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業:蛻變路上無奈之舉
2009-09-27 09:48 來源:中國包裝網 責編:劉文越
【我要印】訊: 從2007年起,根據國家節能減排的相關政策,全國大批不合格的造紙廠被當地政府關停,這導致紙張供應量減少,國內紙產品供不應求,成品紙價格上漲,下游印刷業受此影響業務萎縮,甚至破產。
從今年6月份的市場反映來看,經過短暫的調試后,國內紙業市場供求已經逐步趨于平穩。但是,面對國際原料價格上漲、國內環保政策緊縮等現實,那些存活下來的造紙企業仍面臨重重考驗。
產業結構仍需優化
目前,在世界上先進造紙工業國家中,造紙原料構成木漿比例占90%以上。而中國造紙行業原料構成中,木漿僅占不到20%的比例。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共有一萬多家造紙企業,其中90%以上為一萬噸以下的小廠,生產原料主要以草漿為主。這不僅限制了造紙業向規;⒓s化發展的步伐,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進入新世紀,中國開始加大環保的力度,關閉了大量的小型造紙廠。到2007年末,中國造紙企業數量下降到3600多家,平均規模為1.4萬噸。
國內造紙行業專家劉濤認為:“我國造紙業與國外造紙業相比較,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產業結構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國外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木漿,木漿造紙不僅節能、污染易于處理,木漿造出的紙質量也相對較高;而我國造紙的主要原料是非木漿占絕大多數,其中污染較為嚴重的草漿造紙占絕對多數。”
目前,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市場需求量旺盛,所以,對于國內造紙企業來說,未來發展空間不能小視。
隨著國內造紙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對木漿的需求量也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但是,我國造紙木漿大部分依靠進口。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木漿進口量從2000年的335萬噸逐步增加到2007年的838.6萬噸,年平均增幅達到22%,遠遠超過同期中國紙業的產量和消費量的增長速度。2006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進口木漿最多的國家,占世界凈進口量的20.6%。
但是另一方面,世界市場木漿總體的供應量增幅卻不大。近年來,世界主要木材出口國都在縮減本國的木材出口量,供求關系出現巨大缺口。
“過分依賴進口木漿,也不是造紙業發展的長久之計。”業內人士孫國慶在接受網絡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中國的一些造紙企業也在借鑒國外發達國家成功經驗,搞林紙結合漿紙一體化工程,這或許是個突破口。”
林紙一體化之路艱難曲折
縱觀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林紙一體化模式在美國和瑞典都取得明顯成效。美國木漿造紙產量占全世界的1/3,但是美國森林的蓄積并沒有因為造紙產量的增加而減少,反而在客觀上促進了造紙技術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森林資源的過渡破壞。瑞典是一個造紙發達的國家,但是在近100年的時間里,瑞典的林木生長量卻增加了2倍。
目前,中國造紙林紙一體化項目主要集中在南方和東北的一些林區。
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由于相關體制不完善、企業急功近利等原因,雖然林紙一體化倡導推行至今已有7年,但是成效卻并不明顯,甚至還出現了部分企業破壞了當地原有的森林資源的情況。
印尼的金光APP是最早在中國推行林紙一體化的造紙企業之一。早在1995年和1997年,就分別與云南省和海南省簽署相關協議進行培育人工林,推行林紙一體化。但在2004年,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就發布公告,紕漏金光APP在云南毀林的事實。2005年,國內一些媒體又曝光其在海南省毀林的事實。
