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之王”柯達的數字化復興之路
2010-11-11 13:48 來源:中國包裝網 責編:江佳
- 摘要:
- “經過7年的產業戰略調整,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柯達基本形成! 伊士曼柯達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彭安東(Antonio M. Perez)在接受《商業價值》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柯達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已經完成了80%。去年,柯達75%的業務與60%的利潤來自數字業務,計劃到2014年其絕大部分的收入將來自數字業務,徹底完成轉型。”
【CPP114】訊:從單純的B2C驅動轉向B2B與B2C雙核驅動,“膠片之王”柯達經過長達7年的戰略調整,正在逐漸回到復興的軌道之上。
“經過7年的產業戰略調整,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柯達基本形成。” 伊士曼柯達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彭安東(Antonio M. Perez)在接受《商業價值》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柯達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已經完成了80%。去年,柯達75%的業務與60%的利潤來自數字業務,計劃到2014年其絕大部分的收入將來自數字業務,徹底完成轉型。”
作為“膠片之王”的柯達,在傳統時代創造了無比輝煌的時刻。柯達的很多產品、服務和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膠卷、快速彩色沖印店、黃色的標志等等已經成為了柯達的形象代言人?逻_膠卷一度占據了中國市場60%以上的份額,“柯達=膠卷”的概念已經成為共識。
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雖然柯達發明了世界首款數碼相機,但柯達在數碼技術方面的盈利并不是非常樂觀。“那時候膠片行業面臨著下降的趨勢,柯達也面臨多年來最危險的時刻”,彭安東介紹。數字顯示,2003年底,柯達90%的收入來自膠片業務,數字應用的收入僅10%,而且100%的利潤來自膠片?逻_在數字時代來臨之時,并沒有準確的判斷產業發展的脈絡,這也造成柯達自身面臨很大的風險和未知。
而彭安東作為臨危受命的柯達掌門人,上任伊始就打出了柯達的數字化調整、移動互聯網、重點發展B2B的業務模式等一系列組合拳。柯達這個百年巨人在長達7年的實踐中,正逐步走出數字時代的困境。
誤判未來引發的數字化危機
實際上說起柯達,很多人的第一反應無疑是膠卷。不可否認,在傳統的膠片時代,柯達無疑是處于霸主地位。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柯達在膠片方面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領先,特別是業內著名的“98協議”,更是將柯達推向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所謂“98協議”,是指1998年初,柯達與中國政府多個部委聯合簽訂了著名的“全行業合資計劃”。協議規定,柯達與中國7家感光企業中的6家進行合資合作,中國政府承諾在協議簽訂后3年內,不批準另外一家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感光材料行業。
這就意味著,中國的感光材料領域對于柯達來說是暢行無阻的,而對富士等其他企業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富士不能與國內廠商合作,則意味著所有產品必須進口,而這樣做的后果則是必須繳納昂貴的關稅。
“98協議”的簽署,當時看來確實是促進了柯達的極大發展,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一度突破60%,而富士在中國的占有率則從70%直降到20%。而現在看來,“98協議”以及其背后龐大中國市場的誘惑似乎給了柯達依靠膠片盈利更多的幻想,這讓其對于數字技術的重視程度進一步被降低了。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柯達第三季度凈虧損4300萬美元
2014年柯達所有收入將來自數字業務
柯達表示膠片將是數碼業務的有益補充
“經過7年的產業戰略調整,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柯達基本形成。” 伊士曼柯達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彭安東(Antonio M. Perez)在接受《商業價值》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柯達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已經完成了80%。去年,柯達75%的業務與60%的利潤來自數字業務,計劃到2014年其絕大部分的收入將來自數字業務,徹底完成轉型。”
作為“膠片之王”的柯達,在傳統時代創造了無比輝煌的時刻。柯達的很多產品、服務和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膠卷、快速彩色沖印店、黃色的標志等等已經成為了柯達的形象代言人?逻_膠卷一度占據了中國市場60%以上的份額,“柯達=膠卷”的概念已經成為共識。
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雖然柯達發明了世界首款數碼相機,但柯達在數碼技術方面的盈利并不是非常樂觀。“那時候膠片行業面臨著下降的趨勢,柯達也面臨多年來最危險的時刻”,彭安東介紹。數字顯示,2003年底,柯達90%的收入來自膠片業務,數字應用的收入僅10%,而且100%的利潤來自膠片?逻_在數字時代來臨之時,并沒有準確的判斷產業發展的脈絡,這也造成柯達自身面臨很大的風險和未知。
而彭安東作為臨危受命的柯達掌門人,上任伊始就打出了柯達的數字化調整、移動互聯網、重點發展B2B的業務模式等一系列組合拳。柯達這個百年巨人在長達7年的實踐中,正逐步走出數字時代的困境。
誤判未來引發的數字化危機
實際上說起柯達,很多人的第一反應無疑是膠卷。不可否認,在傳統的膠片時代,柯達無疑是處于霸主地位。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柯達在膠片方面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領先,特別是業內著名的“98協議”,更是將柯達推向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所謂“98協議”,是指1998年初,柯達與中國政府多個部委聯合簽訂了著名的“全行業合資計劃”。協議規定,柯達與中國7家感光企業中的6家進行合資合作,中國政府承諾在協議簽訂后3年內,不批準另外一家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感光材料行業。
這就意味著,中國的感光材料領域對于柯達來說是暢行無阻的,而對富士等其他企業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富士不能與國內廠商合作,則意味著所有產品必須進口,而這樣做的后果則是必須繳納昂貴的關稅。
“98協議”的簽署,當時看來確實是促進了柯達的極大發展,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一度突破60%,而富士在中國的占有率則從70%直降到20%。而現在看來,“98協議”以及其背后龐大中國市場的誘惑似乎給了柯達依靠膠片盈利更多的幻想,這讓其對于數字技術的重視程度進一步被降低了。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柯達第三季度凈虧損4300萬美元
2014年柯達所有收入將來自數字業務
柯達表示膠片將是數碼業務的有益補充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