳市委五屆五次(擴大)會議提出,培育發展創新型、智慧型、力量型特區文化,做大做強以創意產業為重點的文化產業。1月15日在政協五屆二次會議開幕當天,與會的委員們首先看到了《關于“十二五”期間推進深圳文化強市建設的建議案》,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提出的《關于推進特區文化一體化的若干提案》也進入委員們的視野,政協委員萬捷、吳長文、張學虎、于長江等人在分組討論以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了他們對我市發展文化產業的看法和建議。
文化產業與京滬三足鼎立
深圳自2003年實施“文化立市”戰略以來,創造出了文化發展的“深圳速度”,并形成了全國性的影響力。
市政協委員、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李振河告訴記者,深圳文化產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由2003年的2.5%到2009年達到6.5%。
2010年上半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約280億元,同比增長5.4%,呈現這樣幾方面良好的發展態勢:一是“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游”的高度融合,一批代表未來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的新業態不斷涌現;二是印刷、工藝品等一批傳統優勢文化制造類企業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手段,不斷強化創意設計環節,使先進的創意設計理念快速滲透到傳統文化制造業,推動了傳統文化制造企業的優化升級,加快了“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轉變;三是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不斷發展,產業集聚帶動效應逐步呈現。四是文博會已經成為推動全國特別是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投融資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圳正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文化產權交易、知識產權評估和投融資服務中心之一。李振河認為,深圳文化產業在國內與上海北京可以說已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文化龍頭企業還太少
文化產業離不開文化企業,深圳確實出現了一批全國叫得響的文化龍頭企業,比如雅昌集團、騰訊公司以及A8音樂集團等,但與三萬多家中小文化企業相比,文化龍頭企業還太少。
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一些政協委員談到了急于突破的制約因素:首先是體制機制問題。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世界經濟競爭加劇的新形勢下,深圳現行的文化管理體制和投融資體制仍存在一些弊端,中小文化企業融資困難,政府在政策扶持、管理方式以及在引導社會投資文化產業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其次人才隊伍問題也非常復雜。這種人才須具備較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他們既要懂得文化事業經營管理的規律,同時也需要具備一般產業管理的素質與能力。第三,發展模式問題。
我市文化發展更多的是承接了香港等其他發達地區產業轉移來實現自我發育的,這使得深圳文化發展的資金來源渠道更富于多元化,市場化程度要更好。但這也造成文化產業發展在國際分工中處于劣勢地位,發達國家和地區占據著附加值較高的一端,而深圳則處于附加值較低的一端。深圳文化產業的發展主要靠文化制造業支撐,這樣的發展模式既帶來產業結構問題,也帶來發展觀念、發展途徑等不太適應的問題,顯然無法保證深圳文化事業長期穩定發展。
推動文化產業高端化國際化
如何更大限度地將文化轉化為先進與活躍的社會生產力?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如何均衡發展?政協委員們提出,創意是文化產業的靈魂,發展文化產業必須著眼于全球文化產業發展的大勢,按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辦事。
深入分析深圳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選準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的突破口,盡快出臺實施文化產業龍頭大市措施。比如把文化創意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科技研發、政策扶持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他產業的文化內涵和文化附加值,以及真正盤活投融資機制和體制,破除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資金障礙等,提升文化創意水平,進一步確立深圳“設計之都”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推進文化產業走向高端化、國際化。
委員們還特別提到,應該提升“文博會”的辦會水平,使之成為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文化產業博覽大會?梢栽谝韵路矫嬷攸c著力:一是創新文博會辦會模式,逐步由政府主辦過渡到由政府主導,以民間、企業和專業機構承辦為主,最終實現辦展的國際化。二是居安思危,根據文化產業細分化的趨勢,努力做專、做精每一個分類文化產業,提升深圳文博會專業化水平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三是注重文博會的實際性價值效益,延伸展會之后的成果轉化和效益提升。
文化產業資源有待整合
中央同意把深圳經濟特區的范圍擴大到全市,既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拓寬了空間,更為深圳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這對于深圳實現科學發展、低碳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政協委員們提出,在推進特區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文化產業發展的資源有待整合優化。本土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資源做得還不夠,使得原特區外的歷史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要及時促進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資源作為推進深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措施。
在“十二五”時期,應注重大鵬所城、南頭古城、鳳凰古村等歷史文化遺址的開發,注重像石巖客家山歌這樣的民俗文化的開發、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舊址等紅色文化的開發,使本土文化資源向文化產業資源轉化,推動本土文化資源與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的有效融合,形成完善配套的文化產業鏈。要完善利用原特區外制造業大區的產業基礎優勢,強力推進產業向高端化發展,通過注入和豐富文化內涵獲得強勁的產業發展動力,并成為深圳未來30年發展的一個“主戰場”。根據各區文化資源優勢,打造一批在全國有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基地,不斷增強文化產業的綜合實力。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深圳加快發展高端印刷業等重點行業