然而,破壞生態平衡的不僅金光APP一家。在北方一些生態比較脆弱的地方,一些造紙企業打著種植沙柳、造福生態的旗號獲得有關部門的審批,在一些水資源貧乏的地區建立造紙企業,其實質與金光同出一轍。不同的是金光APP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豐富、物美價廉、甚至免費的原材料,而這些企業是為了逃避環保政策的高壓。
在中國,林紙一體化也許是個很好選擇,但是更多的是來自各方面的質疑和詫異的目光。而且,在林紙一體化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面臨著眾多的困難。
目前,一大批國內外造紙巨頭在中國的云南、廣西和江蘇等地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包括印尼金光APP、芬蘭芬歐匯川和國內的晨鳴、玖龍等行業龍頭。但毀林的悲劇是否會被重復?地方政府的執法能力和企業的良知在利益面前是否經得起考驗?還有待觀察。
環保促使造紙業艱難轉型
近年來,國家對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強,一些原本沒有安裝污水處理設備或者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企業,開始有意識地去積極配合國家的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國共關閉小造紙廠2000多家,一大批產能不足和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被政府強行關停。大部分企業認識到,企業要發展生存下去,環保這一關必須得過。一些原本沒有安裝污水處理設備的企業開始著手修建污水處理廠,一些原本處理能力不足和處理不徹底的企業開始著手改進污水處理設備,力求在這輪競賽中站住腳跟。
“為了治理污水,我們的錢花了無數了。”說起公司的環保問題,河北玉晶集團紙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晶紙業)的武經理顯得頗有些無奈,“張家口市里專家來視察給我們公司推薦一套污水處理設備,說是保證能徹底處理掉污水,我們花幾百萬上了一套。但是,河北省里的專家來看了以后說不行,這套設備已經過時,目前剛出來一種新設備處理效果比這套好。專家說行我們就上一套,結果又花費上千萬元?墒牵髞肀本⿲<铱戳撕笳f,這套設備還不完善,需要購置新的配套設施。我們又去購買了新的配套設施。為了過環保這一關,我們把老本都賠出去了。”
玉晶紙業當初進入張家口沽源縣的時候并沒有想到今天會遇到這么多麻煩。“如果不是已經投入大量資金在里面,我們早就撤出來了,現在公司生產已經三年了,連成本都維持不了,只能硬著頭皮干下去。”武經理告訴記者。
據武經理介紹,玉晶紙業是當地政府招商引資企業,2005年開始建設,2006年9月開始生產。當初招商引資的時候,當地政府并沒有對環保問題作太多的要求,只要企業能上馬,一切都好說。所以,開始生產的時候,大部分的污水經過簡單的處理,排放到了企業遠處的鹽堿地。
但是,隨著國家對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大,當地政府和企業都意識到,如果企業要長期生存發展,就必須在環保問題上下大力度。
2007年開始,玉晶紙業開始著手建立完善的污水處理設備,但是由于受限于各種因素,污水處理廠進展一直相當緩慢,污水得不到有效地、全面地處理。直到今年6月份,一套幾經完善的污水處理設備才真正投入使用,也使得久困于環保漩渦中的玉晶紙業逐步走上正常發展軌道。
同玉晶紙業一樣,全國許多的企業也曾經面臨同樣的艱難抉擇。要想長期發展,造紙企業必須做出選擇,要么被強行關停,要么擴大產能、完善環保設施,配合國家的宏觀調控。
內蒙古一家造紙企業負責人吉曉軍告訴網絡報記者:“一些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由于長期受到地方政府的特別呵護,習慣了長期污水直排模式,國家突然加大環保執法力度,企業的思維模式一下很難轉變過來。
在這之前,有的造紙廠根本就沒有環保這個概念。雖然,最初的時候不適應,但是為了企業生存,你必須去適應、去轉型。”
造紙企業將何去何從?
