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民工荒偽命題:企業短期焦慮與城市產業戰略的博弈
2009-09-29 10:42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李明峰 責編:嚴影
- 摘要:
- 林江還認為,“民工荒”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東莞部分應該轉移出去的產業和企業還沒有完全到位,同時新興的產業又未能迅速占據主流的產業格局,否則,東莞當前出現的應該不是“民工荒”,而是高層次的“人才荒”。
【我要印】訊:最近幾個月,在“世界工廠”東莞的32個鎮街,到處可以看到許多“廠房招租”的廣告牌,同時也隨處可見工廠在門口掛出“大量招聘普工”的橫幅。
9月5日,位于東莞長安鎮的東莞匯安人才市場舉辦了制造業專場招聘會,11000多個招聘崗位,卻只有4100多人進場求職,印證了東莞“民工荒”的真實存在。
由于吸納大量普工的通常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許多人擔心的是,這種“民工荒”會不會影響到東莞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那些本該在金融危機的外部機制倒逼下被調整和轉移的企業是否又獲得了茍延殘喘的空間?
有學者指出,東莞的“民工荒”是一個偽命題,是企業因季節性生產旺季來臨而產生的短期用工焦慮:大量招工只是應對短期訂單增加的權宜之計,“大量招普工”卻并不是“大量招長期普工”。
短期訂單回升
東莞市勞動局的相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東莞市勞動力市場求人倍率僅為0.75(相當于一個求職者對應0.75個招聘職位),多年來首次降到1以下。但4月份開始恢復到1.34并逐月上升,到8月的第一周,求人倍率已經上升至1.51。
與求人倍率對應的,是東莞多個行業的產值增速回升,短期訂單亦明顯增加。
“紡織服裝企業普遍都存在大量招聘普工的現象,直接的原因是隨著幾個重要節日,像國慶節、圣誕節和元旦的到來,進入了傳統的生產旺季。”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陳耀華對CBN記者表示。
陳耀華分析,不少紡織服裝企業所接的訂單都是交貨期很急的短期訂單,這種短期訂單并不能給企業長期擴大生產的信心,許多企業的招工都是為短期加班加點趕貨,而并非長期措施。
農民工對企業的這種心態很了解,因此對于進廠工作的穩定性和保障持謹慎態度,這種態度,則進一步加劇了“民工荒”。
普工待遇多年未有大的提高
“雖然說確實有很多工廠委托我們招聘大量普工,但是給出的工資與往年相比并沒有多大的改變。很多企業都只是勉強達到往年的生產規模,工人工資明顯提升并不現實。”厚街勞務大市場一位鞋業招聘事業部主任對CBN記者表示。
從該市場現場的一些招聘信息來看,大量招聘普工的企業,其工資模式通常為“底薪+加班費+全勤獎”,所給出的工資大都為:基本底薪770元/月,周一至周五加班費為6.64元/時,周六、日加班費為8.85元/時。
龍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梁麟表示,該廠的生產已經恢復了正常的增長,普工的平均工資大概是1200元一個月左右,總的來說,工資標準比往年提高了一點。而龍昌玩具廠,是在東莞乃至全球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玩具廠。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對工資待遇和生產條件的不滿意,農民工流動性也非常強。
龍運鞋業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很多鞋企每個月都在招聘,有時候這個月招100人,下個月還能留下50個就不錯了。有些企業甚至提出,如果員工能在企業呆上半年,以后每個月工資增加30~50元,但效果并不明顯。
為了維持工廠的生產進度,不少工廠選擇了委托人才市場或者人力資源開發公司長期大量招聘工人,以解決工人不斷輪換的問題。
落后產能的集體呻吟
“我認為‘民工荒’是落后產能即將退出東莞之前的集體呻吟,人往高處走,越是沒有吸引力的產業和企業,越難招人。”東莞當地的一位學者對CBN記者感慨,東莞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長期靠低廉的用工成本來維持發展的道路已經越走越窄。
從厚街勞務大市場的招聘信息來看,大量招收普工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鞋類、手袋皮具業、家具林業類、紡織制衣類、紙品印刷類和電子電器類。這些,都是我們所熟悉的東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
9月11日,東莞市常務副市長冷曉明在接受CBN記者專訪時表示,從此次金融危機對東莞的沖擊來看,受影響最嚴重的是用工多、科技含量低、傳統型的中小企業,東莞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先進制造業邁進的決心不會改變。
“不能因為企業短期的用工緊張就放緩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東莞市政府特約顧問、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認為,利用危機把落后的產業、企業或提升或調整轉移出去,這正是東莞產業結構調整所努力的方向,對于部分高喊招工難的企業,也許本身就證明該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不強。
林江還認為,“民工荒”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東莞部分應該轉移出去的產業和企業還沒有完全到位,同時新興的產業又未能迅速占據主流的產業格局,否則,東莞當前出現的應該不是“民工荒”,而是高層次的“人才荒”。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2009年第5屆中國東莞國際印刷包裝工業博覽會
拖車司機“告贏”東莞玖龍紙業公司
造紙技術創新平臺廣東東莞中堂竣工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