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寒冬中看中國報業變化
2009-12-17 00:00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責編:肖慶
- 摘要:
- 2009年對中國傳媒而言,很辛苦,其中報業尤為不易。報業過“寒冬”已不是第一次,但2009這個冬季,變化最為徹底,思路最為清晰,應對之策最為有效。在諸多不利條件下,報業一定要認清發展趨勢。國際金融危機肯定會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報業要實現突圍,必須尋找新的思路。
進攻:普遍認準全媒體
逆境總會加速一個行業的轉型。2009年,在不利外因的催促下,報業自身的變革顯得更為迫切,進軍全媒體成為不少報社這一年的主攻方向。
2009年被石家莊日報社確定為報社的全媒體戰略轉型年。4月,該報全傳媒復合出版中心啟用。目前,石家莊市隨處可見由報社全媒體布局下的LED戶外廣告屏以及出租車后窗上的LED車載廣告。石家莊日報社的目標是通過全媒體的嘗試改變原有的收入結構,讓以往過分依賴報紙廣告,廣告興則腰包鼓、廣告衰則囊羞澀的狀況得到質的改變。
6月,寧波日報報業集團數字報業技術平臺項目通過新聞出版總署驗收。集團共投資3000萬元進行這一平臺建設,當初集團在進行設計時就決定,這一平臺要保證3年、5年,甚至8年、10年后都不落后。為此,寧波日報報業集團的數字報業技術平臺采用了“核心+插件”的方式。也就是說,內容是核心,而媒介的介質都作為插件出現。這保證了一套數字平臺在花費幾千萬元設計出來后,不會草草被新技術所淘汰。這種思路定會為其后進入全媒體的報社提供有益的借鑒。
此外,《廣州日報》、《杭州日報》、《青島日報》等報社業都加快了進軍全媒體的步伐。杭州網現已在浙江排名靠前,電子商務年經營額達到1300萬元,今年上半年又增長了40%,手機報一年的分成收入就達400多萬元;《青島日報》的新聞網站今年預計會有3000多萬元的收入。
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推出手機報,并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合作開發移動終端產品;《嘉興日報》加大3個網站的建設力度,積極籌備數字出版業務;《衢州日報》新聞網與戶外傳媒連接,建設發布終端;《舟山日報》第一步是解決報網互動,第二步是打造全媒體;《臺州日報》已對網站進行全面改造,并與電信部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對網絡進行二次開發。
評述:報業是內容產業,但在目前,單純靠內容去打拼的空間不大,要把渠道打通。報業目前應該運用新媒體的渠道,讓自己的內容與服務更有價值,就如同修100公里的公路,將最后1公里修通了,效果才最大。(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新聞學院副院長 喻國明)
意外:異軍突起中西部
中西部地區報業在2009的表現出乎所有人預料。中國廣告協會報刊委員會對北京、上海、廣州、重慶4個報業競爭一線城市的抽樣調查發現,今年1月~10月,這4個城市的廣告均有下滑,下滑幅度目前大概是10%左右。而對杭州、成都、南京、沈陽、武漢這些報業發展的二線城市的調查發現,其報業廣告基本上與去年持平或略有升降。值得關注的是,中西部地區的報業廣告在2009年卻頻頻出現亮點。比如《湖南日報》、《陜西日報》、《四川日報》今年的廣告額預計都會達到兩位數增長。其中,《湖南日報》今年的利潤預計可以增長1000多萬元,利潤增幅達到75%左右。
《陜西日報》的廣告額在連續幾年都取得15%以上增長的情況下,今年預計又可實現15%以上的增長,廣告額力爭沖到7000萬元以上。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位于陜西的《陜西日報》、《華商報》、《西安晚報》的廣告都有10%以上的增長。其中,一直在西部處于領先位置的《華商報》今年的表現更為堅挺,今年9月底,陜西房地產的廣告大副增長,某地產公司一下子投了3000多萬元的廣告,《華商報》一家就拿到90%以上的份額。