國際造紙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已經成為造紙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大難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意味著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不過,就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同時,成品紙的價格也在穩步上揚,兩者基本可以抵消成本帶來的壓力。
另一方面的壓力來自于環保的壓力。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對環保執法力度不斷加強,生產企業不得不在環保方面投入更多,不僅改造安裝污水處理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污水處理廠日常的運行成本也相當高,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魏冰告訴網絡報記者:“如果保證環保設備全天候足額運行,企業做到完全消除污染,環保這一項便可能消耗掉企業純利潤的一半,造紙業本來就是一個薄利行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小企業根本實現不了盈利,就是整個造紙業也只能通過擴大產能和聯合重組來抵御成本壓力。”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計劃在“十一五”期間淘汰650萬噸落后產能。“雖然,這對部分企業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但是對于中國整個造紙行業來說卻是個好事,劣質企業數量和落后產能數量減少,不僅有利于我們造紙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也有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魏冰如是說,“關鍵就是要看企業能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如果認識到這一點,就要早行動。其實,目前中國的現狀,對于造紙業來說,是一個發展壯大的好時機,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機遇。”
內蒙古上都紙業的前身只是個規模不大的小造紙廠,曾屢次因為環保問題而被政府部門責難、關停。“以前環保的問題我們也想搞,但是企業規模有限,面對的問題也很復雜,一方面由于資金缺乏,企業利潤根本不足以維持污水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小型的污水處理設備處理不徹底,如果建大型污水處理廠,我們還沒有那么多污水,即便運行,也只能空轉,這部分支出企業根本沒法承受。”該企業的負責人孫先生告訴網絡報記者,“但是后來,隨著國家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我們也認識到,在造紙這一行業,如果你想做下去,你就必須得做強做大,小打小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2005年3月,投資3億多的上都紙業有限公司成立,全部建成后,產能達6.8萬噸。并投資一個多億建設了配套的污水處理廠。
“其實,目前的形式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從國際方面看,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于主要供應內部市場的國內造紙企業來說,沒有太多不利影響,相反我國大部分木漿依賴進口,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原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從國內方面看,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強,促進了我國造紙業產業結構和品質的升級,同時,國內紙業市場持續旺盛,為造紙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很好機會。”吉曉軍說。
“林紙一體化是個很好的模式,政府要在其中起主導作用,實施過程中監管不能缺失,如果任由企業自己去搞,這條路肯定走不長,還會對生態造成巨大的破壞。目前,我國實施這一項目主要是幾家外資企業和國內造紙龍頭企業,而大部分企業由于自身實力弱小,根本沒有力量去做。這就需要我國的造紙企業進一步聯合或者重組。”吉曉軍認為。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從今年6月份的市場反映來看,經過短暫的調試后,國內紙業市場供求已經逐步趨于平穩。但是,面對國際原料價格上漲、國內環保政策緊縮等現實,那些存活下來的造紙企業仍面臨重重考驗。
產業結構仍需優化
目前,在世界上先進造紙工業國家中,造紙原料構成木漿比例占90%以上。而中國造紙行業原料構成中,木漿僅占不到20%的比例。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共有一萬多家造紙企業,其中90%以上為一萬噸以下的小廠,生產原料主要以草漿為主。這不僅限制了造紙業向規;⒓s化發展的步伐,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進入新世紀,中國開始加大環保的力度,關閉了大量的小型造紙廠。到2007年末,中國造紙企業數量下降到3600多家,平均規模為1.4萬噸。
