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是不是云南旱災罪魁禍首?
2010-04-09 09:35 來源:東方今報 責編:涂運
- 摘要:
- 云南旱災發生后,人們把罪魁禍首歸結為大氣環流異常、轉基因樹種——桉樹的種植、水電的過度開發。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林業專家出面辟謠說,桉樹致災沒有科學根據。水電專家也站出來說,此次旱災不僅不是水電過度開發,恰恰是大型水電開發不足造成的。
眾論:種桉樹后泉眼枯竭
種植桉樹較早的地方的一些網友,也不斷痛陳桉樹破壞環境的弊病。
一位網友說,之前他去過廣東中山市三鄉鎮的小瑯環山,漫山遍野都種植有桉樹,土壤和空氣很干燥,泉水枯竭。桉樹吸水、吸肥能力強,還能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周邊其他植物的生長。大尖山、白云山、佛山、江門的速生桉林已經破壞了山上的水土涵養,而沒有種植桉樹的三鄉鎮的羅三妹山則保留了自然的植被,植物品種豐富,空氣宜人。
而一位來自雷州半島的網友說,雷州半島沒種桉樹前,他們村前有一個大涌泉,一年四季水流不停。引種桉樹后,第一年涌泉斷流,第三年涌泉枯竭,F在,村民的水井越打越深,可水量越來越少;不管以前土地多么肥沃,種過桉樹后,因為板結嚴重,其他作物再也長不高。“我是廣西的,小時候山上有很多種鳥類,一走過去撲撲亂飛,現在都絕跡了。因為滿山都是桉樹,再也不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叢叢灌木林,一片片的松樹林,還有香噴噴的野花。”這位網友非常懷念種植桉樹前的生態。
在陸良縣農林局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裴蓉看來,桉樹的生長確實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而且持水保土能力最差。
而中國林學會桉樹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謝耀堅則認為,由于桉樹生長快,生長量大,總的用水量可能會多于其他樹種,但在適生地區并不至于構成水危機。針對質疑,3月27日,云南省林業廳副廳長王德祥回應說,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以證明云南種植的桉樹林和橡膠林導致了此次旱災。
隱憂:過度開采地下水有隱患?
面對干旱,云南省國土資源廳緊急派出了“找水突擊隊”開采地下水。
截至4月5日,國土資源系統已在云南鉆井480多眼,158眼已出水。計劃到5月上旬,在全省打井2500眼,日出水量約25萬立方米,能夠緩解超過100萬人飲水困難。
大莫古鎮發峨哨村戈依組水庫旁,就是云南省國土資源廳的地下找水工程。按照規劃,工程從3月11日開始,計劃工期20天,井深200米,打成后可解決2100口人和890頭牲畜的用水問題。
技術負責人王文章告訴記者,截止到3月23日,已經打到160米了還沒見水,預計到250多米后能見水,但是水量大小不好說。
在這么大范圍內打井找水,是否會導致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面沉陷等隱患?
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李連舉說,目前對山區的地下水開采很少,而且取水量也不大,所以不會因地下找水造成安全隱患。
對于打井取水的實際效果,云南省地質環境監測院院長王宇持保留意見。他認為,打井若不慎,會令局部地下水下降,造成原有水源點枯竭,進一步加劇山區缺水。西南地區的喀斯特地貌并不像北方平原地區那樣容易找到地下水源,并通過打井解決水源問題。因此,西南地區更需要依靠水庫的蓄水解決特大干旱的供水問題。
爭議: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糾葛
一些人認為云南水電的過度開發截斷了江河,加劇了旱情。
水電開發“搞垮”西南生態的觀點,早在幾年前就有人提出,成為水利界和環保界經久不衰的爭議話題。在一片爭議聲中,怒江從13級電站減少到現在的4級電站,被發改委確定為最合理的設計。
另外,一個事實是,怒江水電開發已經被擱置了8年,虎跳峽水電站,本應在“十一五”期間開工,現在有關部門正在考慮取消。
水電專家張博庭認為,水電站不像農田灌溉,它只是利用水的勢能,根本就不消耗任何水資源。一些水電站截斷河流只是一種暫時的表面現象,因為河流里的水會源源不斷地來,當水電站的水庫蓄滿水以后,河水還是要流下去的。
然而,近日,87歲的水利部前部長錢正英卻說,中國幾十年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開展水利建設,影響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續利用,他過去主持水利部工作犯了一個錯誤,沒有認識到首先需要保證河流的生態與環境需水,只研究開發水源,對保護與節約水資源的注意不夠,忽略提高用水效率與效益。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