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國印刷術傳外之謎
2010-01-08 00:00 來源:CPP114 樂軒整理 責編:樂軒
- 摘要:
- 1590年,意大利耶穌會教士范禮安從澳門到日本傳教,把西洋印刷工和西文活字印刷設備帶到長崎。范禮安在日本刊印了一些西文和日文書籍,但由于日本政府禁教,沒有對日本產生多少影響。1592年,豐臣秀吉發動戰爭侵略朝鮮,被中朝聯軍擊敗。日軍在朝鮮看到工匠用活字印刷書籍,遂將書籍和數以萬計的銅活字,連同鑄字工匠一同掠回了日本。
制造工藝成熟的造紙術發明之后,隨著古代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對以書籍為載體的文字信息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聰明的中國人于是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公元645年,日本發生“大化改新”,隨后開始向唐朝派遣唐使和留學生,全方面學習中國的儒家文化和先進技術,雕版印刷術也在這時傳到了日本。公元983年,立國不久的北宋王朝應高麗王朝的請求,將兩套佛經《開寶藏》贈送給高麗,中國刻字工匠有可能在此時進入了朝鮮半島。后來,高麗又派人專門到中國學習雕版印刷術,培養了朝鮮第一批印刷工匠。公元14世紀,朝鮮人在閱讀中國宋代科學家沈括的科技著作《夢溪筆談》時,了解到中國人畢昇發明了陶活字。從《夢溪筆談》中,朝鮮人掌握了中國的活字印刷術。
幾乎是在造紙術西傳的同時,阿拉伯人也接觸到了中國的雕版印刷技術。令后人感到不解的是,雕版印刷術并沒有像造紙術一樣在阿拉伯人的統治區里傳播開來。有一種說法認為,阿拉伯人誤以為中國人在印刷時使用豬鬃制成的刷子給印版上墨,認為用這樣的方法印刷《古蘭經》褻瀆神明,因而影響了雕版印刷術在阿拉伯地區的傳播。
由于蒙古人在其征服地區廣泛使用紙鈔,因而,作為紙鈔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術也順著絲綢之路西傳至西亞、北非一帶,隨后又進入了歐洲。除紙鈔之外,宗教畫和紙牌促成了歐洲人接受印刷技術。紙牌雖小,卻綜合了手繪、木版印刷等各種方法,成了歐洲人學習、掌握雕版印刷術最直接的途徑。有意思的是,由于外國紙牌被大量傾銷到意大利各地,威尼斯政府在不得不在1441年頒布一條法令,禁止威尼斯以外地區的印刷品輸入本城。
德技師改良活字印刷術,戰亂使新技術傳遍歐洲
蒙元時期,歐洲人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學會了使用木活字。由于歐洲人使用的拉丁字母結構簡單,且只有26個字母,比漢字更適合活字印刷。但拉丁字母字形圓潤,刻字時不易下刀,因而歐洲人研究改進活字印刷工藝的動力更為強勁。
1450年,德意志人古騰堡在美因茨城的工廠中發明了哥特體拉丁文金屬活字印刷技術,解決了長期困擾歐洲人的字形問題。1462年,美因茨發生動亂,工廠在戰火中被毀,印刷工流落到德意志各地,將古滕堡改進的金屬活字印刷術散播到歐洲各地。印刷術傳到歐洲后,改變了原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科學的突飛猛進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
1590年,意大利耶穌會教士范禮安從澳門到日本傳教,把西洋印刷工和西文活字印刷設備帶到長崎。范禮安在日本刊印了一些西文和日文書籍,但由于日本政府禁教,沒有對日本產生多少影響。1592年,豐臣秀吉發動戰爭侵略朝鮮,被中朝聯軍擊敗。日軍在朝鮮看到工匠用活字印刷書籍,遂將書籍和數以萬計的銅活字,連同鑄字工匠一同掠回了日本。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古法造紙印刷術活態演繹東方古文化
宜春最后的活字印刷術
法蘭克福書展 中國印刷術吸引世界眼球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