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書長盛不衰引進多 數原因致國產童書難產
2009-09-02 09:46 來源:楚天都市報 作者:范寧 責編:樂軒
- 摘要:
- 若探究這些童書的“年齡”,你恐怕要大吃一驚!比利時的經典童書《藍精靈》、《瑪蒂娜》,德國科普童書《什么是什么》都已經暢銷50余年,而小狗史奴比系列童書,多年前就推出了“黃金50年”紀念版。上述作品全球總銷量均超過千萬冊。
【我要印】訊:第一頁是一只雞蛋,蓋上一張膠片之后,第二頁就有一只小雞“破殼而出”……8月27日在國內正式發布的法國童書《第一次發現》,用這種富有變化和想象力的方式,將大千世界展現在孩子面前。這套書號稱法國童書的“國寶”,1989年首版以來暢銷至今,而當時在中國常見的許多國產兒童讀物,現在已然不見足跡。
外國童書長盛不衰
若探究這些童書的“年齡”,你恐怕要大吃一驚!比利時的經典童書《藍精靈》、《瑪蒂娜》,德國科普童書《什么是什么》都已經暢銷50余年,而小狗史奴比系列童書,多年前就推出了“黃金50年”紀念版。上述作品全球總銷量均超過千萬冊。
“這些童書自成體系,善于創新,所以長盛不衰。”接力出版社童書編輯馮海燕說,如《第一次發現》定位于2至8歲的孩子閱讀,每增加一歲,內容都不同;又如《藍精靈》中,101個藍精靈既機智勇敢又容易糊涂犯錯,“這些童書里包含著許多普世價值,讓普通人容易接受。”
國產童書難以流傳
在兒童文學作家徐魯眼中,國產童書也曾風光不已,如1961年出版的《十萬個為什么》,曾是好幾代中小學生的必讀書,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百科類讀物也在孩子中熱門一時,但進入90年代后期至今,國產童書漸漸風光難續。
“國產童書的品牌意識近些年才建立起來,很多童書制作粗糙,很容易被取代。”徐魯還說,一些出版社“喜新厭舊”,不斷開發新的童書,忽視已有作品的維護,造成國產童書難以沉淀出好作品。
馮海燕認為,過去人們誤讀了童書,“以為把大百科全書減少一些字,多放一些圖,就適合孩子閱讀,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徐魯也說,過去常把童書當成宣傳教育的工具,缺少一些恒久性的內容,“急功近利的讀物是難以誕生經典童書的。”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六一兒童節:切開童書出版市場的大蛋糕
童書印刷出版“錢”景看好 市場空間巨大
重拾童書插畫的文本精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