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驚現中國最早最大“古造紙作坊”(組圖)
2009-06-01 10:11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陳良
富陽宋代造紙作坊遺址全景(北向南)
遺址出土的帶有庫司銘文的碗底
遺址出土的紀年磚
【編者按:走過千年的歷史,一個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相當于3個標準足球場大的宋代造紙遺址日前在浙江省富陽市被發現!
【我要印】中國造紙方面的權威專家,曾編寫過《中國科學技術史》(造紙與印刷卷)、《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等書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科學史教授潘吉星說:“它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中國國內最早的一個造紙遺址。歐洲還處于無紙時代,富陽造紙已經非常先進,這么大的作坊,目前在世界上沒有。它應該作為國寶,列入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
驚世大作坊
中國是造紙術發源地,而浙江是竹紙的故鄉。據史料記載,從唐朝開始,浙江首先造竹紙,后來分散到各地。宋室南遷后,杭州一帶的竹紙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富陽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屬杭州市轄縣級市,距杭州市中心35公里,素有“造紙之鄉”的美譽。
2008年9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和富陽市文物館對富陽320國道改建工程沿線進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在一個離杭州約20公里的小村落高橋鎮泗洲村發現了一座造紙作坊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考古人員隨即對此處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經過發掘,研究人員發現整個作坊以一條東西向的水渠為界,水渠以北主要為攤曬場,以南則有浸泡原料的漚料池、蒸煮原料的皮鑊、漿灰水的灰漿池、舂料區、抄紙房和焙紙房等,另有石砌的道路、水井和灰坑。最南部還有一東西向古河道,兩條排水溝將古河道和水渠連接起來。
考古人員在遺址現場挖掘出瓷器、硯臺、銅錢等文物標本近3萬件。尤其令人驚喜的是,出土的器物中有不少是釉色瑩潤、制作精致的景德鎮窯青白瓷碗、鑲口瓷碗、龍泉窯粉青瓷香爐及建窯系黑釉盞等,部分瓷器底部印有“庫司”、“五”、“商”等文字,級別較高。瓷器考古專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判斷,這個作坊有官方背景,可能是專供官府或皇家用紙的造紙工場。
能夠揭示這個作坊系官方或是皇家造紙工廠的,還有諸多細節——考古人員發現,排水溝邊的石子路全是卵石鋪地,邊上精細地砌著香糕磚。而民間道路一般是無法達到這樣水平的,有的甚至可能連石頭也不會鋪。
“從出土的東西看,時代最晚是南宋時期。”秦大樹認為,這些器具質量都比較好,而最重要的一件東西,無疑是刻有“大中祥符二年九月二日記”銘文的方磚。這種在作坊中刻字記事的做法十分罕見,它清楚地表明該造紙作坊最遲在北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即公元1009年)就已存在,距今已整整1000年,把我國有據可查的造紙作坊的歷史至少往前推進了359年。
“京都狀元富陽紙”
其實,在遺址挖掘之初,由于陸續發現了水井、排水溝等設施,考古人員誤認為這里不過是一個宋代村落遺址。但后來又陸續發現了紅燒土,讓大家產生了懷疑:這個遺址會不會與造紙有關?畢竟遺址的發現地富陽,離當時的南宋都城臨安特別近,是歷史上有名的“造紙之鄉”。
考古人員通過現場遺留的已經炭化發黑的竹子和漚竹的石灰,以及實驗室檢驗出的造紙纖維,最終判斷這里出產竹紙。這一結論也與當地傳統的造紙文化相符。
據史料記載,富陽很早就開始用嫩竹為原料生產土紙,名曰“竹紙”。到了宋代,當地竹紙之一的元書紙更以“制作精良、品質精粹、光滑不蠹、潔白瑩潤”而被譽為“紙中上品”。
坑邊紙、斗方、桑皮紙、綿紙、桃花紙、蠶種紙、雨傘紙……這些代表了富陽土紙曾經“一紙風行天下”的繁榮,“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描繪的就是富陽竹紙的盛況和精湛的造紙工藝。
造紙在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這個歷史到現在還在延續……
2006年5月,富陽竹紙制作技藝被文化部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富陽的紙業依舊繁華,當地規模以上造紙企業有300多家,從事造紙業的人數近10萬人。2004年,富陽被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認定為“中國白板紙基地”。
再現“宋代造紙廠”風采
2008年11月10日,黃景略、張忠培、徐萍芳等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及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曹錦炎所長在對造紙遺址進行實地考察后認為,這是個宋代造紙作坊遺址,也是目前我國所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造紙作坊遺址。
2009年2月28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蘇榮譽和潘吉星、秦大樹等考古專家,在富陽泗洲宋代造紙作坊遺址座談會上一致認為,泗洲宋代造紙遺址的發現,是對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的一個重要實證,具有重大的歷史文化和科研價值。
鑒于遺址的重大考古價值,一個如何更好地保護遺址的問題,很快擺在了當地政府和老百姓面前。
浙江省文物局有關負責人多次到現場指導工作,杭州市市委書記對遺址的保護工作做出了批示。富陽也迅速行動起來。該市有關領導不僅到考古工地檢查指導工作,還就該遺址的保護工作多次召開協調會,并且根據浙江省、杭州市有關部門和考古專家們提出的3套保護方案,確定了“保護與展示同步”的方案,即造紙作坊遺址現場保護,同時建立一個造紙遺址專題博物館。
“一旦博物館建起來,不僅能夠更好地保護造紙遺址,傳承富陽悠久的造紙歷史,讓更多的民眾感受到中國古代造紙文明的魅力,還能帶動富陽造紙行業和周邊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富陽文物館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老百姓大多都能理解和支持他們的考古工作,泗洲村的村民們不僅改變了原本打算在遺址上建辦公大樓的計劃,還專門為考古人員開出了一條通往遺址的道路。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閱讀:
造紙印刷:節能減排 技術升級 利于中長期
國內造紙業難言走出低谷
SINAMICS G120變頻器成功助力造紙業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