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文化”的產物 平陽民間木版畫
2010-04-20 08:45 來源:太原新聞網 責編:樂軒
- 摘要:
- 平陽民間木版畫除了年畫外,還有中堂、屏條、拂塵紙、灶君、門神、天地神畫,以及窗花、燈花等畫。拂塵紙畫俗稱“撲楞紙”,是張貼于炕柜、墻窯、碗架、桌邊的畫,既防塵,又起裝飾作用,故形式都是橫方型。還有紙燈畫,是專為農民自制燈籠的張貼畫。
【CPP114】訊:平陽民間木版畫是集繪畫、雕刻和印刷于一體的民間藝術,是中國“年文化”的產物。我省晉南盛產麻紙,棗木甚多,是木版印刷的理想材料。宋金時期,
晉南一帶的造紙、刻版、印刷業已相當發達,這是其成為木版雕印發源地的重要原因。歷代不僅官府在這里設置出版機關,私人開設書坊也很多。平陽木版畫產地主要分布在平陽(今臨汾)、浮山、絳州(今絳縣)等地。
發展過程
平陽民間木版畫興于宋金,盛于元,明清時期是其發展的黃金時代。據當地老藝人講,宋代時,山西絳州著名的畫工楊威,以擅畫《村田樂》而聞名京華,他的作品是汴梁城紙畫市場的搶手貨。金滅北宋后,將從汴梁擄來的刻印工人遷到平陽,這里成為繼汴梁之后的北方重要雕版中心!吨袊糯∷⑹贰贩Q平陽民間木版畫為年畫的“始祖”,《中國版畫史》有“版畫之頭,平陽啟之”的記載。平陽民間木版畫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成熟期,起初為佛、道教刻印圖書,隨后走向民間。
到明清時期,木版年畫無論在印刷的品種還是在生產規模方面都達到了頂峰,僅臨汾城內,就有益順畫店、德隆畫店、興昌畫店等,洪洞縣城內的瑞蘭齋、天泰成畫局,曲沃縣的同成紙局常年雇傭很多工人印刷木版年畫。據統計,明清時期臨汾及周邊地區有大小作坊百余戶,每年印刷發行木版年畫共計有近1億張。
題材
平陽民間木版畫以戲曲題材為多,這與當地戲曲繁榮有關。臨汾自金元時期即成為戲劇搖籃,以戲曲題材為主要表現內容的平陽木版畫,在中國木版畫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木版畫將動態的戲表現為靜態的戲,將瞬間的美定格為永恒的美。
戲劇人物畫中人物著戲裝,是根據舞臺演出時摹寫而來,如《黃鶴樓》中,劉備穿蟒系帶躬身向周瑜作揖,周瑜戴紫金盔,插雉尾,穿袍靴,足蹬瓷墩,左手端帶,右手高舉,怒容滿面;趙云穿鎧甲,手抱竹節;東吳兵將則手拿長矛立于樓口,背后江水滔滔,將那《黃鶴樓》劇中緊張精彩的情節,盡善盡美地刻畫出來。
種類
平陽民間木版畫除了年畫外,還有中堂、屏條、拂塵紙、灶君、門神、天地神畫,以及窗花、燈花等畫。拂塵紙畫俗稱“撲楞紙”,是張貼于炕柜、墻窯、碗架、桌邊的畫,既防塵,又起裝飾作用,故形式都是橫方型。還有紙燈畫,是專為農民自制燈籠的張貼畫。制作工藝平陽民間木版畫的制作需要三個環節,一是刻制木版,二是染色套色,三是印刷。臨汾一帶的木版畫多使用棗木做刻版,用麻紙印刷。在成圖過程中,有完全的木版刻印,也有少量的用手繪。傳承平陽民間木版畫作為綜合藝術,將木版雕刻技法、色彩、線條、題材融為一體,是民間藝人智慧的結晶。有明確記載的傳承家族,有平陽的徐家(宋)、姬家(金)、張家(金)、姜家(元)、溫家(明)等。宋金時期的木版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義勇武安王位》就分別出自姬家和徐家,它們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民間張貼畫(版畫),F在平陽木版年畫博物館收藏的《丁公》、《善火福水》等也屬木版年畫中的罕見珍品。
1938年日寇侵占臨汾后,木版畫的制作受到嚴重影響,襄汾、新絳一帶木版年畫作坊多被燒毀,幾乎絕跡。新中國成立后,我省的美術工作者曾為木版畫的恢復做過大量的工作,晉南的美術工作者趙大勇等人在廣泛收集原存的舊木版年畫的基礎上,于上世紀50年代醞釀籌資恢復平陽木版畫的生產,并一直從事研究、整理、創新木版畫工作。2002年12月,山西省文物局批準趙大勇個人辦臨汾市平陽木版年畫博物館。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木版年畫有傳人 大學生寒假學習制作工藝
