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承載之重與承受之輕
2009-10-23 11:53 來源:國際金融報 傅光云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創業板作為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專為暫時無法登陸滬深主板的眾多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它為眾多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又急需資金支持的中小民營企業提供了最佳融資捷徑。
【我要印】訊:10月23日,在一片熱議聲中,創業板終于熱熱鬧鬧開門,不過和其他企業開業有所不同,按照安排,28家首批接受惠顧的企業的開市時間被確定在一個星期后,也就是10月30日。
中國證監會的此種安排,雖然令人感到奇怪,但細想之下,卻蘊含著值得玩味的智慧,因為它至少能起到以下幾方面的積極效果。
首先,中國人講究開門紅。開門紅意味著今后的事業能紅紅火火,而創業板作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新里程碑”,意義重大。不過,雖然從目前各方反應來看,準備投機創業板的資金不在少數,創業板開市當天砸板的可能性不大,但隱患卻并非沒有——28家創業板公司平均發行價高達25.43元,最高發行價60元,平均市盈率有56.6倍,最高市盈率82.22倍之多。不少業內人士擔心,如此高的“市盈率”可能引發大規模股價破發。為防止這種“萬一”風險,中國證監會因此作出了上述巧妙安排,開板不開市,無股可炒,風險就等于零,能百分之百確保開門紅。
其次,延后一星期開市,也可以為持續升溫的創業板再點一把火。最近,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就表示,中國證監會將嚴密監控,堅決杜絕創業板過度炒作和股價操縱行為。他同時提示投資者,創業板風險較大,入市須謹慎。為了體現中國證監會的“認真”,其特意強調,開市之后將實行三檔停牌制,堅決防止過度炒作股價。但筆者認為,炒新一直是中國投資者最樂之事,煎熬了許久的中國股民,勢必對“遲來的暴發機會”更加饑渴,而風險警示之聲只怕多半是左耳進右耳出,會更加熱情地投入到“炒創”的大業之中。
在領略了中國證監會高管的深謀遠慮后,對于創業板今后的前景和使命,筆者同樣抱極大的期望。隨著創業板的開板,筆者深刻地感受到,目前關于它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來輿論紛紛。而且,各有取向,不經風雨,難有共識。比如,有朋友表示將堅決地參與開市首日炒作的同時,另一些朋友卻明確地表示,“自己主板都沒炒好,哪里還敢玩創業板”。
不可否認,雖然我們的創業板號稱經歷了“十多年磨煉與等待”,但依然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上市審批制度、交易規則、定位模糊等等,但既然我們把它推出來了,就沒理由不把它搞好。畢竟,筆者認為,它才是中國最有可能真正成為代表資本市場化配置的急先鋒,是中國資本市場化的最好實踐者。
此前,中國證券市場最為人詬病之一的問題,就是定位問題。在許多業內外人士看來,中國的股市,是為解決國企轉制而設立,是借民間資本之力量壯大國企。不過,創業板的設立,或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
創業板作為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專為暫時無法登陸滬深主板的眾多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它為眾多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又急需資金支持的中小民營企業提供了最佳融資捷徑。有分析預測,隨著28“星宿”的集體上市,中國將一下子多出數十位億萬富翁。這一方面反映了投資者對這些中小企業高成長的熱切期望;另一方面,更多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的市場供求因素影響。
事實上,我國有6000多萬家中小企業,這些企業中,不乏優質企業,我們雖不能渴求這些優質企業一下子都跑到創業板上市,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企業創始人,都夢想通過創業板融資,把企業做強做大。“108家太少,中國的創業板沒有1000家是不成規模的。”雖然這帶有調侃的味道,但扶持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實則是必由之路。
在經歷了那么多風風雨雨之后,既然我們已選擇了推出創業板,那就意味著中國證監會沒有退路,必須知難而上,有決心、有信心、更有義務和責任搞好創業板,這也將繼續拷問著管理者的智慧。不過,在筆者看來,中國證監會接下來需要做的更多的,恐怕是要在嚴格監督、控制風險的同時,在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下,不斷聽取意見,不斷完善創業板各項制度,使其少受些詬病,真正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化配置的平臺,成為中國廣大投資者與企業共贏的平臺。
創業板轟轟烈烈地來了,千萬不能“悄悄地去,揮一揮衣袖,又帶走一片新傷”。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