河南汝州包裝印刷企業再現“深圳速度”
深圳印刷技術學會會長李秋光:默默耕耘45載
文化產業與京滬三足鼎立
深圳自2003年實施“文化立市”戰略以來,創造出了文化發展的“深圳速度”,并形成了全國性的影響力。
市政協委員、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李振河告訴記者,深圳文化產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由2003年的2.5%到2009年達到6.5%。
2010年上半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約280億元,同比增長5.4%,呈現這樣幾方面良好的發展態勢:一是“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游”的高度融合,一批代表未來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的新業態不斷涌現;二是印刷、工藝品等一批傳統優勢文化制造類企業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手段,不斷強化創意設計環節,使先進的創意設計理念快速滲透到傳統文化制造業,推動了傳統文化制造企業的優化升級,加快了“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轉變;三是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不斷發展,產業集聚帶動效應逐步呈現。四是文博會已經成為推動全國特別是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投融資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圳正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文化產權交易、知識產權評估和投融資服務中心之一。李振河認為,深圳文化產業在國內與上海北京可以說已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文化龍頭企業還太少
文化產業離不開文化企業,深圳確實出現了一批全國叫得響的文化龍頭企業,比如雅昌集團、騰訊公司以及A8音樂集團等,但與三萬多家中小文化企業相比,文化龍頭企業還太少。
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一些政協委員談到了急于突破的制約因素:首先是體制機制問題。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世界經濟競爭加劇的新形勢下,深圳現行的文化管理體制和投融資體制仍存在一些弊端,中小文化企業融資困難,政府在政策扶持、管理方式以及在引導社會投資文化產業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其次人才隊伍問題也非常復雜。這種人才須具備較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他們既要懂得文化事業經營管理的規律,同時也需要具備一般產業管理的素質與能力。第三,發展模式問題。
我市文化發展更多的是承接了香港等其他發達地區產業轉移來實現自我發育的,這使得深圳文化發展的資金來源渠道更富于多元化,市場化程度要更好。但這也造成文化產業發展在國際分工中處于劣勢地位,發達國家和地區占據著附加值較高的一端,而深圳則處于附加值較低的一端。深圳文化產業的發展主要靠文化制造業支撐,這樣的發展模式既帶來產業結構問題,也帶來發展觀念、發展途徑等不太適應的問題,顯然無法保證深圳文化事業長期穩定發展。
推動文化產業高端化國際化
如何更大限度地將文化轉化為先進與活躍的社會生產力?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如何均衡發展?政協委員們提出,創意是文化產業的靈魂,發展文化產業必須著眼于全球文化產業發展的大勢,按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辦事。
深入分析深圳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選準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的突破口,盡快出臺實施文化產業龍頭大市措施。比如把文化創意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科技研發、政策扶持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他產業的文化內涵和文化附加值,以及真正盤活投融資機制和體制,破除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資金障礙等,提升文化創意水平,進一步確立深圳“設計之都”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推進文化產業走向高端化、國際化。
委員們還特別提到,應該提升“文博會”的辦會水平,使之成為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文化產業博覽大會?梢栽谝韵路矫嬷攸c著力:一是創新文博會辦會模式,逐步由政府主辦過渡到由政府主導,以民間、企業和專業機構承辦為主,最終實現辦展的國際化。二是居安思危,根據文化產業細分化的趨勢,努力做專、做精每一個分類文化產業,提升深圳文博會專業化水平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三是注重文博會的實際性價值效益,延伸展會之后的成果轉化和效益提升。
文化產業資源有待整合
中央同意把深圳經濟特區的范圍擴大到全市,既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拓寬了空間,更為深圳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這對于深圳實現科學發展、低碳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政協委員們提出,在推進特區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文化產業發展的資源有待整合優化。本土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資源做得還不夠,使得原特區外的歷史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要及時促進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資源作為推進深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措施。
在“十二五”時期,應注重大鵬所城、南頭古城、鳳凰古村等歷史文化遺址的開發,注重像石巖客家山歌這樣的民俗文化的開發、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舊址等紅色文化的開發,使本土文化資源向文化產業資源轉化,推動本土文化資源與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的有效融合,形成完善配套的文化產業鏈。要完善利用原特區外制造業大區的產業基礎優勢,強力推進產業向高端化發展,通過注入和豐富文化內涵獲得強勁的產業發展動力,并成為深圳未來30年發展的一個“主戰場”。根據各區文化資源優勢,打造一批在全國有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基地,不斷增強文化產業的綜合實力。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深圳加快發展高端印刷業等重點行業
河南汝州包裝印刷企業再現“深圳速度”
深圳印刷技術學會會長李秋光:默默耕耘45載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