辭舊迎新話年畫 木版印刷填年味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木版水印技藝
晉南一帶的造紙、刻版、印刷業已相當發達,這是其成為木版雕印發源地的重要原因。歷代不僅官府在這里設置出版機關,私人開設書坊也很多。平陽木版畫產地主要分布在平陽(今臨汾)、浮山、絳州(今絳縣)等地。
發展過程
平陽民間木版畫興于宋金,盛于元,明清時期是其發展的黃金時代。據當地老藝人講,宋代時,山西絳州著名的畫工楊威,以擅畫《村田樂》而聞名京華,他的作品是汴梁城紙畫市場的搶手貨。金滅北宋后,將從汴梁擄來的刻印工人遷到平陽,這里成為繼汴梁之后的北方重要雕版中心!吨袊糯∷⑹贰贩Q平陽民間木版畫為年畫的“始祖”,《中國版畫史》有“版畫之頭,平陽啟之”的記載。平陽民間木版畫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成熟期,起初為佛、道教刻印圖書,隨后走向民間。
到明清時期,木版年畫無論在印刷的品種還是在生產規模方面都達到了頂峰,僅臨汾城內,就有益順畫店、德隆畫店、興昌畫店等,洪洞縣城內的瑞蘭齋、天泰成畫局,曲沃縣的同成紙局常年雇傭很多工人印刷木版年畫。據統計,明清時期臨汾及周邊地區有大小作坊百余戶,每年印刷發行木版年畫共計有近1億張。
題材
平陽民間木版畫以戲曲題材為多,這與當地戲曲繁榮有關。臨汾自金元時期即成為戲劇搖籃,以戲曲題材為主要表現內容的平陽木版畫,在中國木版畫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木版畫將動態的戲表現為靜態的戲,將瞬間的美定格為永恒的美。
戲劇人物畫中人物著戲裝,是根據舞臺演出時摹寫而來,如《黃鶴樓》中,劉備穿蟒系帶躬身向周瑜作揖,周瑜戴紫金盔,插雉尾,穿袍靴,足蹬瓷墩,左手端帶,右手高舉,怒容滿面;趙云穿鎧甲,手抱竹節;東吳兵將則手拿長矛立于樓口,背后江水滔滔,將那《黃鶴樓》劇中緊張精彩的情節,盡善盡美地刻畫出來。
種類
平陽民間木版畫除了年畫外,還有中堂、屏條、拂塵紙、灶君、門神、天地神畫,以及窗花、燈花等畫。拂塵紙畫俗稱“撲楞紙”,是張貼于炕柜、墻窯、碗架、桌邊的畫,既防塵,又起裝飾作用,故形式都是橫方型。還有紙燈畫,是專為農民自制燈籠的張貼畫。制作工藝平陽民間木版畫的制作需要三個環節,一是刻制木版,二是染色套色,三是印刷。臨汾一帶的木版畫多使用棗木做刻版,用麻紙印刷。在成圖過程中,有完全的木版刻印,也有少量的用手繪。傳承平陽民間木版畫作為綜合藝術,將木版雕刻技法、色彩、線條、題材融為一體,是民間藝人智慧的結晶。有明確記載的傳承家族,有平陽的徐家(宋)、姬家(金)、張家(金)、姜家(元)、溫家(明)等。宋金時期的木版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義勇武安王位》就分別出自姬家和徐家,它們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民間張貼畫(版畫),F在平陽木版年畫博物館收藏的《丁公》、《善火福水》等也屬木版年畫中的罕見珍品。
1938年日寇侵占臨汾后,木版畫的制作受到嚴重影響,襄汾、新絳一帶木版年畫作坊多被燒毀,幾乎絕跡。新中國成立后,我省的美術工作者曾為木版畫的恢復做過大量的工作,晉南的美術工作者趙大勇等人在廣泛收集原存的舊木版年畫的基礎上,于上世紀50年代醞釀籌資恢復平陽木版畫的生產,并一直從事研究、整理、創新木版畫工作。2002年12月,山西省文物局批準趙大勇個人辦臨汾市平陽木版年畫博物館。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木版年畫有傳人 大學生寒假學習制作工藝
辭舊迎新話年畫 木版印刷填年味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木版水印技藝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