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循環遇瓶頸 印刷工藝是個難題
2010-01-29 00:00 來源:慧聰印刷網 責編:Quincy
- 摘要:
- 基于節省教育經費、節約資源等方面考慮,教育部規定2008年春季學期起實行教材循環使用。我省根據這一規定,實施循環教材品種(含地方教材)每年投入三分之一更新,從目前情況看,教材循環使用還存在許多問題。王愛委員建議,暫緩教材循環使用。
【CPP114】訊:基于節省教育經費、節約資源等方面考慮,教育部規定2008年春季學期起實行教材循環使用。我省根據這一規定,實施循環教材品種(含地方教材)每年投入三分之一更新,從目前情況看,教材循環使用還存在許多問題。王愛委員建議,暫緩教材循環使用。
資料顯示,我國在校學生共有2.2億人,以每個學生一年兩學期使用10冊課本計算,一年就要用課本20億冊以上;按每人每學期課本平均重1500克計算,如果課本連續使用5年,可節約528萬噸紙張;我國教科書的使用壽命只有半年,每本書按15元計算,20多億冊教科書循環使用1年就可節約300多億元,循環使用5年,則可節約1500多億元。
毫無疑問,教材循環使用對提高全民族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教材循環使用還可以減輕困難家庭的負擔,成為培養學生關心別人、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有效載體。然而,在實際推行過程中,這一利國利民之舉卻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恰如王愛委員指出的,教材循環使用的主要困難是教材更新過快、教材使用習慣和教材消毒防疫。
其中,前兩個難題其實不難解決——無非是規范教材的修訂、印刷以適應循環需要,以及引導學生改正寫寫畫畫的教材使用習慣。最難解決的問題,是教材循環過程中薄弱的消毒防疫體系,而這也正是多數學生和家長對此頗有微詞的關鍵所在。
實際上,在那些實行教材循環使用的西方國家,大都建立了明確的消毒制度,同時投入專項資金以完善消毒設施和人員配備。反觀國內,盡管教育部門要求書籍必須進行專業消毒,但不少地區學;A設施相對落后,并不具備循環教材所需的存儲、消毒等條件,由此使得社會各界對教材本身的安全表示懷疑。基于此,王愛委員建議暫緩教材循環使用。
雖然教材循環使用面臨著一些困難,但與其看得見的巨大收益相比,這種做法本身依然利大于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教材循環使用需要一個逐步探索、逐步完善的過程,沒必要也不應該輕易判處其“死刑”。
盡管如此,教材循環中的實際困難也值得引起制度層面的反思——教材循環使用涉及教材開發建設、教育體制改革、加大財政投入等一系列問題,不僅需要統一規劃,還需要各部門廣泛參與,這顯然不是教育部門一紙通知就能輕易解決的。
資料顯示,我國在校學生共有2.2億人,以每個學生一年兩學期使用10冊課本計算,一年就要用課本20億冊以上;按每人每學期課本平均重1500克計算,如果課本連續使用5年,可節約528萬噸紙張;我國教科書的使用壽命只有半年,每本書按15元計算,20多億冊教科書循環使用1年就可節約300多億元,循環使用5年,則可節約1500多億元。
毫無疑問,教材循環使用對提高全民族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教材循環使用還可以減輕困難家庭的負擔,成為培養學生關心別人、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有效載體。然而,在實際推行過程中,這一利國利民之舉卻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恰如王愛委員指出的,教材循環使用的主要困難是教材更新過快、教材使用習慣和教材消毒防疫。
其中,前兩個難題其實不難解決——無非是規范教材的修訂、印刷以適應循環需要,以及引導學生改正寫寫畫畫的教材使用習慣。最難解決的問題,是教材循環過程中薄弱的消毒防疫體系,而這也正是多數學生和家長對此頗有微詞的關鍵所在。
實際上,在那些實行教材循環使用的西方國家,大都建立了明確的消毒制度,同時投入專項資金以完善消毒設施和人員配備。反觀國內,盡管教育部門要求書籍必須進行專業消毒,但不少地區學;A設施相對落后,并不具備循環教材所需的存儲、消毒等條件,由此使得社會各界對教材本身的安全表示懷疑。基于此,王愛委員建議暫緩教材循環使用。
雖然教材循環使用面臨著一些困難,但與其看得見的巨大收益相比,這種做法本身依然利大于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教材循環使用需要一個逐步探索、逐步完善的過程,沒必要也不應該輕易判處其“死刑”。
盡管如此,教材循環中的實際困難也值得引起制度層面的反思——教材循環使用涉及教材開發建設、教育體制改革、加大財政投入等一系列問題,不僅需要統一規劃,還需要各部門廣泛參與,這顯然不是教育部門一紙通知就能輕易解決的。
- 相關新聞:
- ·循環教材印制標準有待制定 2009.02.01
- ·教材循環使用,好事如何辦好? 2008.03.24
- ·“教材循環使用” 成今年兩會代表委員討論熱點 2008.03.12
- ·???????:?????? ???????? 2008.02.29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