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印刷助力惠普打造印鈔機
2010-07-02 00: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編:龜山隱真
制造服務化
像立思辰這樣的公司,船小好調頭。這樣的靈活性,是組織龐大如ipg者羨慕不來的。
當制造服務化已然是發展的趨勢,要挖掘持續的業務高增長能力的ipg,需要“從外到內再到外”——即根據外部市場需求變化,調整內部戰略與組織設計,而后再對外開疆辟土。
事實上,由硬件制造到it支持和服務的轉型,在惠普早已開始,只不過,一開始的收購單有點“小打小鬧”的感覺。
2003年9月,惠普收購talkingblocks公司,獲得web服務管理能力;收購 selectaccess,用于身份管理。2003年11月,收購persisttechnologies,擁有強大的信息生命管理功能。2004年2月,收購novadigm公司和consera軟件公司,將來自這兩家公司的強大的自動化功能增加到hp openview管理軟件中,使其能夠對全面的企業it環境進行統一管理……
在制造服務化上先行一步的ibm,已然顯示在盈利能力上的優勢。如果你比較ibm和惠普的2008年財報,你會發現,這個“含金量”真是不小。1183億美元收入的惠普相較于1036億收入的ibm,已經一躍至it界首位,但后者凈利潤卻約是前者的1.48倍,hp為83億美元,ibm則為123億美元。
2005年,素有“mr. cost”(減少成本先生)之稱的馬克·赫德空降惠普任ceo,在推進商業模式2.0上,“mr. cost”卻是不畏重金。2008年5月落錘,惠普以139億美元收購全球信息服務市場中排名第二的eds公司,而當時這個市場中的老大正是ibm。惠普一舉躍為全球排名第二的it服務商。
馬克·赫德的大手筆后,整合的效果初現,在各個it公司盡顯頹勢的2009年第二季度,惠普服務收入同比增長99%達到85億美元,相應的運營利潤12億美元,同比增長137%。
基于此,惠普旗下三大業務集團都將面臨整合的挑戰, ipg從硬件制造到服務的轉型之路,也是大變革中的一環。
“大概在2001年,我們就在思考我們怎么樣去引領‘世界是平的’這樣的趨勢,不光是賣打印機和耗材,而是當客戶的外包需求隨著‘世界是平的’這樣的趨勢覺醒時,滿足他們,hp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做轉型。”胡大剛說,他如今是中國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統集團副總裁。
但惠普最初的解決方案,還基本局限于小范圍內的文印管理,包括信息軟件提供、文印外包服務等。
清晰的轉型戰略,始于2007年5月,惠普ipg在紐約向外界提出打印2.0計劃——其在中國的闡釋是,以“望聞問切”的中醫診斷方式,為中國企業發展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并同時推進惠普ipg的數字印刷技術,可以線上沖印的咔嚓魚,以及線下惠普數碼影像店。
一切的邏輯,圍繞一個點:讓客戶和消費者盡量減少等待的時間,盡量不浪費一切成本,隨時隨地可以打印自己想要的東西。
惠普ipg,真正全面開始由打印制造商向打印服務商轉型。
不過,這意味著惠普需要用一種不同的方式和客戶“對話”,eds的到來無疑是一個機會。
不過,轉型背后,組織架構如何相應調整?如何借助目前置于tsg旗下的eds的咨詢服務能力?銷售團隊到服務團隊的變化,是否有速成的“魔法棒”?
“現在有更多機會跟eds這個平臺合作,就是讓其在給企業提供其他it服務時,同時把打印服務文印管理服務加進去,惠普在做戰略收購時是有布局考慮的。已經有好幾個客戶在接觸了,他們是eds在中國的合同客戶,我們會把mps業務再介紹給他們。”盛紅勤說。但顯然,這些還不夠。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