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造紙術在富陽村寨“復活”
2009-06-12 09: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編:任蓓
【編者按:“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一千九百多年前,中國東漢時期的蔡倫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制成了“蔡侯紙”,而如今,在杭州富陽市靈橋鎮有著一個“活著的造紙博物館”,該鎮蔡家塢村至今仍沿襲著古代造紙生產的工序和方法,一百多年代代相傳!
【我要印】“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一千九百多年前,中國東漢時期的蔡倫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制成了“蔡侯紙”,而如今,在杭州富陽市靈橋鎮有著一個“活著的造紙博物館”,該鎮蔡家塢村至今仍沿襲著古代造紙生產的工序和方法,一百多年代代相傳。
近年來,人們對文化遺產的認識逐漸深刻,保護文化遺產成為了中國及世界的共識。2006年,小源元書紙等富陽竹制作技藝被國務院確定為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靈橋鎮蔡家塢村,砍竹、斷青、搗紙、制漿、撈紙、榨紙、烘紙等全套手工造紙工藝一應俱全。因此,面對著古韻流淌的做紙工藝,越來越多的都市人愿意在群山環繞的青翠竹中一試身手,挽起雙臂當一回制紙工。
2009年6月13日是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當地學校在“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將教學搬到了這個有著幾百年造紙歷史的“博物館”,讓學生們體驗了造紙術的23道工序,從竹子砍伐、放竹,到去青,然后再浸泡到制漿,同學們都親力親為,受益匪淺。“以前只能在書本上學習了解這樣的知識,像今天這樣能走進造紙博物館,對我們來說很難得,也很有幫助。像這么好的文化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需要我們去傳承,我會盡自己的義務和同學們一起去好好宣傳它。”靈橋鎮禮源中學學生李柳芬興奮地說。
據當地村民介紹,傳統的造紙從原料水竹到成品紙,要經過切竹、淹竹、搗刷、制漿、撈紙、曬干、打包等多道工序,生產一張紙,大體上要經過35個工序才能完成。記者看到在蔡家塢村仍有不少村民在手工造紙,這里沿用了中國古代傳統的造紙工具,并向人們演示原始的造紙工藝過程。在這里,人們可以領略到明代宋應星在他的《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的“斬竹漂塘”、“蕩料入簾”、“覆簾壓紙”和“透火焙干”等有關造紙生產的工序和方法。
富陽市靈橋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何善洪對記者說:“靈橋孕育了源遠流長的紙文化,以及一些休閑特色資源,蔡家塢造紙博物館就是很具特色的運動休閑文化的基地,值得我們好好傳承。”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閱讀:
湖北利川發現土家原始蔡倫造紙部落
中國紙院出讓蔡倫造紙8.33%股權
新排污標準難倒寧夏7家造紙企業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