國內造紙行業專家劉濤認為:“我國造紙業與國外造紙業相比較,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產業結構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國外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木漿,木漿造紙不僅節能、污染易于處理,木漿造出的紙質量也相對較高;而我國造紙的主要原料是非木漿占絕大多數,其中污染較為嚴重的草漿造紙占絕對多數。”
目前,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市場需求量旺盛,所以,對于國內造紙企業來說,未來發展空間不能小視。
隨著國內造紙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對木漿的需求量也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但是,我國造紙木漿大部分依靠進口。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木漿進口量從2000年的335萬噸逐步增加到2007年的838.6萬噸,年平均增幅達到22%,遠遠超過同期中國紙業的產量和消費量的增長速度。2006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進口木漿最多的國家,占世界凈進口量的20.6%。
但是另一方面,世界市場木漿總體的供應量增幅卻不大。近年來,世界主要木材出口國都在縮減本國的木材出口量,供求關系出現巨大缺口。
“過分依賴進口木漿,也不是造紙業發展的長久之計。”業內人士孫國慶在接受網絡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中國的一些造紙企業也在借鑒國外發達國家成功經驗,搞林紙結合漿紙一體化工程,這或許是個突破口。”
林紙一體化之路艱難曲折
縱觀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林紙一體化模式在美國和瑞典都取得明顯成效。美國木漿造紙產量占全世界的1/3,但是美國森林的蓄積并沒有因為造紙產量的增加而減少,反而在客觀上促進了造紙技術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森林資源的過渡破壞。瑞典是一個造紙發達的國家,但是在近100年的時間里,瑞典的林木生長量卻增加了2倍。
目前,中國造紙林紙一體化項目主要集中在南方和東北的一些林區。
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由于相關體制不完善、企業急功近利等原因,雖然林紙一體化倡導推行至今已有7年,但是成效卻并不明顯,甚至還出現了部分企業破壞了當地原有的森林資源的情況。
印尼的金光APP是最早在中國推行林紙一體化的造紙企業之一。早在1995年和1997年,就分別與云南省和海南省簽署相關協議進行培育人工林,推行林紙一體化。但在2004年,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就發布公告,紕漏金光APP在云南毀林的事實。2005年,國內一些媒體又曝光其在海南省毀林的事實。
然而,破壞生態平衡的不僅金光APP一家。在北方一些生態比較脆弱的地方,一些造紙企業打著種植沙柳、造福生態的旗號獲得有關部門的審批,在一些水資源貧乏的地區建立造紙企業,其實質與金光同出一轍。不同的是金光APP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豐富、物美價廉、甚至免費的原材料,而這些企業是為了逃避環保政策的高壓。
在中國,林紙一體化也許是個很好選擇,但是更多的是來自各方面的質疑和詫異的目光。而且,在林紙一體化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面臨著眾多的困難。
目前,一大批國內外造紙巨頭在中國的云南、廣西和江蘇等地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包括印尼金光APP、芬蘭芬歐匯川和國內的晨鳴、玖龍等行業龍頭。但毀林的悲劇是否會被重復?地方政府的執法能力和企業的良知在利益面前是否經得起考驗?還有待觀察。
環保促使造紙業艱難轉型
近年來,國家對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強,一些原本沒有安裝污水處理設備或者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企業,開始有意識地去積極配合國家的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國共關閉小造紙廠2000多家,一大批產能不足和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被政府強行關停。大部分企業認識到,企業要發展生存下去,環保這一關必須得過。一些原本沒有安裝污水處理設備的企業開始著手修建污水處理廠,一些原本處理能力不足和處理不徹底的企業開始著手改進污水處理設備,力求在這輪競賽中站住腳跟。
“為了治理污水,我們的錢花了無數了。”說起公司的環保問題,河北玉晶集團紙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晶紙業)的武經理顯得頗有些無奈,“張家口市里專家來視察給我們公司推薦一套污水處理設備,說是保證能徹底處理掉污水,我們花幾百萬上了一套。但是,河北省里的專家來看了以后說不行,這套設備已經過時,目前剛出來一種新設備處理效果比這套好。專家說行我們就上一套,結果又花費上千萬元?墒牵髞肀本⿲<铱戳撕笳f,這套設備還不完善,需要購置新的配套設施。我們又去購買了新的配套設施。為了過環保這一關,我們把老本都賠出去了。”
玉晶紙業當初進入張家口沽源縣的時候并沒有想到今天會遇到這么多麻煩。“如果不是已經投入大量資金在里面,我們早就撤出來了,現在公司生產已經三年了,連成本都維持不了,只能硬著頭皮干下去。”武經理告訴記者。
據武經理介紹,玉晶紙業是當地政府招商引資企業,2005年開始建設,2006年9月開始生產。當初招商引資的時候,當地政府并沒有對環保問題作太多的要求,只要企業能上馬,一切都好說。所以,開始生產的時候,大部分的污水經過簡單的處理,排放到了企業遠處的鹽堿地。