評述:對2009年的中國報業廣告而言,一線城市受沖擊最大,二線城市相對平穩,中西部地區報業出人意料、亮點最多。這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很大程度上還不是外向型的,也就是說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偏小有直接關系,也與中西部地區報業的努力密不可分。(中國廣告協會報刊委員會主任 梁勤儉)
策略:活動頻頻提人氣
對媒體而言,在品牌的塑造中,出現“頻率”是重要的一環。因此,活動多也成了今年報業的一大特色。
首先以報業大省浙江為例,《金華日報》今年上半年共策劃活動25個,增加收入800多萬元。《衢州日報》主要針對薄弱環節加強策劃活動,使報社上半年的廣告收入增長了12%,多元經營收入增長了28%。過去,當地的房地產廣告80%在廣電,通過策劃活動,今年房地產廣告80%都留在了《衢州日報》。其中,報社組織的房博會不僅使房產商的銷售收入達到了2.5億元,也讓報社獲得了200多萬元的廣告收入。溫州日報報業集團今年前3個月的廣告經營形勢非常不好,經過幾個大型活動,特別是通過策劃房產廣告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溫州人不做房產廣告的習慣,也帶動了集團廣告收入的大幅增長。
面對房地產廣告積極開展活動的還有《海南日報》。根據當地房地產廣告大量外流的情況,《海南日報》果斷作出決策,專門成立了房地產策劃營銷中心。營銷中心很快搭建了兩個聯盟:一個是海南房地產商的聯盟,一個是房產主要銷地的媒體聯盟。隨后,營銷中心先是在三亞辦房展,7天時間成交量達1億多元,隨后又連續策劃了北方房地產展,在哈爾濱、太原、大同等地舉辦。這一系列活動都收入頗豐。僅房地產一項,《海南日報》營銷中心今年就會有近2000萬元的收入。到目前為止,《海南日報》前三季度廣告的增幅為10%左右。
與此同時,許多黨報紛紛抓住2009年國慶60年、社慶60年的契機,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使得人氣和廣告都大幅上升。《常州日報》的社慶60年廣告收入達到1000萬元;《湖南日報》社慶前后共組織了60版,社慶廣告收入達到1200萬元。這些數字在中國廣告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評述:從一些大事件中可以看出,報紙作為唯一沒有轉播功能的媒體卻依然博得受眾青睞,這說明報業多年來積蓄的權威性、貼近性在關鍵時刻仍是很好的黏合劑。報紙會依靠這么多年積累的品牌力量在危機中運營下去。(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所長 唐緒軍)
果敢:艱難之處巧轉身
在報業這個所謂的寒冬,有著30年歷史、曾書寫無數輝煌的《市場報》?耍]完全退出歷史舞臺,而是變為市場報網絡版。這意味著《市場報》成為我國首份放棄印刷出版而轉為網絡出版的報紙。
《市場報》創刊于1979年,銷量最好時曾達到85萬份左右。進入上世紀90年代,報紙銷量是20多萬份;到了被稱為報業“第一個寒冬”的2005年,發行已不足10萬份;到?,發行只有3萬份左右。面對新的媒介生態環境,《市場報》果敢轉身,不再在紙張、發行等方面繼續“燒錢”,變為網絡發行。
現在市場報網絡版由《中國能源報》管理,而《中國能源報》已經是獨立事業法人的身份,下一步的目標是轉企。這意味著市場報網絡版也開始真正與市場面對面了。
另一個變化很大的報紙也在北京,是《北京晨報》。11月18日,《北京晨報》“大變臉”:由對開“大報”變成了4開“小報”,也就是說,它的報型和早報市場的《京華時報》、《新京報》一樣了。此次改版改型,意味著一度讓人感覺漸行漸遠的《北京晨報》重新沖回北京的早報市場,參與競爭。改版不足一個月,該報在零售市場的銷售情況明顯好轉,零售量已為改版前的兩倍。
評述:金融危機只是外因,我們要看到,報紙本身已經到了轉型期。報紙的物理發行量會減少,但是要發揮公信力、權威性等優勢的作用。衰弱的是“紙”,而壯大的會是“報”。(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所長 唐緒軍)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如何喚醒中國報紙的第二春?
數字技術背景下報業價值的檢視與思考
強強聯合 打造報網深度合作平臺
|
|
下雨滯銷,減少印量報刊亭 |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