但是,隨著國家對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大,當地政府和企業都意識到,如果企業要長期生存發展,就必須在環保問題上下大力度。
2007年開始,玉晶紙業開始著手建立完善的污水處理設備,但是由于受限于各種因素,污水處理廠進展一直相當緩慢,污水得不到有效地、全面地處理。直到今年6月份,一套幾經完善的污水處理設備才真正投入使用,也使得久困于環保漩渦中的玉晶紙業逐步走上正常發展軌道。
同玉晶紙業一樣,全國許多的企業也曾經面臨同樣的艱難抉擇。要想長期發展,造紙企業必須做出選擇,要么被強行關停,要么擴大產能、完善環保設施,配合國家的宏觀調控。
內蒙古一家造紙企業負責人吉曉軍告訴網絡報記者:“一些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由于長期受到地方政府的特別呵護,習慣了長期污水直排模式,國家突然加大環保執法力度,企業的思維模式一下很難轉變過來。
在這之前,有的造紙廠根本就沒有環保這個概念。雖然,最初的時候不適應,但是為了企業生存,你必須去適應、去轉型。”
造紙企業將何去何從?
國際造紙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已經成為造紙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大難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意味著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不過,就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同時,成品紙的價格也在穩步上揚,兩者基本可以抵消成本帶來的壓力。
另一方面的壓力來自于環保的壓力。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對環保執法力度不斷加強,生產企業不得不在環保方面投入更多,不僅改造安裝污水處理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污水處理廠日常的運行成本也相當高,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魏冰告訴網絡報記者:“如果保證環保設備全天候足額運行,企業做到完全消除污染,環保這一項便可能消耗掉企業純利潤的一半,造紙業本來就是一個薄利行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小企業根本實現不了盈利,就是整個造紙業也只能通過擴大產能和聯合重組來抵御成本壓力。”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計劃在“十一五”期間淘汰650萬噸落后產能。“雖然,這對部分企業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但是對于中國整個造紙行業來說卻是個好事,劣質企業數量和落后產能數量減少,不僅有利于我們造紙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也有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魏冰如是說,“關鍵就是要看企業能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如果認識到這一點,就要早行動。其實,目前中國的現狀,對于造紙業來說,是一個發展壯大的好時機,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機遇。”
內蒙古上都紙業的前身只是個規模不大的小造紙廠,曾屢次因為環保問題而被政府部門責難、關停。“以前環保的問題我們也想搞,但是企業規模有限,面對的問題也很復雜,一方面由于資金缺乏,企業利潤根本不足以維持污水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小型的污水處理設備處理不徹底,如果建大型污水處理廠,我們還沒有那么多污水,即便運行,也只能空轉,這部分支出企業根本沒法承受。”該企業的負責人孫先生告訴網絡報記者,“但是后來,隨著國家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我們也認識到,在造紙這一行業,如果你想做下去,你就必須得做強做大,小打小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2005年3月,投資3億多的上都紙業有限公司成立,全部建成后,產能達6.8萬噸。并投資一個多億建設了配套的污水處理廠。
“其實,目前的形式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從國際方面看,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于主要供應內部市場的國內造紙企業來說,沒有太多不利影響,相反我國大部分木漿依賴進口,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原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從國內方面看,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強,促進了我國造紙業產業結構和品質的升級,同時,國內紙業市場持續旺盛,為造紙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很好機會。”吉曉軍說。
“林紙一體化是個很好的模式,政府要在其中起主導作用,實施過程中監管不能缺失,如果任由企業自己去搞,這條路肯定走不長,還會對生態造成巨大的破壞。目前,我國實施這一項目主要是幾家外資企業和國內造紙龍頭企業,而大部分企業由于自身實力弱小,根本沒有力量去做。這就需要我國的造紙企業進一步聯合或者重組。”吉曉軍認為。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